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7239224e+09
1707239224
1707239225 张耳之国,陈余愈益怒,曰:“张耳与余功等也,今张耳王,余独侯,此项羽不平。”及齐王田荣叛楚,陈余乃使夏说说田荣曰:“项羽为天下宰不平,尽王诸将善地,徙故王王恶地,今赵王乃居代!愿王假臣兵,请以南皮为扞蔽。”田荣欲树党于赵以反楚,乃遣兵从陈余。陈余因悉三县兵袭常山王张耳。张耳败走,念诸侯无可归者,曰:“汉王与我有旧故,而项羽又强,立我,我欲之楚。”甘公曰:“汉王之入关,五星聚东井。东井者,秦分也。先至必霸。楚虽强,后必属汉。”故耳走汉。汉王亦还定三秦,方围章邯废丘。张耳谒汉王,汉王厚遇之。
1707239226
1707239227 陈余已败张耳,皆复收赵地,迎赵王于代,复为赵王。赵王德陈余,立以为代王。陈余为赵王弱,国初定,不之国,留傅赵王,而使夏说以相国守代。
1707239228
1707239229 汉二年,东击楚,使使告赵,欲与俱。陈余曰:“汉杀张耳乃从。”于是汉王求人类张耳者斩之,持其头遗陈余。陈余乃遣兵助汉。汉之败于彭城,西,陈余亦复觉张耳不死,即背汉。
1707239230
1707239231 汉三年,韩信已定魏地,遣张耳与韩信击破赵井陉,斩陈余泜水上,追杀赵王歇襄国。汉立张耳为赵王。汉五年,张耳薨,谥为景王。子敖嗣立为赵王。高祖长女鲁元公主为赵王敖后。
1707239232
1707239233 汉七年,高祖从平城过赵,赵王朝夕袒韝蔽,自上食,礼甚卑,有子壻礼。高祖箕踞詈,甚慢易之。赵相贯高、赵午等年六十余,故张耳客也。生平为气,乃怒曰:“吾王孱王也!”说王曰:“夫天下豪桀并起,能者先立。今王事高祖甚恭,而高祖无礼,请为王杀之!”张敖啮其指出血,曰:“君何言之误!且先人亡国,赖高祖得复国,德流子孙,秋豪皆高祖力也。愿君无复出口。”贯高、赵午等十余人皆相谓曰:“乃吾等非也。吾王长者,不倍德。且吾等义不辱,今怨高祖辱我王,故欲杀之,何乃污王为乎?令事成归王,事败独身坐耳。”
1707239234
1707239235 汉八年,上从东垣还,过赵,贯高等乃壁人柏人,要之置厕。上过欲宿,心动,问曰:“县名为何?”曰:“柏人。”“柏人者,迫于人也!”不宿而去。
1707239236
1707239237 汉九年,贯高怨家知其谋,乃上变告之。于是上皆并逮捕赵王、贯高等。十余人皆争自刭,贯高独怒骂曰:“谁令公为之?今王实无谋,而并捕王;公等皆死,谁白王不反者!”乃轞车胶致,与王诣长安。治张敖之罪。上乃诏赵群臣宾客有敢从王皆族。贯高与客孟舒等十余人,皆自髡钳,为王家奴,从来。贯高至,对狱,曰:“独吾属为之,王实不知。”吏治榜笞数千,刺剟,身无可击者,终不复言。吕后数言张王以鲁元公主故,不宜有此。上怒曰:“使张敖据天下,岂少而女乎!”不听。廷尉以贯高事辞闻,上曰:“壮士!谁知者,以私问之。”中大夫泄公曰:“臣之邑子,素知之。此固赵国立名义不侵为然诺者也。”上使泄公持节问之箯舆前。仰视曰:“泄公邪?”泄公劳苦如生平欢,与语,问张王果有计谋不。高曰:“人情宁不各爱其父母妻子乎?今吾三族皆以论死,岂以王易吾亲哉!顾为王实不反,独吾等为之。”具道本指所以为者王不知状。于是泄公入,具以报,上乃赦赵王。
1707239238
