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217060
[24].乖:背离。
1707217061
1707217062
[25].尝:曾经。
1707217063
1707217064
[26].废:停止。
1707217065
1707217066
[27].恨:遗憾。
1707217067
1707217068
[28].率:大抵。
1707217069
1707217070
[29].闻:闻名。
1707217071
1707217072
[30].屏:隐迹。
1707217073
1707217074
[31].游:传扬。
1707217075
1707217076
[32].掖:扶持。
1707217077
1707217078
[33].调护:保护。
1707217079
1707217080
[34].稽:考察。
1707217081
1707217082
[35].的的:明明白白。
1707217083
1707217084
[36].约:简要。
1707217085
1707217086
[37].知言:有见识的话。
1707217087
1707217088
[38].薄:接近。
1707217089
1707217090
[39].蔼:善美。
1707217091
1707217092
[40].皦:清晰。
1707217093
1707217094
[41].弊:衰败。
1707217095
1707217096
[42].翼:扶助。
1707217097
1707217098
[43].究:穷尽。
1707217099
1707217100
1707217101
1707217102
1707217104
二十四史鉴赏辞典 苏轼列传
1707217105
1707217106
〔选文〕
1707217107
1707217108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1],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1707217109
[
上一页 ]
[ :1.7072170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