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234455
1707234456
陈王初立为王时,陵人秦嘉、铚人董緤、符离人朱鸡石、取虑人郑布、徐人丁疾等都各自起兵,率部在郯县围攻东海郡守庆。陈王闻知此事,就派武平君畔担任将军,监领郯县城下军队。秦嘉不接受陈王命令,他自己封立为大司马,憎恶隶属于武平君。他告诉军吏说:“武平君年轻,不懂军事,不要听他的!”于是假托陈王命令杀死武平君畔。
1707234457
1707234458
章邯击败伍徐后,攻击陈县,上柱国房君蔡赐战死。章邯又进兵攻击陈县西面张贺军队。陈王出城督战,军队溃败,张贺战死。
1707234459
1707234460
十二月,陈王前往汝阴,旋即到达下城父,他的车夫庄贾杀死陈王向秦军投降。陈胜葬在砀县,谥号为隐王。
1707234461
1707234462
陈王原来的涓人将军吕臣组建仓头军,在新阳县起兵,进攻陈县,攻克县城,杀死庄贾,重新以陈县作为楚地。
1707234463
1707234464
当初,陈王到达陈县,命令铚人宋留领兵平定南阳,进入武关。宋留收取南阳后,听说陈王已死,南阳重新归属秦朝。宋留无法进入武关,于是东进到达新蔡,遇到秦军,宋留率军投降秦朝。秦人用驿站车马把宋留解送到咸阳,将宋留处以五马分尸的酷刑来示众。
1707234465
1707234466
秦嘉等人听说陈王军队战败出陈逃奔,于是拥立景驹为楚王,领兵前往方与,打算在定陶城下攻击秦军。楚王派遣公孙庆为使者出使齐王,想和他合力一道进兵。齐王说:“听说陈王战败,不知他的生死下落,楚人怎能不来请示而自立为王!”公孙庆说:“齐王不请示楚王而自立为王,楚王何故要请示齐王而封立为王!况且楚人首先起事,应当号令天下。”田儋诛杀公孙庆。
1707234467
1707234468
秦朝左右校部又进攻陈县,攻占县城。吕将军逃跑,收拾部众重新聚集。鄱县强盗当阳君黥布的军队与吕臣部联合,又进攻秦左右校部,在青波击败秦军,重新以陈县为楚地。恰好这时项梁拥立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楚王。
1707234469
1707234470
陈胜称王前后总共六个月。他为王后,居住在陈。他的旧友中有个曾经一起受雇耕田的人听说此讯,来到陈,敲打宫门说:“我要见陈涉。”宫门令想把他捆绑起来。那人自己辩解多次,才放开,但宫门令不肯替他通报。陈王出门,那人拦路呼喊陈涉的名字。陈涉听到喊声,于是下令召见,用车载他一起回归。进入宫殿,看到殿宇房舍、帷幔帐幄,客人说:“夥颐!陈涉当了王,房子真高大深沉啊!”楚地人把“多”说成“夥”,所以天下流传“夥涉为王”这句话,那是从陈涉开始的。客人出入宫殿愈来愈放纵无忌,随意谈说陈王旧日的情形。有人劝说陈王道:“客人愚昧无知,专门胡言乱语,有损大王威严。”陈王下令斩了客人。其他陈王的旧友都自动引退离去,从此没有亲近陈王的人了。陈王任命朱房为中正,胡武为司过,负责监视群臣。众将领外出收取土地,回来到陈,凡是不服从朱房、胡武命令的,就抓起来治罪,以苛刻详察作为忠诚。二人所不喜欢的,不交付司法官吏审理,就擅自处治。陈王信任重用他们。众将领因为这个缘故不再亲近依附他,这就是陈王失败的原因。
1707234471
1707234472
陈胜尽管已经死去,但他安置派遣的侯王将相最后灭亡了秦朝,是由于陈涉首先举事的缘故。汉高祖时替陈涉在砀设置了看守坟墓的三十户人家,直至今日仍享受祭祀。
1707234473
1707234474
褚先生说:地理形势险要阻隘,是固守边防的条件;军队武器、刑律法令,是治理国家的手段。但还不足以依赖。先王把仁义作为根本,而将险固要塞、法律条文作为枝叶,难道不是这个道理吗!我听说贾生评论道:
1707234475
1707234476
