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242174
向睹俗弥奢淫,而赵、卫之属起微贱,逾礼制。向以为王教由内及外,自近者始。故采取《诗》《书》所载贤妃贞妇,兴国显家可法则,及孽嬖乱亡者,序次为《列女传》,凡八篇,以戒天子。及采传记行事,著《新序》《说苑》凡五十篇奏之。数上疏言得失,陈法戒。书数十上,以助观览,补遗阙。上虽不能尽用,然内嘉其言,常嗟叹之。
1707242175
1707242176
时上无继嗣,政由王氏出,灾异浸甚。向雅奇陈汤智谋,与相亲友,独谓汤曰:“灾异如此,而外家日盛,其渐必危刘氏。吾幸得同姓末属,累世蒙汉厚恩,身为宗室遗老,历事三主。上以我先帝旧臣,每进见常加优礼,吾而不言,孰当言者?”向遂上封事极谏曰:
1707242177
1707242178
臣闻人君莫不欲安,然而常危;莫不欲存,然而常亡:失御臣之术也。夫大臣操权柄,持国政,未有不为害者也。昔晋有六卿,齐有田、崔,卫有孙、甯,鲁有季、孟,常掌国事,世执朝柄。终后田氏取齐;六卿分晋;崔杼弑其君光;孙林父、甯殖出其君衍,弑其君剽;季氏八佾舞于庭,三家者以《雍》彻,并专国政,卒逐昭公。周大夫尹氏管朝事,浊乱王室,子朝、子猛更立,连年乃定。故经曰“王室乱”,又曰“君氏杀王子克”,甚之也。《春秋》举成败,录祸福,如此类甚众,皆阴盛而阳微,下失臣道之所致也。故《书》曰:“臣之有作威作福,害于而家,凶于而国。”孔子曰“禄去公室,政逮大夫”,危亡之兆。秦昭王舅穰侯及泾阳、叶阳君专国擅势,上假太后之威,三人者权重于昭王,家富于泰国,国甚危殆,赖寤范睢之言,而秦复存。二世委任赵高,专权自恣,壅蔽大臣,终有阎乐望夷之祸,秦遂以亡。近事不远,即汉所代也。
1707242179
1707242180
汉兴,诸吕无道,擅相尊王。吕产、吕禄席太后之宠,据将相之位,兼南北军之众,拥梁、赵王之尊,骄盈无厌,欲危刘氏。赖忠正大臣绛侯、朱虚侯等竭诚尽节以诛灭之,然后刘氏复安。今王氏一姓乘朱轮华毂者二十三人,青紫貂蝉充盈幄内,鱼鳞左右。大将军秉事用权,五侯骄奢僭盛,并作威福,击断自恣,行污而寄治,身私而托公,依东宫之尊,假甥舅之亲,以为威重。尚书、九卿、州牧、郡守皆出其门,管执枢机,朋党比周。称誉者登进,忤恨者诛伤;游谈者助之说,执政者为之言。排摈宗室,孤弱公族,其有智能者,尤非毁而不进。远绝宗室之任,不令得给事朝省,恐其与已分权;数称燕王、盖主以疑上心,避讳吕、霍而弗肯称。内有管、蔡之萌,外假周公之论,兄弟据重,宗族磐互。历上古至秦、汉,外戚僭贵未有如王氏者也。虽周皇甫、秦穰侯、汉武安、吕、霍、上官之属,皆不及也。
1707242181
1707242182
物盛必有非常之变先见,为其人微象。孝昭帝时,冠石立于泰山,仆柳起于上林。而孝宣帝即位,今王氏先祖坟墓在济南者,其梓柱生枝叶,扶疏上出屋,根垂地中,虽立石起柳,无以过此之明也。事势不两大,王氏与刘氏亦且不并立,如下有泰山之安,则上有累卵之危。陛下为人子孙,守持宗庙,而令国祚移于外亲,降为皁隶,纵不为身,奈宗庙何!妇人内夫家,外父母家,此亦非皇太后之福也。孝宣皇帝不与舅平昌、乐昌侯权,所以安全之也。
1707242183
1707242184
夫时者起福于无形,销患于未然。宜发明诏,吐德音,援近宗室,亲而纳信,黜远外戚,毋授以政,皆罢令就第,以则效先帝之所行,厚安外戚,全其宗族,诚东宫之意,外家之福也。王氏永存,保其爵禄,刘氏长安,不失社稷,所以褒睦外内之姓,子子孙孙无疆之计也。如不行此策,田氏复见于今,六卿必起于汉,为后嗣忧,昭昭甚明,不可不深图,不可不蚤虑。《易》曰:“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唯陛下深留圣思,审固几密,览往事之戒,以折中取信,居万安之实,用保宗庙,久承皇太后,天下幸甚。
1707242185
1707242186
书奏,天子召见向,叹息悲伤其意,谓曰:“君且休矣,吾将思之。”以向为中垒校尉。
1707242187
1707242188
向为人简易无威仪,廉靖乐道,不交接世俗,专积思于经术,昼诵书传,夜观星宿,或不寐达旦。元延中,星孛东井,蜀郡岷山崩雍江。向恶此异,语在《五行志》。怀不能已,复上奏,其辞曰:
1707242189
1707242190
