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239557
项王的逃亡将领钟离眜家住在伊庐,一向和韩信相好。项王死后,他就投奔了韩信。汉王怨恨钟离眜。听说他在楚国,就下令让楚国捕拿钟离眜。韩信刚到楚国时,巡视了所属的县邑,出出进进都要布置好士兵保卫。汉六年,有人上书告楚王韩信谋反。高帝采纳了陈平的计策,说天子将外出巡狩会见诸侯,南方有个云梦,派使者通知各诸侯到陈地朝会,告诉他们说:“我将巡狩云梦。”其实是打算袭击韩信,韩信一点儿也不知道。高祖将要到达楚地时,韩信打算起兵造反,但又忖度自己是无罪的,想去朝见高祖,但又怕被抓起来。有人劝韩信说:“杀了钟离眜去朝见高祖,高祖一定很高兴,也就没有什么祸患了。”韩信去见钟离眜,商量此事。钟离眜说:“汉王之所以不敢来攻取楚国,是因为我钟离眜在您这里。如果想抓起我来去讨好汉王,我今天死去,您随即也就灭亡了。”于是骂韩信说:“你不是个忠厚的长者。”终于自杀了。韩信拿着钟离眜的头去陈地朝见高祖。高祖命令武士把韩信捆绑起来,放在后面的车子上。韩信说:“果然像有人说的那样,‘狡黠的兔子死了,抓兔子的猎狗也就烹杀了;高飞的鸟射完了,弓箭也就收藏起来了;敌国被攻破了,谋臣也就被杀死了’。现在天下已经平定了,我也当然该烹杀了。”高祖说:“有人告你谋反。”于是给韩信带上刑具。到了雒阳,高祖赦免了韩信的罪过,改封他为淮阴侯。
1707239558
1707239559
韩信知道汉王害怕而且嫉妒自己的才能,经常称病不去朝见和随从出行。韩信由此日夜怨恨,在家里闷闷不乐,感到和绛侯周勃、颍阴侯灌婴处于同等地位而羞耻。韩信曾去拜访将军樊哙,樊哙用跪拜的礼节恭迎恭送,说话时也自称为臣,说:“大王竟肯光临寒舍(真是臣下的光荣)。”韩信出门后笑着说:“我这一辈子竟同樊哙等人处在同等地位。”高祖经常和韩信谈论诸将的才能高下,(韩信对他们的评论)各有不同。高祖问韩信说:“像我这样能够率领多少兵?”韩信说:“陛下不过能率领十万。”高祖说:“对于你来讲怎么样呢?”韩信回答说:“我多多益善。”高祖笑着说:“既然多多益善,那为什么还会被我抓住呢?”韩信说:“陛下不善于率兵而善于驾驭将领,这就是我韩信所以被陛下抓获的缘故。况且陛下的权力是天授予的,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
1707239560
1707239561
陈豨被封为巨鹿郡守,向淮阴侯去辞行。淮阴侯拉着他的手避开了左右随从人员和他在庭院里散步,淮阴侯仰天叹曰:“你可以和我谈谈吗?我有些话想和你谈谈。”陈豨说:“将军只管吩咐。”淮阴侯说:“你所管辖的地方是天下精兵聚集之处,而你是陛下亲信得宠的臣子。如果有人说你反叛,陛下一定不会相信;再有人去告你,陛下就会产生怀疑;第三次有人去告你,陛下一定会发怒而且会亲自率兵来讨伐你。我为你从这里起兵响应,就可以夺得天下。”陈豨一向知道韩信的才能,也相信他的计谋,说:“一定听从你的指教。”汉十年,陈豨果然起兵反叛。高祖亲自带兵前往讨伐,韩信称病没有随从出征。韩信偷偷派人到陈豨的住处说:“你只管起兵,我在这里协助你。”于是韩信就和家臣谋划,乘黑夜假传诏书,准备赦免在官府服劳役的罪人和奴隶,发动他们去袭击吕后、太子。部署已定,等待陈豨的消息。他的门客得罪了韩信,韩信把他关了起来,打算把他杀掉。那个门客的弟弟上书吕后告发了韩信准备反叛的情况。吕后打算召韩信来,又怕他的党羽不肯就范,于是就和萧相国合谋,派一个人假装从高祖那里来说陈豨已被杀死,列侯群臣都要来庆贺。萧相国欺骗韩信说:“虽然你有病,但还是要勉强去庆贺一下。”韩信进了宫,吕后派武士把韩信捆绑起来,在长乐宫钟室里杀了他。韩信临斩时说:“我后悔没有采纳蒯通的计策,竟被妇人小子所欺骗,这岂不是天意吗?”于是诛灭了韩信三族。
1707239562
1707239563
高祖从平定陈豨的战场回来以后,看到韩信已经死了,他又是高兴又是怜惜,问说:“韩信死时说了些什么?”吕后说:“韩信说他后悔没采纳蒯通的计策。”高祖说:“此人是齐国的辩士。”于是下诏齐国缉拿蒯通。蒯通抓来了,高祖问说:“是你教唆淮阴侯反叛的吗?”蒯通回答说:“是的,我的确教他反叛,小子没用我的计策,所以才自取灭亡,落得如此下场。假如那小子采纳我的计策,陛下怎么能杀了他呢?”高祖很生气地说:“烹杀了他。”蒯通说:“哎呀!烹杀我可是冤枉啊。”高祖说:“你教韩信反叛,有什么冤枉的?”蒯通回答说:“秦王朝法度废弛、政权瓦解时,山东六国大乱,各诸侯国纷纷自立,英雄豪杰们像乌鸦一样纷纷聚集。秦王朝失去了统治大权以后,天下的人都来追逐他的帝位,但只有才能高、行动快的人才能抢先得到。盗蹠的狗对着尧狂叫,并非尧不仁,因为他不是狗的主人。那个时候,我只知道韩信,并不知道陛下。况且天下养精蓄锐想要做陛下所做的事业的人很多,只是他们力所不及罢了。难道你可以把他们全部烹杀了吗?”高帝曰:“饶了他。”于是赦免了蒯通的罪过。
1707239564
1707239565
太史公说:我到淮阴时,淮阴人对我说,韩信还是老百姓时,他的志向就和别人不一样。他的母亲死后,穷得无法埋葬,然而仍到各处访求高敞的坟地,让他母亲坟地的旁边还可以安置下万户人家。我看过他母亲的坟地,确实是这样。假如韩信学一些道家的谦让之道,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以自己的才能骄傲,那他对汉王朝的功劳就差不多可以和周公、召公、太公这些人相比,就可以子孙后代祭祀不绝。但他没有向这方面努力,而且天下大局已定,还要谋反叛乱,诛灭他的宗族不也是应该的吗?
1707239566
1707239567
1707239568
1707239569
1707239571
二十四史(文白对照精华版) 汉书
1707239572
1707239573
史记
1707239574
1707239575
汉书
1707239576
1707239577
后汉书
1707239578
1707239579
三国志
1707239580
1707239581
晋书
1707239582
1707239583
宋书
1707239584
1707239585
南齐书
1707239586
1707239587
梁书
1707239588
1707239589
陈书
1707239590
1707239591
魏书
1707239592
1707239593
北齐书
1707239594
1707239595
周书
1707239596
1707239597
隋书
1707239598
1707239599
南史
1707239600
1707239601
北史
1707239602
1707239603
旧唐书
1707239604
1707239605
新唐书
1707239606
[
上一页 ]
[ :1.70723955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