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220568
1707220569
而在直面起义军的作战中,只从战绩看,明军是胜多输少。但明军的胜是消耗自身兵力、消耗钱粮物资的胜,输则是一支支部队全军覆灭的输,而起义军在每一次战斗后都得到了锻炼和加强。这一状态与崇祯帝缺乏对自身资源的有效组织有关。在崇祯十二年(1639年)前,曹文诏、陈奇瑜、熊文灿、孙传庭、洪承畴等将领都没有统一指挥前线部队的权力,而且很多都是先被下狱又起复任用的,反映出崇祯帝在官员管理上的没有标准,也导致了官吏将帅不能安心任职。他们只能指挥局部的力量各自为战,对方一出自己的防区就无从追击,这种模式使李自成、张献忠有机会多次逃出包围圈。直到崇祯十二年杨嗣昌督师,终于有了前线最高指挥官,政府又颁布《钦定保民四事全书》作为军事之外的政治保障。看上去万无一失的联合作战在崇祯帝对手下官员的不信任、官员间相互的掣肘、前线决策不能“除恶务尽”中于崇祯十四年以失败告终。此后崇祯帝又启用了之前被投下狱的兵部尚书傅宗龙,这种反复无常的人事命令对于前线战况并没有效用,而且为时已晚,傅宗龙很快就战死沙场。此后孙传庭又在潼关战死,明王朝再无可用之将、可战之兵,只能在起义军的浩大声势中归于覆灭了。
1707220570
1707220571
〔注释〕
1707220572
1707220573
[1].渐:病情加剧。
1707220574
1707220575
[2].籴:买进粮食。
1707220576
1707220577
[3].寻:不久。
1707220578
1707220579
[4].走:逃跑。
1707220580
1707220581
[5].却:退。
1707220582
1707220583
[6].弃市: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街头。
1707220584
1707220585
[7].悉:全。
1707220586
1707220587
[8].炽:强盛。
1707220588
1707220589
[9].见:同“现”,显现。
1707220590
1707220591
[10].赍:携带。
1707220592
1707220593
[11].振:赈济。
1707220594
1707220595
[12].被:遭受。
1707220596
1707220597
[13].致仕:辞官。
1707220598
1707220599
[14].逋:拖欠。
1707220600
1707220601
[15].执:捉拿。
1707220602
1707220603
[16].凉德:薄德。
1707220604
1707220605
[17].干:冒犯。
1707220606
1707220607
[18].无:不。
1707220608
1707220609
[19].迩:近。
1707220610
1707220611
[20].匪:非。
1707220612
1707220613
[21].益:更加。
1707220614
1707220615
[22].偾事:败事。
1707220616
1707220617
[23].乖:违背。
[
上一页 ]
[ :1.70722056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