“秦孝公占据殽山、函谷关的牢固天险,拥有雍州的地域,君臣坚守,来觊觎周室王权。怀有席卷天下,夺取中原,统一四海的意志,吞并域外八方的雄心。当这时候,商君辅佐孝公,在内建立法律制度,致力耕田织布,做好防守攻战的准备;对外推行连横政策而让诸侯自相争斗。于是秦人拱着手毫不费力就取得西河以外的地方。
1707234477
1707234478
“秦孝公死后,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王继承孝公的事业,遵循遗传的策略,南面取得汉中,西面攻占巴国、蜀国,东面割取肥沃的地域,接收险要的州郡。诸侯惊恐惧怕,集会结盟而商量削弱秦国。不惜珍奇的器物、贵重的宝贝和肥田沃土,来招致天下的士人。合纵抗秦缔约交好,团结一致。当这时候,齐国有孟尝君,赵国有平原君,楚国有春申君,魏国有信陵君:这四位君子,都明智聪慧而忠诚有信,宽容厚道而爱护人民,尊崇贤才而敬重士人。缔结合纵的联盟,瓦解连横的阵线,联络韩国、魏国、燕国、赵国、宋国、卫国、中山国等众多国家。在这时候,东方六国的士人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流为之出谋划策,齐明、周最、陈轸、邵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辈沟通他们的意见,吴起、孙膑、带他、兒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类统领他们的军队。诸侯曾经用十倍于秦国的土地,百万的军队,兵临函谷关而进攻秦国。秦人打开关门而引纳敌军,九国的军队仓皇逃遁而不敢前进。秦国没有损失一支箭、一个箭头的耗费,可天下的诸侯却已陷入困境了。于是合纵离散、盟约破坏,诸侯争相割地而贿赂秦国。秦国有足够的力量来利用诸侯的弊端,追逐逃兵败将,杀得倒伏的尸体有上百万,流注的血能够漂起硕大的盾牌,趁借便利形势,宰割天下土地,瓜分诸侯山河,强国请求臣服,弱国投降入朝。
1707234479
1707234480
“延续到秦孝文王、秦庄襄王,他们在位的时间短促,国家没有重大事件。
1707234481
1707234482
“等到秦始皇这一代,振兴六代君王的丰功伟业,挥舞长鞭而驾驭中原,吞并东、西二周而灭亡诸侯列国,登上天子宝座而统治上下四方,手持刑杖来鞭打天下臣民,威震四海。南下夺取百越领地,以此建置桂林郡、象郡,百越部族的君主屈膝俯身、颈上套着绳索,把性命交付给秦朝官吏处置。于是,秦始皇派遣蒙恬在北方修筑长城而守卫边疆,使匈奴退却七百多里,胡人从此不敢南下牧马,骑士也不敢挽弓搭箭来报仇泄恨。到这时秦始皇废弃夏商周三代的先王之道,焚毁诸子百家的文献典籍,来让人民愚昧无知。夷平各地古都名城,屠杀英雄豪杰,收缴天下的武器集中到咸阳,销熔锋刃箭镞,铸造成十二尊铜人,来削弱天下百姓的反抗力量。然后截断华山作为城墙,利用黄河作为城壕,依仗亿丈高城,面临无底深渊,以此作为坚固屏障。派出优秀将领配备强弓劲弩,把守要害地方,让可信的大臣率领精兵锐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检查过往行人。天下平定以后,秦始皇的心思,自以为关中的坚固,有如千里金城,是子子孙孙称帝称王万代相传的基业。
1707234483
1707234484
“秦始皇死后,余威还震慑着异域他乡。然而陈涉只不过是个出身破屋陋室的贫民子弟,受雇耕田的穷人,发配流浪的役徒,才能及不上一般人,没有仲尼、墨翟的贤能,陶朱、猗顿的财富,行进在戍卒行列之间,劳作在田野阡陌之中,统率疲惫散漫的戍卒,带领几百部众,转过头来进攻秦朝。砍下树木当作兵器,举起竹竿作为旗帜,天下百姓像云朵那样汇集,像回声那样响应,背着干粮如同影子一样追随跟从,山东各国英雄豪杰接着同时起来而灭亡了秦皇家族。
1707234485
