1707207519
1707207520
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之前,他向李世民上谏,希望李世民能善始善终,他是看到了贞观后期的政治形势。魏徵死后,李世民非常伤心,并为此废朝五天,还下诏厚葬魏徵,但魏徵的妻子裴氏以魏徵生平生活朴素为由拒绝,只以小车装载魏徵灵柩。李世民召文武百官出城相送,并亲自刻书碑文。李世民经常对身边的侍臣说:“用铜镜可以端正自己的衣冠,以古史作为镜子,可以知晓兴衰更替,以人作为镜子,可以看清得失。我经常用这样的方式防止自己犯错,但现在魏徵去世,我少了一面镜子。”同年,李世民命阎立本画二十四功臣像于凌烟阁,魏徵位列第三。
1707207521
1707207522
历史到此,或许是非常圆满的,可是不久之后,魏徵曾经向李世民推荐的两人,侯君集和杜正伦,一个以谋反罪被处死,一个被罢免。唐太宗又听说魏徵曾拿自己前后的谏辞给褚遂良观看,使得李世民开始怀疑魏徵结党营私,于是手诏取消衡山公主与魏徵长子魏叔玉的婚约。
1707207523
1707207524
这就像是贞观之治的缩影,实在算是有始无终了。
1707207525
1707207526
(李丹)
1707207527
1707207528
〔注释〕
1707207529
1707207530
[1].事:从事。
1707207531
1707207532
[2].遽:马上。
1707207533
1707207534
[3].干:求取。
1707207535
1707207536
[4].传:驿马。
1707207537
1707207538
[5].被:覆盖。
1707207539
1707207540
[6].翻:反而。
1707207541
1707207542
[7].息:停止。
1707207543
1707207544
[8].振:通“震”。
1707207545
1707207546
[9].几:细小的预兆。
1707207547
1707207548
[10].每:经常。
1707207549
1707207550
[11].但:只。
1707207551
1707207552
[12].面:当面。
1707207553
1707207554
[13].损益:增减。
1707207555
1707207556
[14].劳:慰劳。
1707207557
1707207558
[15].绵惙:亦作“绵缀”,指病情沉重,气息仅存。
1707207559
1707207560
[16].营:建造。
1707207561
1707207562
[17].遂:使如愿。
1707207563
1707207564
[18].第:达官贵人的宅院。
1707207565
1707207566
[19].嫠:寡妇。
1707207567
1707207568
[20].恤:忧虑。
[
上一页 ]
[ :1.70720751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