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208019
1707208020
〔赏析〕在“武周革命”之际,朝中大臣面临不同的抉择。若是选择忠于唐室,也许在当时和后世会留下一个很好的名声,但是在当时必然会触怒武则天,轻则贬谪外地,永不录用,重则有满门抄斩的危险;若是选择与武则天合作,在当时可能受到武则天的重用,位极人臣,但是必然会遭到时人的嘲讽,甚至在史书上遗臭万年,而青史留名又是中国古代士大夫十分注重的。当时的朝中大臣中有人毅然选择了前者,如岑长倩、格辅元、裴炎、郝处俊等,结果是岑长倩、格辅元、裴炎等被下狱诛杀,郝处俊虽得以寿终正寝,但是祸及家人,其孙被诬造反诛杀,他也被开棺鞭尸。有人为了功名利禄选择了后者,如许敬宗、李义府等,虽然生前受到武则天的宠信,位极人臣,但是却为时人所不齿,死后也落得个奸臣的名声。许敬宗病逝时,朝中大臣竟然给他上了一个“缪”(意为“名与实爽”)的恶谥,虽然后来选择了一个折中的“恭”(意为“既过能改”),但是足以可见他在朝臣之中的声誉如何。唐代思想家李翱也把他称之为“奸邪之臣”。
1707208021
1707208022
在当时朝臣之中,狄仁杰选择的是一种中间道路,即既不得罪武则天,又能忠于唐室。他暂时选择与武周政权合作,尽心尽力为国做事,不触怒武则天,但同时又暗地为复兴唐室做好准备。
1707208023
1707208024
如意元年(692年),来俊臣诬陷狄仁杰等大臣谋反,将他们逮捕下狱。如果狄仁杰像其他大臣一样正面抗争、宁死不屈的话,会给自己带来好的名声,但是肯定会受尽酷刑冤死于狱中,而狄仁杰巧妙地利用了唐朝法律的规则。按照当时的法律规定,一经审问即承认谋反的人可以减免死罪。于是狄仁杰下狱后立即招供,承认谋反,不仅为他上书申冤赢得了时间,而且还让来俊臣放松了警惕。果然,来俊臣在得到了满意的口供之后,只将狄仁杰收监等待行刑,放松了对他的看管。于是狄仁杰就抓住这个时机,成功地将冤屈情况送到武则天手中。武则天得知狄仁杰是蒙冤下狱后,下令将他释放。狄仁杰虽然被贬谪为彭泽令,但是保住了性命。在此之后,狄仁杰知道“武周革命”已经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因此他选择了与武周政权合作。获得武则天再次起用之后,狄仁杰尽心尽力协助武则天处理政务,解决了契丹叛乱、突厥犯边等问题,受到了武则天的信任。
1707208025
1707208026
随着狄仁杰政治地位的上升,他又暗中为复兴唐室做好准备工作。武则天晚年宠信张易之,当张易之问他何以保全时,狄仁杰告诉他只有劝告武则天迎回庐陵王李显方可免祸。武则天晚年,武承嗣、武三思谋求当太子,武承嗣不断派人向武则天游说、乞请,同时极力讨好武则天和其宠臣,谋求争得他们的支持和赞同。武则天一度犹豫不决。如果武则天立武承嗣、武三思等为太子的话,要想复兴唐室就更加困难了。狄仁杰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他积极阻止这件事情的发生。他并没有采取像其他大臣那样直言劝谏的方式,因为在攻击武承嗣、武三思的同时也会伤害到武则天,从而引起武则天的厌恶。所以在此之前,吉顼、李昭德等多次请求召回庐陵王李显,武则天都不肯答应。狄仁杰旁敲侧击,利用母子亲情感化武则天,劝告武则天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当武则天梦见双陆棋不胜时,狄仁杰告诉她双陆棋不胜是因为无子,是上天在警示她。接着他又用母子关系和姑侄关系比较,劝谏武则天早日迎回庐陵王李显,以固天下之本。武则天由此而醒悟,同意了他的意见,将庐陵王迎回了都城洛阳,重新立为太子。为了让以后大位能够顺利交接,狄仁杰还积极举荐忠于唐室的大臣,他先后推荐了张柬之、桓彦范、敬晖、窦怀贞及姚崇等数十位干练的官员,为后面神龙政变、唐中宗顺利登基埋下了伏笔。《新唐书·狄仁杰列传》载:“仁杰所荐进,若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皆为中兴名臣。”
1707208027
1707208028
狄仁杰所选择的中间道路,不仅生前为他赢得了武则天的信任,也为他自己赢得了极高的声誉。武则天对狄仁杰非常敬重,常尊称他为国老,从不直呼其名,对他的退休请求不予批准,还不让他行跪拜之礼。狄仁杰因病去世,武则天十分伤心,哭道:“朝堂空了。”并且为他废朝三日。此后,每当有朝廷大事不能决断时,武则天都叹道:“老天为什么这么早夺走我的国老。”而后世史家对狄仁杰也给予了高度的赞扬。五代刘询《旧唐书》说他:“天子有诤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致庐陵复位,唐祚中兴,诤由狄公,一人以蔽。或曰:许之太甚。答曰:当革命之时,朋邪甚众,非推诚竭力,致身忘家者,孰能与于此乎!仁杰流死不避,骨鲠有彰,虽逢好杀无辜,能使终畏大义。竟存天下,岂不然乎!”欧阳修也赞颂他说:“仁杰蒙耻奋忠,以权大谋,引张柬之等,卒复唐室,功盖一时,人不及知。”
1707208029
1707208030
〔注释〕
1707208031
1707208032
[1].让:责备。
1707208033
1707208034
[2].谢:道歉。
1707208035
1707208036
[3].舍:居住。
1707208037
1707208038
[4].绝域:极远的地方。
1707208039
1707208040
[5].贻:给予。
1707208041
1707208042
[6].敕:告诫。
1707208043
1707208044
[7].少:稍微。
1707208045
1707208046
[8].每:经常。
1707208047
1707208048
[9].构:设计陷害。
1707208049
1707208050
[10].挺:宽缓。
1707208051
1707208052
[11].系:拘囚。
1707208053
1707208054
[12].浸:逐渐。
1707208055
1707208056
[13].彻:撤去。
1707208057
1707208058
[14].案:考查。
1707208059
1707208060
[15].笞:鞭打。
1707208061
1707208062
[16].贷:饶恕。
1707208063
1707208064
[17].尝:曾经。
1707208065
1707208066
[18].会:适逢。
1707208067
1707208068
[19].比:近来。
[
上一页 ]
[ :1.70720801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