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7234555e+09
1707234555
1707234556 王夫人蚤卒。而中山李夫人有宠,有男一人,为昌邑王。
1707234557
1707234558 李夫人蚤卒,其兄李延年以音幸,号协律。协律者,故倡也。兄弟皆坐奸,族。是时其长兄广利为贰师将军,伐大宛,不及诛,还,而上既夷李氏,后怜其家,乃封为海西侯。
1707234559
1707234560 他姬子二人为燕王、广陵王。其母无宠,以忧死。
1707234561
1707234562 及李夫人卒,则有尹婕妤之属,更有宠。然皆以倡见,非王侯有土之士女,不可以配人主也。
1707234563
1707234564 褚先生曰:臣为郎时,问习汉家故事者钟离生。曰:王太后在民间所生一女者,父为金王孙。王孙已死,景帝崩后,武帝已立,王太后独在。而韩王孙名嫣素得幸武帝,承间白言太后有女在长陵也。武帝曰:“何不蚤言!”乃使使往先视之,在其家。武帝乃自往迎取之。跸道,先驱旄骑出横城门,乘舆驰至长陵。当小市西入里,里门闭,暴开门,乘舆直入此里,通至金氏门外止,使武骑围其宅,为其亡走,身自往取不得也。即使左右群臣入呼求之。家人惊恐,女亡匿内中床下。扶持出门,令拜谒。武帝下车泣曰:“嚄!大姊,何藏之深也!”诏副车载之,迴车驰还,而直入长乐宫。行诏门著引籍,通到谒太后。太后曰:“帝倦矣,何从来?”帝曰:“今者至长陵得臣姊,与俱来。”顾曰:“谒太后!”太后曰:“女某邪?”曰:“是也。”太后为下泣,女亦伏地泣。武帝奉酒前为寿,奉钱千万,奴婢三百人,公田百顷,甲第,以赐姊。太后谢曰:“为帝费焉。”于是召平阳主、南宫主、林虑主三人俱来谒见姊,因号曰修成君。有子男一人,女一人。男号为修成子仲,女为诸侯王王后。此二子非刘氏,以故太后怜之。修成子仲骄恣,陵折吏民,皆患苦之。
1707234565
1707234566 卫子夫立为皇后,后弟卫青字仲卿,以大将军封为长平侯。四子,长子伉为侯世子,侯世子常侍中,贵幸。其三弟皆封为侯,各千三百户,一曰阴安侯,二曰发干侯,三曰宜春侯,贵震天下。天下歌之曰:“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
1707234567
1707234568 是时平阳主寡居,当用列侯尚主。主与左右议长安中列侯可为夫者,皆言大将军可。主笑曰:“此出吾家,常使令骑从我出入耳,奈何用为夫乎?”左右侍御者曰:“今大将军姊为皇后,三子为侯,富贵振动天下,主何以易之乎?”于是主乃许之。言之皇后,令白之武帝,乃诏卫将军尚平阳公主焉。
1707234569
1707234570 褚先生曰:丈夫龙变。《传》曰:“蛇化为龙,不变其文;家化为国,不变其姓。”丈夫当时富贵,百恶灭除,光耀荣华,贫贱之时何足累之哉!
1707234571
1707234572 武帝时,幸夫人尹婕妤。邢夫人号娙娥,众人谓之“娙何”。娙何秩比中二千石,容华秩比二千石,婕妤秩比列侯。常从婕妤迁为皇后。
1707234573
1707234574 尹夫人与邢夫人同时并幸,有诏不得相见。尹夫人自请武帝,愿望见邢夫人,帝许之。即令他夫人饰,从御者数十人,为邢夫人来前。尹夫人前见之,曰:“此非邢夫人身也。”帝曰:“何以言之?”对曰:“视其身貌形状,不足以当人主矣。”于是帝乃诏使邢夫人衣故衣,独身来前。尹夫人望见之,曰:“此真是也。”于是乃低头俯而泣,自痛其不如也。谚曰:“美女入室,恶女之仇。”
1707234575
1707234576 褚先生曰: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马不必骐骥,要之善走;士不必贤世,要之知道;女不必贵种,要之贞好。《传》曰:“女无美恶,入室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嫉。”美女者,恶女之仇。岂不然哉!
1707234577
1707234578 钩弋夫人姓赵氏,河间人也。得幸武帝,生子一人,昭帝是也。武帝年七十,乃生昭帝。昭帝立时,年五岁耳。
1707234579
1707234580 卫太子废后,未复立太子。而燕王旦上书,愿归国入宿卫。武帝怒,立斩其使者于北阙。
1707234581
1707234582 上居甘泉宫,召画工图画周公负成王也。于是左右群臣知武帝意欲立少子也。后数日,帝谴责钩弋夫人。夫人脱簪珥叩头。帝曰:“引持去,送掖庭狱!”夫人还顾,帝曰:“趣行,女不得活!”夫人死云阳宫。时暴风扬尘,百姓感伤。使者夜持棺往葬之,封识其处。
1707234583
1707234584 其后帝闲居,问左右曰:“人言云何?”左右对曰:“人言且立其子,何去其母乎?”帝曰:“然。是非儿曹愚人所知也。往古国家所以乱也,由主少母壮也。女主独居骄蹇,淫乱自恣,莫能禁也。女不闻吕后邪?”故诸为武帝生子者,无男女,其母无不谴死,岂可谓非贤圣哉!昭然远见,为后世计虑,固非浅闻愚儒之所及也。谥为“武”,岂虚哉!
