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208929
1707208930
张巡杀死小妾与众人食的行为,站在今天的道德立场上看,必然要遭到强烈谴责和批判。针对这个事件,清初的王士祯还专门写了一个小妾来世报仇的故事以隐寓其批判之意。但是就是这位受到后人非议的张巡,和睢阳军民一起抵抗了叛军的长期围城,挫败了叛军的图谋,沉重地打击了叛军的嚣张气焰,为唐军最终完成部署,投入反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张巡的行为为最后平定安史之乱贡献了巨大的力量。尽管时势让他无法成为一个完美的英雄,然而历史自有公断。
1707208931
1707208932
(唐剑明)
1707208933
1707208934
〔注释〕
1707208935
1707208936
[1].癯劣:瘦弱疲惫。
1707208937
1707208938
[2].彀:张满弓弩。
1707208939
1707208940
[3].机:机智。
1707208941
1707208942
[4].飨:犒赏。
1707208943
1707208944
[5].确:通“角”,角逐。
1707208945
1707208946
[6].如:前往。
1707208947
1707208948
[7].遮:阻拦。
1707208949
1707208950
[8].埒:相等。
1707208951
1707208952
[9].见:被。
1707208953
1707208954
[10].遗:赠送。
1707208955
1707208956
[11].勒:率领。
1707208957
1707208958
[12].习:熟悉。
1707208959
1707208960
[13].厮养:为人服役、地位低微的人。
1707208961
1707208962
[14].畔:通“叛”。
1707208963
1707208964
1707208965
1707208966
1707208968
二十四史鉴赏辞典 国家衰败的应对措施:权力集中和经济振兴
1707208969
1707208970
〔导言〕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盛世的转折点。安史之乱之前,唐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由盛转衰。一方面,安史之乱虽被弭定,然而唐王朝的中央集权遭到了显著的削弱,朝廷能够直接控制的领土锐减,地方藩镇割据形势愈发严重;另一方面,长达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使得唐王朝的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由于中央集权力量的持续削弱,政府控制的编户齐民数量减少,朝廷财政收入日蹙。如何稳定不堪一击的国家局势、消弭地方割据势力对于唐王朝的掣肘,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成为安史之乱后历代唐朝皇帝所亟须解决的问题。从唐肃宗到唐德宗这几位皇帝执政期间,李泌和刘晏两位大臣面对着国家衰败的局势,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唐朝在唐宪宗即位后一度迎来了元和中兴的局面。安史之乱过后,唐王朝君臣之间的关系已经大不如前了,君臣之间猜忌严重。然而李泌和刘晏两人执掌国家大权数十年,却一直得到了皇帝的信任,个中原因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剖判。本书选录《李泌列传》和《刘晏列传》,旨在展示李泌和刘晏这两位政治家在国家危机时刻采取的应对措施,对之作出合乎历史真相的公允评析。
1707208971
1707208972
1707208973
1707208974
1707208976
二十四史鉴赏辞典 李泌列传
1707208977
1707208978
〔选文〕
[
上一页 ]
[ :1.70720892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