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236581
施之常,字子恒。
1707236582
1707236583
颜哙,字子声。
1707236584
1707236585
步叔乘,字子车。
1707236586
1707236587
原亢籍。
1707236588
1707236589
乐欬,字子声。
1707236590
1707236591
廉絜,字庸。
1707236592
1707236593
叔仲会,字子期。
1707236594
1707236595
颜何,字冉。
1707236596
1707236597
狄黑,字皙。
1707236598
1707236599
邦巽,字子敛。
1707236600
1707236601
孔忠。
1707236602
1707236603
公西舆如,字子上。
1707236604
1707236605
公西葴,字子上。
1707236606
1707236607
太史公曰:学者多称七十子之徒,誉者或过其实,毁者或损其真,钧之未睹厥容貌。则论言弟子籍出孔氏古文,近是。余以弟子名姓文字悉取《论语》弟子问,并次为篇,疑者阙焉。
1707236608
1707236609
译文:
1707236610
1707236611
孔子说“接受学业兼通六艺的弟子有七十七人”,都是才能出众之士。其中德行突出的是: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擅长政事的是:冉有,季路。擅长言语的是:宰我,子贡。擅长文献的是:子游,子夏。颛孙师偏激,曾参迟钝,高柴愚笨,仲由粗鲁,颜回啊经常穷乏。而端沐赐不接教命而去经商谋利,预测市场行情总是屡猜屡中。
1707236612
1707236613
孔子一生中所尊奉的人:在周京洛邑是老子;在卫国是蘧伯玉;在齐国是晏平仲;在楚国是老莱子;在郑国是子产;在鲁国是孟公绰。多次称道臧文仲、柳下惠、铜鞮伯华、介山子然,孔子都后于他们,不在同一年代。
1707236614
1707236615
颜回是鲁国人,字子渊。比孔子小三十岁。
1707236616
1707236617
颜渊询问仁的含义。孔子说:“克制自己的欲望言行,一切归依周礼,那么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是仁人。”
1707236618
1707236619
孔子说:“贤人哪,颜回啊!一碗饭,一瓢汤,住在简陋的小巷里,别人受不了穷苦的忧愁,颜回却不改变自己的乐趣。”“颜回听讲时如同蠢人;但退回去后再考察他的言行举止,也足以发明讲学的内容,颜回可不愚蠢。”“任用的话就身体力行,舍弃不用的话就隐藏起来,只有我和你能这样啊!”
1707236620
1707236621
颜回二十九岁那年,头发全部变白。颜回过早死去,孔子哭得极为悲痛,说:“自从我有了颜回,门人就更加亲密无间。”鲁哀公询问:“弟子中谁最好学?”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最好学,他从不把怒气转移到别人身上,不犯同样的过失。可不幸短命死了,如今就没有像他这样的了。”
1707236622
1707236623
闵损,字子骞,比孔子小十五岁。
1707236624
1707236625
孔子说:“孝顺啊,闵子骞!人们对他父母兄弟称赞他的言语没有非议。”他不到卿大夫那里做家臣,不吃昏君的俸粮。他拒绝季氏的委任,说:“如果再来征召我的话,我就必定在汶水之北的齐国了。”
1707236626
1707236627
冉耕,字伯牛,孔子认为他有德行。
1707236628
1707236629
伯牛得了恶病,孔子前往探望他,从窗口握住他的手,说:“命啊!这样的人而有这样的病,是命啊!”
1707236630
[
上一页 ]
[ :1.70723658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