1707239239 上贤贯高为人能立然诺,使泄公具告之,曰:“张王已出。”因赦贯高。贯高喜曰:“吾王审出乎?”泄公曰:“然。”泄公曰:“上多足下,故赦足下。”贯高曰:“所以不死一身无余者,白张王不反也。今王已出,吾责已塞,死不恨矣。且人臣有篡杀之名,何面目复事上哉!纵上不杀我,我不愧于心乎?”乃仰绝肮,遂死。当此之时,名闻天下。
1707239240
1707239241 张敖已出,以尚鲁元公主故,封为宣平侯。于是上贤张王诸客,以钳奴从张王入关,无不为诸侯相、郡守者。及孝惠、高后、文帝、孝景时,张王客子孙皆得为二千石。
1707239242
1707239243 张敖,高后六年薨。子偃为鲁元王。以母吕后女故,吕后封为鲁元王。元王弱,兄弟少,乃封张敖他姬子二人:寿为乐昌侯,侈为信都侯。高后崩,诸吕无道,大臣诛之,而废鲁元王及乐昌侯、信都侯。孝文帝即位,复封故鲁元王偃为南宫侯,续张氏。
1707239244
1707239245 太史公曰:张耳、陈余,世传所称贤者;其宾客厮役,莫非天下俊桀,所居国无不取卿相者。然张耳、陈余始居约时,相然信以死,岂顾问哉?及据国争权,卒相灭亡,何乡者相慕用之诚,后相倍之戾也!岂非以势利交哉?名誉虽高,宾客虽盛,所由殆与太伯、延陵季子异矣。
1707239246
1707239247 译文:
1707239248
1707239249 张耳是魏国大梁人。在他年轻时,还赶得上做魏公子毋忌的门客。张耳曾经逃亡到外黄县。外黄县有一富家,女儿长得很漂亮,但却嫁给一个平庸的丈夫。富家女便逃离她的丈夫,去投奔她父亲的宾客。这位宾客一向很了解张耳的为人,便对富家女说:“你一定要找个好丈夫,那就嫁给张耳吧!”富家女一口答应。她请这位宾客出面立即办理与丈夫的离异手续,便嫁给张耳。婚后,张耳离家在外交游,妻子的娘家拿出很多钱财资助张耳,因此张耳有能力招致远方的宾客。后来张耳在魏国做了官,出任外黄县令,名声比以前更好了。陈余也是大梁人,他爱好儒家的学术。陈余多次到赵国的苦陉县交游,当地的富人姓公乘的把女儿嫁给他。这家富人也知道陈余不是个平庸的人。陈余比张耳年纪小,他便像侍奉父亲那样侍奉张耳,两人结为生死之交。
1707239250
1707239251 秦国占领大梁之后,张耳便把家搬往外黄县。在高祖还是平民百姓的时候,曾多次和张耳交往,并在张耳家客居过数月。秦灭魏数年以后,听说张耳和陈余是魏国的名士,便悬赏缉拿他二人,能得到张耳的给千金,得到陈余的给五百金。于是,张耳和陈余改变姓名,一块儿逃避到陈县,充当里门的守卒以糊口。两人所守的里门正好相对。有一次,里中小吏以为陈余犯了过错,用鞭子拷打他,陈余想起来反抗,张耳便用脚踩他,暗示要他忍受鞭挞。等小吏离去之后,张耳把陈余拉到桑丛下,责备他说:“起初我怎么向你说的?现在受到一点小小的侮辱,就想为反抗一个小吏来断送自己的性命吗?”陈余认为张耳的话是对的。秦二世又发布诏书,要捉到他们二人。张耳和陈余反而利用门卒的身份,让里中百姓查找。
1707239252
1707239253 陈涉在蕲县起义,攻打到陈县,兵众已有数万人。张耳和陈余去晋见陈涉。陈涉和他手下的人,很久以前就多次听说张耳和陈余很有才德,只是没见过面。这次见面接谈之后,陈涉等人非常高兴。
1707239254