1707234585
1707234586 译文:
1707234587
1707234588 自古以来,承受天命开基创业的帝王以及继承正统谨守法度的君主,不仅本身具有许多内在的美德,同时也得到后妃外戚的辅助。夏朝的兴起,因为有涂山氏之女,而桀被放逐,则由于末喜的缘故。殷朝的兴起,是因为有有娀氏之女;而纣的被杀,则是由于他宠爱妲己。周朝的兴起,因为有姜原和大任,而幽王被人所擒,则由于他被褒姒所迷惑。所以《易经》以《乾》《坤》两卦开头,《诗经》以《关雎》一篇为始,《书经》赞美尧命二女下嫁于舜,《春秋》则讥刺纪侯娶妇不行亲迎之礼。夫妇之间,存在着人们相互关系中最重要的伦理。礼的应用,在婚姻方面最为戒慎。乐声协调则四季和顺,阴阳的变化,是万物生长化育的根本。(处理夫妇关系,)难道可以不谨慎吗?人能够发扬道义,却对命毫无办法。真了不得啊,夫妇之间的爱,君主无法从臣下那里得到,父亲不能从儿子那里得到,何况地位卑下的人呢?(夫妇)既然欢好结合了,有的却不能生育子孙;有的能生育子孙,却又得不到好结果。这难道不是由于命吗?孔子极少谈“命”,这是因为命太难讲了吧!如果不是能通达幽明变化的人,又怎能认识人天生的资质及其禀受的命运呢?
1707234589
1707234590 太史公说:秦以前的事太简略了,其详情已无法得知而予以记载。汉代兴起,吕娥姁为高祖的正后,她生的儿子为太子。到了晚年,容色衰老,高祖对吕后的爱也大不如前了,而戚夫人得宠,她生的儿子如意好几次差一点取代了太子的位置。等到高祖驾崩,吕后杀了戚夫人,又害死了赵王如意,高祖后宫的妃妾,只有那些平时不得宠爱并被疏远的,才得以平安地活下来。
1707234591
1707234592 吕后的长女为宣平侯张敖的妻子,张敖的女儿为孝惠皇后。吕太后因为亲上加亲的缘故,千方百计想让张后生下能继承皇位的儿子,然而张后始终未能生子,就取后宫妃妾生的孩子冒称是自己的儿子。等到孝惠帝驾崩,其时天下统一未久,继位的子嗣身份不明。于是,吕后使自己娘家的人显贵起来,封诸吕为王作为辅佐。又立吕禄的女儿为少帝的皇后,企图以联姻来巩固统治的根本,使之坚牢无比,然而终究无益于事。
1707234593
1707234594 高后驾崩,与高祖合葬于长陵。吕禄、吕产等惧怕遭到杀戮,阴谋作乱。大臣们起来讨伐诸吕,上天诱导汉家得以恢复自己的统治,终于消灭了吕氏。只留下了孝惠皇后,让她居住在北宫。大臣们迎立代王继位,这就是孝文帝,以奉承汉家的宗庙。这难道不是天意吗?不是天命所归,谁能当得起呢?
1707234595
1707234596 薄太后,她父亲是吴人,姓薄氏。在秦朝的时候与从前魏王宗室的女子魏媪私通,生下了薄姬。薄姬的父亲死在山阴,也就葬在那里。
1707234597
1707234598 到诸侯起来反叛秦朝的时候,魏豹自立为魏王,而魏媪把她的女儿送进魏宫。魏媪到许负那里去看相算命,许负为薄姬看相,说她将来会生天子。当时项羽正与汉王在荥阳对峙,天下的归属,还未见定局。魏豹最初是助汉击楚,听到许负的话,心中暗喜,便背叛汉王而中立,后变为与楚联合约和。汉王派遣曹参等攻打并俘虏了魏王豹,把他的国土改为郡,而薄姬被送进汉宫的织室服役。魏豹已死,汉王有一次去织室,看到薄姬有姿色,就下诏把她纳入后宫。进宫一年多,薄姬未得皇上的亲幸。起初薄姬年少时,与管夫人、赵子儿友爱,相互约定说:“谁先贵显了,别忘记提携好友。”后来管夫人、赵子儿先被汉王宠幸。汉王一次坐在河南宫成皋台上,管、赵这两个美人在一起取笑薄姬当初的约言。汉王听到了,问她们发笑的原因。两人原原本本地把事情告诉汉王。汉王心里感到凄惨,同情薄姬,这一天便把她召来侍奉。薄姬说:“昨天深夜我梦见一条苍龙盘踞在我腹部。”高帝说:“这是大贵的征兆,我为你成全这件事。”同宿一次就生下了儿子,这就是代王。此后薄姬就很少有机会见到高祖。
1707234599
1707234600 高祖崩,那些被高祖宠爱亲幸的美人嫔御如戚夫人之类,吕太后对她们怀恨在心,把她们都幽禁起来,不让出宫。而薄姬由于很少见到高祖的缘故,得以出宫,跟随儿子去代国,为代王太后。太后的弟弟薄昭也跟着到代国。
1707234601
1707234602 代王立后十七年,高后驾崩。大臣们商议选立皇位继承人,大家痛恨外戚吕氏的强横,都称赞薄氏仁爱善良,所以迎代王入长安,立为孝文皇帝,而太后改号为皇太后,她的弟弟薄昭被封为轵侯。
1707234603
1707234604 薄太后的母亲早已去世,葬在栎阳之北。于是追尊薄太后的父亲为灵文侯,在葬地会稽郡置设园邑三百家,由长丞以下的官吏奉职守墓,寝庙献食祭祀都依规定的礼法进行。而在栎阳北置灵文侯夫人的墓园,一切比照灵文侯墓园的礼仪。薄太后认为自己母家是魏王的后裔,又早早失去了双亲,当初照顾薄太后,诸魏是出过力的,于是就召见并优待魏氏,并按亲疏关系让他们接受不同的赏赐。薄氏封侯的有一个人。
[ 上一页 ]  [ :1.70723455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