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7209404e+09
1707209404
1707209405 〔赏析〕李晟,字良器,洮州临潭(今属甘肃)人,勇烈有才,善骑射。初为边镇裨将,后因战功升至右神策军都将。曾率领神策军屡与吐蕃及叛乱藩将作战,最大的功绩是在建中四年(783年)唐德宗出奔奉天时,平息了朱泚之乱,收复长安,被誉为“不惊宗庙,不易市肆,长安人不识旗鼓,安堵如初,自三代以来,未尝有也”。贞元九年(793年)八月李晟去世,终年六十七岁。德宗亲临吊祭,废朝五日,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追赠为太师。
1707209406
1707209407 唐建中四年,因藩镇叛乱,泾原地方士兵兵变,叛军攻陷帝都长安,唐德宗被迫逃往奉天(今陕西乾县),急诏李晟等人救援平叛,史称“奉天之难”。随后,叛军朱泚自称大秦皇帝,进攻奉天。而同时,两支分别由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和神策将军李晟率领的兵马前来支援,期间李怀光曾一度响应朱泚,试图谋反,最终叛贼朱泚及其余部被李晟荡平,德宗平安回到长安。而对于奉天之难中的叛乱元凶李怀光,李晟痛陈不可赦免的五点原因,条条在理,虽终未被德宗采纳,却足以充分体现李晟的洞察和先见。
1707209408
1707209409 自古名将多有共性,精忠报国、足智多谋、骁勇善战、不畏奸佞,李晟也不例外,而曾经位居宰相的李晟也同时兼具了文官的刚正不阿、直言进谏的特点。在不同的处境中他扮演了不同的角色,用不同的手段和态度面对不同的对象,但这种多面性并不一定是一种圆滑世故或者迎合奉承,而恰恰是由于他对自己所处的时代有着深刻的洞察,在君主专制的体制下,作为皇帝的臣子应该遵循人伦准则,应该维护宗藩秩序,更应该保卫大唐江山。归根结底,中唐之后走向衰落的乱世中,若想在日渐激烈与频繁的政府与藩镇的博弈中取胜,靠的恐怕不只是智力的较量,顺势而为也是重要的成功因素。
1707209410
1707209411 作为将领,能身先士卒、与士兵同甘共苦、舍家为国、顾全大局,可谓是最能获取军心的一招。当年神策军和李晟的家属在战争中被捕成为人质,而李晟心里想着的却是一句“陛下安在,而欲恤家乎?”家国两难,忠孝权衡,作为为朝廷征战的将领,李晟心头显然把国君置顶,至于自己的亲人,如同众士兵被捕的亲人一样,不是不念,只是强忍,国之不存,家将焉附!
1707209412
1707209413 严寒酷暑,与叛军僵持不下,但朝廷补给又不能及时到达时,李晟从不因为将领身份而独自享受特殊待遇,他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始终与士兵同甘共苦,全军作战从无怨言。李晟所率的军队,所到之处秋毫无犯、军纪严明,如同亲其师、信其道一样,尊其将,才会守其言。因此,即使是在重文轻武,严防将兵关系过分密切的宋室,仍旧依照唐代惯例,将李晟列入古代七十二名将之列,并为之设庙。
1707209414
1707209415 患难真情的流露是发自肺腑的,而战场上演给别人看的伎俩也是一种策略。当士兵捉到间谍带去见李晟,李将军非但没有严刑拷打,还当众酒肉款待后放回,并让间谍带话,务必要好好效忠叛军等着我们来平定。这事看来不可思议,其实大有深意。既体现了神策军必将消除叛乱的决心和信心,又为自己和朝廷塑造了仁义宽厚但绝不纵容叛军的高大形象。如同后来还有相似一例,李晟常常用自己的家产招揽归降之人,曾有一个大酋长叫浪息曩,李晟甚至上表请朝廷给他封了王号,而且所有对他的特殊礼遇都要特意让敌方知道,这可让单纯而又不知情的敌方使者艳羡不已。当然这同样也是出于一种为解决现实问题而特意塑造的王朝形象,在中央政府实际统治地位已摇摇欲坠,天子威信动辄不保的情况下,李晟的策略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707209416
1707209417 最可贵的是李晟作为一代功臣,他对全局的把握和对问题透彻的分析能力在当时少有人能够企及。李晟曾上奏陈述赦免李怀光有五个不可:第一,河中郡距京城的位置特殊,驻兵多少都对朝廷不利;第二,赦免怀光就要立马归还四州给他,现任官员不得不另外调动,显得措手不及;第三,赦免叛臣让四夷知道恐怕招致敌人窥伺;第四,目前国库空虚不够满足因赦免引起的众朔方将士论功行赏,势必引发新的不稳定因素;第五,其他因战事结束,赏罚不均引发的怨言。这五条陈述从朝廷的布兵、对官吏的重新分配、朝廷与四夷的关系、国库的财物库存、对将士的论功行赏等角度,清晰直白地指出赦免李怀光后朝廷将会面临的两难处境,从中央到地方,从现实到人心,一针见血、条条在理,让人难有反驳的余地和质疑的空间,但可惜的是,最终德宗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埋下祸根。
1707209418
1707209419 虽然李晟最终不能见信于庸主,被削夺了兵权,但死后谥号忠武,赠太师,而且其后代多有居显要者。唐僖宗期间,朝廷又编辑《兴元圣功录》记载其功绩。《新唐书》、《旧唐书》也都为其列传,历史最终给了他一个公正客观的评价。
1707209420
1707209421 〔注释〕
1707209422
1707209423 [1].事:侍奉。
1707209424
1707209425 [2].殪:死。
1707209426
1707209427 [3].累:屡次。
1707209428
1707209429 [4].间:病愈。
1707209430
1707209431 [5].会:适逢。
1707209432
1707209433 [6].隙:机会。
1707209434
1707209435 [7].浸:渐渐。
1707209436
1707209437 [8].备:防御。
1707209438
1707209439 [9].假:给予。
1707209440
1707209441 [10].勒:率领。
1707209442
1707209443 [11].报:答复。
1707209444
1707209445 [12].趋:奔赴。
1707209446
1707209447 [13].质:以物或人作抵押。
1707209448
1707209449 [14].款:叩。
1707209450
1707209451 [15].衣:穿。
1707209452
1707209453 [16].谍:间谍。
[ 上一页 ]  [ :1.70720940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