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721428e+09
1707214280 [8].事:职权。
1707214281
1707214282 [9].苟:假如。
1707214283
1707214284 [10].强:勉强。
1707214285
1707214286 [11].市:交易。
1707214287
1707214288 [12].解:取消。
1707214289
1707214290 [13].狼戾:犹“狼藉”,谓散乱。
1707214291
1707214292 [14].病:受害。
1707214293
1707214294 [15].汹汹:犹“讻讻”,形容喧扰。
1707214295
1707214296 [16].访:咨询。
1707214297
1707214298 [17].外:表面上。
1707214299
1707214300 [18].夺:丧失。
1707214301
1707214302 [19].以:因为。
1707214303
1707214304 [20].私:偏私。
1707214305
1707214306 [21].资:依靠。
1707214307
1707214308 [22].抑配:强行征派财物。
1707214309
1707214310 [23].逋:拖欠。
1707214311
1707214312 [24].之:往。
1707214313
1707214314 [25].去:离开。
1707214315
1707214316 [26].委:弃置。
1707214317
1707214318 [27].视事:就职任事。
1707214319
1707214320 [28].属:请托。
1707214321
1707214322
1707214323
1707214324
1707214325 二十四史鉴赏辞典 [:1707180741]
1707214326 二十四史鉴赏辞典 为臣的智慧来自人格和官格
1707214327
1707214328 〔导言〕北宋王朝在仁宗统治时期(1022—1063)达到了鼎盛,史称“仁宗盛治”。但在仁宗治理的四十多年时间里,却也出现了大量积弊,尤其是“三冗问题”(冗官、冗兵、冗费)无时无刻不冲击着王朝的统治,由此政治改革成为这一时期强烈的呼声。这种政治改革的诉求首先体现在文化的复兴上,即要求改变唐末五代以来政权更迭频繁、君臣之道败坏、儒家传统式微的窘境。这一时期的儒士名臣在传统中找到了革新王朝风气的利器,力求重新阐述、解读孔孟之道,充满了浓重的时代气息,可以说这是一个士大夫精神高度觉醒的时代。本篇选录《包拯列传》即从儒家学说中的修齐治平理念出发,深入剖析其人生智慧和家国情怀。
1707214329
[ 上一页 ]  [ :1.7072142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