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7227953e+09
1707227953
1707227954
1707227955
1707227956 强梧单阏二年。
1707227957
1707227958
1707227959
1707227960 十二:
1707227961
1707227962 大余二十,小余六百八十五;
1707227963
1707227964
1707227965
1707227966 大余二十八,小余十六;
1707227967
1707227968
1707227969
1707227970 徒维执徐三年。
1707227971
1707227972
1707227973
1707227974 闰十三:
1707227975
1707227976 大余十五,小余九十三;
1707227977
1707227978
1707227979
1707227980 大余三十三,小余二十四;
1707227981
1707227982
1707227983
1707227984 祝犁大荒落四年。
1707227985
1707227986
1707227987
1707227988 右历书:大余者,日也。小余者,月也。端蒙者,年名也。支:丑名赤奋若,寅名摄提格。干:丙名游兆。正北,冬至加子时;正西,加酉时;正南,加午时;正东,加卯时。
1707227989
1707227990 译文:
1707227991
1707227992 在远古的时候,历法的正月设在孟春。这个时候,冰融解了,蛰居的动物也开始活动,各种植物都竞相生长,子规鸟也先叫了起来。万物的生长一岁循环一次,从春天开始,顺着四季生长,尽于冬季。以鸡叫三遍天明时,作为一天的开始;一年从孟春正月起,经过十二个月的节气,终于丑月。日月交替的运动,形成明暗的变化。明相当于孟,就是长的意思;幽相当于幼,就是小的意思。幽明就相当于雌雄,代表月与日。雌雄的交替变化,便成年月的更迭。每天太阳隐没在西方,第二天又出现于西方;每个月底时,月亮隐没于东方,第二个月开始时,又出现于西方。如果上不合天时,下不顺民情,那么任何政治措施都容易败坏而难以成功。
1707227993
1707227994 随着时代的改变,王天下的人改换了姓名,接受天命而治理百姓,初始时必须要慎重,接位后要改正朔,易服色,推定正确的天运的初始时刻,以顺承上天的意志。
1707227995
1707227996 太史公评论说:神农以前已经太久远了,从黄帝开始,考察星象,制定历法,建立起五行的运行,阴阳消长的变化,设立闰余以调整季节,于是有天地神和物类的官,称为五官。五官各自职掌自己的秩序,所以不相混乱。以至于人民能够诚实地侍奉神明,神明也有恩赐于人民。人和神所从事的事业不同,敬而不渎。那么神就会赐给人嘉谷,人也以牺牲献给神享用。这样灾祸就不会产生,所求的东西也不至于匮乏。
1707227997
1707227998 到了少皞氏衰微的时候,九黎作乱,破坏了原有的法则,扰乱了人与神之间的关系,以至于二者无法区分,各种灾祸也就接踵而来,人也就无法享尽天年。颛顼受命治理天下的时候,就命令南正重主管有关天的事务,负责祀神;命令火正黎主管有关地的事务,负责理民。使恢复已往正常的秩序,不致互相侵扰。
1707227999
1707228000 后来三苗又学着九黎的样子起来作乱,以至于天地二官也荒废了他们的职事。使闰余安排发生错乱。到帝尧的时候,又找到重黎后代中不忘旧业的人,让他们继续执掌此事,重新设立羲和的官职。这样,时节明白了,历度也正了,于是阴阳调和,风雨也按时到来,兴旺景象降临到人间,社会上也无夭疫发生。帝尧年老时让位给舜,在神庙告诫他说:“观象授时的责任在你的身上了啊!”舜年老时也以次告诫禹。从这点看起来,历法一向是王者所重视的工作。
1707228001
1707228002 夏朝以寅正的正月为正月,殷朝以寅正的十二月为正月,周朝以寅正的十一月为正月。三代的正月就是这样依次循环的,一周循环完毕,再从头开始。国王的政策贤明,天下太平,则纪年和月序都有条不紊;如果无道,则诸侯各自为政,以皇权象征的国王所制订的正朔就无法在诸侯间通行。
[ 上一页 ]  [ :1.70722795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