1707234486
“况且当时秦的天下并没有缩小减弱;雍州的地理,殽山、函谷关的险固依然照旧。陈涉的地位,并不比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各国的君主尊贵;锄耙、戟柄,并不比钩戟、长矛锋利;发配戍边的民众,不能同东方九国的军队相比;他们的深谋远虑,行军作战的方略,比不上六国旧时的谋士。然而结果的成败迥然不同,建立的功业截然相反。试让山东各国与陈涉比较长短、大小,衡量权势、力量,那简直就是不可同日而语了。然而秦国凭着区区雍州之地,达到了万乘强国的权势,控制其他八州而让地位相同的诸侯前来朝拜,有一百多年了。然后又以天下为家,以殽山、函谷关拱卫宫殿。匹夫一人发难而祖宗七庙毁为瓦砾,子孙先后死于他人之手,被普天下所耻笑,什么原因呢?是因为不施仁义,所以造成进攻防守的形势与从前完全不同。”
1707234487
1707234488
1707234489
1707234490
1707234492
二十四史(文白对照精华版) 史记卷四十九外戚世家第十九
1707234493
1707234494
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夏之兴也以涂山,而桀之放也以末喜。殷之兴也以有娀,纣之杀也嬖妲己。周之兴也以姜原及大任,而幽王之禽也淫于褒姒。故《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厘降,《春秋》讥不亲迎。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礼之用,唯婚姻为兢兢。夫乐调而四时和,阴阳之变,万物之统也。可不慎与?人能弘道,无如命何。甚哉,妃匹之爱,君不能得之于臣,父不能得之于子,况卑下乎!既欢合矣,或不能成子姓;能成子姓矣,或不能要其终,岂非命也哉?孔子罕称命,盖难言之也。非通幽明之变,恶能识乎性命哉?
1707234495
1707234496
太史公曰:秦以前尚略矣,其详靡得而记焉。汉兴,吕娥姁为高祖正后,男为太子。及晚节色衰爱弛,而戚夫人有宠,其子如意几代太子者数矣。及高祖崩,吕后夷戚氏,诛赵王,而高祖后宫唯独无宠疏远者得无恙。
1707234497
1707234498
吕后长女为宣平侯张敖妻,敖女为孝惠皇后。吕太后以重亲故,欲其生子万方,终无子,诈取后宫人子为子。及孝惠帝崩,天下初定未久,继嗣不明。于是贵外家,王诸吕以为辅,而以吕禄女为少帝后,欲连固根本牢甚,然无益也。
1707234499
1707234500
高后崩,合葬长陵。禄、产等惧诛,谋作乱。大臣征之,天诱其统,卒灭吕氏。唯独置孝惠皇后居北宫。迎立代王,是为孝文帝,奉汉宗庙。此岂非天邪?非天命孰能当之?
1707234501
1707234502
薄太后,父吴人,姓薄氏,秦时与故魏王宗家女魏媪通,生薄姬,而薄父死山阴,因葬焉。
1707234503
1707234504
及诸侯畔秦,魏豹立为魏王,而魏媪内其女于魏宫。媪之许负所相,相薄姬,云当生天子。是时项羽方与汉王相距荥阳,天下未有所定。豹初与汉击楚,及闻许负言,心独喜,因背汉而畔,中立,更与楚连和。汉使曹参等击虏魏王豹,以其国为郡,而薄姬输织室。豹已死,汉王入织室,见薄姬有色,诏内后宫,岁余不得幸。始姬少时,与管夫人、赵子儿相爱,约曰:“先贵无相忘。”已而管夫人、赵子儿先幸汉王。汉王坐河南宫成皋台,此两美人相与笑薄姬初时约。汉王闻之,问其故,两人具以实告汉王。汉王心惨然,怜薄姬,是日召而幸之。薄姬曰:“昨暮夜妾梦苍龙据吾腹。”高帝曰:“此贵征也,吾为女遂成之。”一幸生男,是为代王。其后薄姬希见高祖。
[
上一页 ]
[ :1.70723445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