1707239255 陈县的父老豪杰劝陈涉说:“将军您亲身披甲戴盔,手操武器,率领兵士诛伐暴虐的秦朝,恢复楚国,使灭亡了的国家复存,断绝了的继嗣得以再度延续。论功德应该称王。况且,统率天下诸将,不称王也不足以镇服。希望将军您立为楚王。”陈涉征求张耳、陈余的意见,二人回答说:“秦朝施行暴政,侵占别人的国家,毁掉人家的社稷,断绝人家的后嗣,百姓们被奴役得疲惫不堪,财产被搜刮得精光。将军您愤怒填膺,把生死置之度外,是为了替天下根除残暴。现在刚攻打到陈县,便自立为王,这就向天下人暴露了自己的私心。希望将军您不要称王,迅速率兵西进,并派人立六国君主的后人为王,作为自己同盟军,这就使秦国增加了敌人。秦国的敌人多,它的力量就被分散;我们同盟者多,兵力就会增强。这样,秦国就没有兵力在野外和我们交战,城池也无人坚守。进而推翻暴虐的秦朝,占据它的首都咸阳,并以此号令诸侯。那些亡国而得复位的诸侯,也会感激您的复立之恩而归服。这样,帝王的大业就成功了。现在如果独自在陈称王,恐怕天下的人就离心离德了。”陈涉不听劝告,自立为王。
1707239256
1707239257 陈余又劝陈涉说:“大王您攻克梁、楚二国之地,率兵西进,目标是攻入函谷关,无暇收复黄河以北地区。我曾经到赵国交游,结识了那里的豪杰,熟悉那里的地形,希望您给我派一支突袭部队,北进攻取赵地。”于是陈涉任命他的老朋友陈县人武臣为将军,邵骚为护军,张耳、陈余为左右校尉,派兵三千人,北进攻取赵地。
1707239258
1707239259 武臣等人率兵从白马津北渡黄河,到了河北各县,便鼓动那里的豪杰说:“秦朝用乱政酷刑残害天下,已经数十年了。在北方有修筑万里长城的浩大工程,在南方有戍守五岭的繁重军役,弄得内外不安,百姓疲惫不堪;加上按人头收取赋税,张开像簸箕一样的口聚敛财物,来供应军需。天下财匮力尽,民不聊生。再加上严刑峻法,害得天下人父子不能相保。陈涉奋臂而起,首先举起反秦的义旗,在楚地称王。方圆二千里的地方,没有不起来响应的。家家奋起,人自为战,各自报怨复仇,县里则杀掉县令、县丞,郡里则杀掉郡守、郡尉。现在陈涉已经建立大楚政权,在陈县称王,并派遣吴广、周文率领百万大军西进攻秦。遇上这样的大好时机,若不能成就封侯的功业,那就说不上是人中豪杰了。请诸位互相商量计议。再说,天下人苦于秦朝的暴政已经很久了,用天下的力量攻除暴虐的君主,报父老兄弟之仇,成就割地封侯的功业,这实在是英雄人物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啊!”各县的豪杰都认为他的话有道理。于是武臣等人广收兵员,得到好几万人。武臣被立为武信君。攻下赵地十座城池,其余的城邑都坚守对抗,不肯降服。
1707239260
1707239261 武臣等人便率兵向东北,进击范阳。这时范阳人蒯通向范阳县令游说:“我听说你快要死了,所以前来表示哀悼。虽然如此,我还要向你祝贺,祝贺您遇上我,可以死里逃生。”范阳令说:“为什么哀悼我呢?”蒯通回答说:“秦朝的法律苛刻,你做范阳令已经十年了,杀害人家的父亲,使人家的孩子成为孤儿,砍断人家脚,在人家前额上刺字,被你害的人,不可胜数。但是,慈父孝子们之所以没人敢拿刀子把你捅死,只不过是畏惧秦朝严酷的法律罢了。现在天下大乱,秦法已不能施行,那么慈父孝子们就要拿刀子捅死你,成就他们父慈子孝的名声。这就是我向你表示哀悼的原因。现在的形势是天下诸侯都背叛了秦朝,武信君的军队马上就要开到,而你却坚守范阳城。城中的年轻人,都争着要杀死你,来迎接武信君。你只有紧急派我去和武信君协商,这样可以转祸为福。事情的成败就在今天了!”
1707239262
1707239263 于是范阳令便派蒯通去见武信君。蒯通对武信君说:“将军您如果采取必先战胜以后才拥有土地,攻坚破城才占领城市的方针,我以为这是策略上的失算。您如果能采纳我的计策,可以不攻坚就降下城池,可以不通过战争就夺得土地,传一道公文可以平定千里。您看这样可以吗?”武信君问道:“什么样的计策?”蒯通答道:“按说,现在的范阳令应该整顿他的士卒,据城坚守,但他怯懦怕死,贪财重富贵,故而他打算率先归降。可是又怕您以为他是秦朝的官吏,像以前您攻取的十座县城的县令一样被您杀掉。现在范阳城中的年轻人将要杀掉县令,据城抗拒您的军队。您何不交给我封侯的印信,去封拜范阳令,范阳令就会献城归降,城中的年轻人也就不敢杀害他了。再让范阳令乘坐豪华的车子,来往于燕、赵边境一带,当地官吏看到他这样气派,都会说,这是率先归降的范阳令啊!他们就放心而且高兴了。这样,燕、赵两国的城池,可不战而降服。这就是我所说的传一道公文可以平定千里的计策。”武信君采纳了蒯通的计策,派他把封侯的印信颁发给范阳令。赵国各地听到这一消息,不战而归顺的有三十余城。
1707239264
1707239265 武臣等人率兵来到邯郸。张耳、陈余听说周章率军西进入关,在戏地被秦军打退;又听说替陈涉攻占土地的各位将领,很多人受到谗言的毁谤而得罪被杀。因而张耳、陈余怨恨陈涉不采纳他们的计策,并且不任命他们为将军,只任命为校尉。于是他二人就向武臣献计:“陈涉在蕲县起事,到陈县便自立为王,看来不一定非立六国后裔为王不可。将军您现在仅用三千人就占领了赵地数十座城池,在河北成为一个独立地区,您不称王,则不足以镇服。如果陈涉听信陷害您的谗言,而进行报复,那您恐怕就不免遭受迫害了。要么就立陈涉的兄弟为王,再不就立赵国的后裔。将军您不要失去时机,时机喘息间就会失去。”武臣听从了二人的劝告,便自立为赵王。任命陈余为大将军,张耳为右丞相,邵骚为左丞相。
1707239266
1707239267 武臣派人通报陈涉,陈涉大怒,想把武臣等人的父母妻子都杀掉,并要发兵攻击赵国。陈涉的相国房君向他进谏说:“一个秦国还没有灭亡,若杀了武臣等人的家属,这等于又树起一个秦国。不如顺水推舟,派人去祝贺,促使他们赶快率兵西进,攻击秦国。”陈涉点头称是,采纳房君的意见,把武臣等人的家属转押在宫中,并封张耳之子张敖为成都君。
1707239268
1707239269 陈涉派遣使者去向赵王祝贺,并催促赵王发兵西进入关。张耳、陈余劝武臣说:“大王您为赵王,并非陈涉的意愿,祝贺只不过是一种计谋罢了。一旦陈涉灭亡了秦国,必然对赵用兵。希望您不要发兵西进,而应向北攻取燕、代之地,向南收取河内郡,扩大自己的地盘。这样,赵国南据黄河之险,北有燕、代之地,纵然陈涉战胜秦国,但他必不敢和赵国为难。”赵王武臣认为他们的话正确,便不发兵西进,而派韩广攻取燕地,派李良攻夺常山,派张黡攻取上党。
1707239270
1707239271 韩广到了燕地,燕地人便立韩广为燕王。赵王武臣和张耳、陈余率兵北伐,进军至燕国边界。这时赵王乘机外出,被燕军俘获。燕将把赵王囚禁起来,向赵国提出交换条件,要赵国割出一半土地给燕国,才肯放回赵王。赵国派使臣去交涉,燕国则杀掉使臣索取割地。为此,张耳、陈余觉得很难办。这时,赵国军中有个伙夫对他的同事们说:“我去为咱们赵国劝说燕国,和赵王一块坐车回来。”同事们都觉得他的话好笑,说:“使者派去了十几起,都被燕国杀掉了,你怎么能把赵王救回呢?”于是这个伙夫来到燕国的军营,燕将接见了他。伙夫问燕将说:“您知道我的来意吗?”燕将说:“你不过是想救回赵王罢了。”伙夫又问道:“您知道张耳、陈余是什么样的人吗?”燕将说:“是有才德的人。”伙夫说:“您知道他们想干什么吗?”燕将说:“不过是想得到他们赵王吧。”伙夫却笑着说:“您还不了解他们想干什么。在武臣、张耳、陈余轻而易举地拿下赵地数十座城池的时候,三人都想得到王位,难道谁甘心终身当别人的臣子吗?君和臣的地位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只因为当时赵国刚刚平定,他们还不敢三分鼎立,姑且以长幼的次序先立武臣为王,以此来安抚赵国的人心。现在赵地已经服帖,张耳和陈余也想分割赵地,各自称王,只不过还没有找到适当的时机。现在您囚禁了赵王,他们二人名义上求赵王回国,实际上希望燕国把赵王杀掉,他们二人便瓜分赵地,自立为王。只一个赵国尚且不把燕国放在眼里,何况两个有才德的国王互相支持配合,声讨燕国杀害赵王的罪责,灭亡燕国是轻而易举的事。”燕将以为伙夫的话有道理,就释放了赵王,那伙夫便驾车把赵王接回来。
1707239272
1707239273 这时,李良已经平定了常山郡,向赵王武臣报捷。武臣又派李良去攻取太原郡。李良兵至石邑,秦军堵守住井陉关,李良的军队无法前进。秦军将领伪造了秦二世致李良一封信,信未加封,信上说:“李良曾经侍奉过我,并得到信任重用。李良若能叛赵归秦,可以赦免以前的罪过,并给以高贵显要的职位。”李良接到这封信,怀疑信中的话不可靠。于是就回邯郸,请求增派军队。还未到邯郸城,在路上遇见赵王的姐姐赴宴回来,有百余骑士随从。李良远远望见,还以为是赵王,就跪伏在道旁,等待晋见。赵王的姐姐已经喝醉,糊里糊涂,不知道李良是位将领,便派随从的骑士出面招呼李良起来。李良平时骄贵惯了,现在竟被一名随从骑士招呼起来,在他的部下面前感到丢尽了面子。这时,他的随从官员中有一人对他说:“天下人都起来反秦,有本领的人应先立为王。况且赵王武臣本来在您之下,现在连他的姐姐也竟然不肯下车接见您。请追上前去,把她杀掉!”李良已经得到秦国的书信,本来想反叛赵国,只是犹豫未决,现在受到这样的侮辱,不由勃然大怒,便派人追上前去,把赵王的姐姐杀死在路上。于是便率领军队袭击邯郸城。城里人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竟把武臣、邵骚杀掉了。赵国人好多是张耳、陈余的耳目,所以他们及时逃了出来。他们二人把赵国的军队召集在一起,得到好几万人。有个说客劝张耳和陈余说:“二位客居赵地,要想单独镇服赵国,那是很难办到的,只有立赵国的后裔为王,而您二人以正当的名义扶持他,才可以成就功业。”于是访求到赵国的后人赵歇,立为赵王,让他居住在信都。李良率军进攻陈余,陈余打败李良,李良逃走,投降了秦将章邯。
[ 上一页 ]  [ :1.70723922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