臣闻帝舜戒伯禹,毋若丹朱敖;周公戒成王,毋若殷王纣。《诗》曰:“殷监不远,在夏后之世”,亦言汤以桀为戒也。圣帝明王常以败乱自戒,不讳废兴,故臣敢极陈其愚,唯陛下留神察焉。
1707242191
1707242192
谨案春秋二百四十二年,日食三十六,襄公尤数,率三岁五月有奇而壹食。汉兴讫竟宁,孝景帝尤数,率三岁一月而一食。臣向前数言日当食,今连三年比食。自建始以来,二十岁间而八食,率二岁六月而一发,古今罕有。异有小大希稠,占有舒疾缓急,而圣人所以断疑也。《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昔孔子对鲁哀公,并言夏桀、殷纣暴虐天下,故历失则摄提失方,孟陬无纪,此皆易姓之变也。秦始皇之末至二世时,日月薄食,山陵沦亡,辰星出于四孟,太白经天而行,无云而雷,枉矢夜光,荧惑袭月,孽火烧宫,野禽戏廷,都门内崩,长人见临洮,石陨于东郡,星孛大角,大角以亡。观孔子之言,考暴秦之异,天命信可畏也。
1707242193
1707242194
及项籍之败,亦孛大角。汉之入秦,五星聚于东井,得天下之象也。孝惠时,有雨血,日食于冲,灭光星见之异。孝昭时,有泰山卧石自立,上林僵柳复起,大星如月西行,众星随之,此为特异。孝宣兴起之表,天狗夹汉而西,久阴不雨者二十余日,昌邑不终之异也。皆著于《汉纪》。观秦、汉之易世,览惠、昭之无后,察昌邑之不终,视孝宣之绍起,天之去就,岂不昭昭然哉!高宗、成王亦有雊雉拔木之变,能思其故,故高宗有百年之福,成王有复风之报。神明之应,应若景响,世所同闻也。
1707242195
1707242196
臣幸得托末属,诚见陛下有宽明之德,冀销大异,而兴高宗、成王之声,以崇刘氏,故豤豤数奸死亡之诛。今日食尤屡,星孛东井,摄提炎及紫官,有识长老莫不震动,此变之大者也。其事难一二记,故《易》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是以设卦指爻,而复说义。《书》曰“伻来以图”,天文难以相晓,臣虽图上,犹须口说,然后可知,愿赐清燕之闲,指图陈状。
1707242197
1707242198
上辄入之,然终不能用也。向每召见,数言:“公族者国之枝叶,枝叶落则本根无所庇荫;方今同姓疏远,母党专政,禄去公室,权在外家,非所以强汉宗、卑私门、保守社稷、安固后嗣也。”
1707242199
1707242200
向自见得信于上,故常显讼宗室,讥刺王氏及在位大臣,其言多痛切,发于至诚。上数欲用向为九卿,辄不为王氏居位者及丞相御史所持,故终不迁。居列大夫官前后三十余年,年七十二卒。卒后十三岁而王氏代汉。
1707242201
1707242202
向三子皆好学:长子伋,以《易》教授,官至郡守;中子赐,九卿丞,蚤卒;少子歆,最知名。
1707242203
1707242204
译文:
1707242205
1707242206
刘向,字子政,本名更生。年十二,靠父亲的保任当了辇郎。到了成年加冠,作了调整,擢升为谏大夫,这时,汉宣帝遵循汉武帝的做法,招选有杰出才能的儒生安置在左右。更生因为明白事理和擅长写文章,与王褒、张子侨等人一起进见皇上,回答他的问题,更生献上赋颂总共几十篇。皇上又信奉神仙方术这样的事,而淮南有《枕中鸿宝苑秘书》。书中说到神仙使鬼物变成金的办法,以及邹衍的重道延命方,社会上没有人知道,而更生的父亲刘德在汉武帝时审理淮南的案子时得到这部书。更生年幼时读过,以为神奇,把它献给皇上,说黄金可铸成,皇上命令主管制作器物的尚方来铸造,花费很多,药方不灵验。于是,皇上把更生交法官审讯,官吏揭发更生假铸黄金的罪行,逮捕他,应当处死。更生做阳城侯的哥哥刘安民上书皇上,愿把属于自己的封户的一半交给国家,来为更生赎罪,皇上也珍视这个人才,才得到过了冬天减免死罪的判决。正巧,《穀梁春秋》刚刚立于学官,征召更生学习《穀梁》,在石渠阁讲论《五经》。又任命更生做郎中给事黄门,迁散骑谏大夫给事中。汉元帝刚刚即位,太博萧望之当前将军,少傅周堪当诸吏光禄大夫,都统领尚书的事务,非常受人尊敬和信任。更生年纪比萧望之,周堪小,但这两人看重他,说他是皇室子弟又忠厚耿直,通晓经书有德行,提拔他做散骑宗正给事中,与侍中金敞在皇上身边纠正皇上的过失。四人同心协力,辅助朝政,怨恨外戚许氏、史氏在位为所欲为,中书宦官弘恭、石显玩弄权术。萧望之、周堪、更生商议,想禀告皇上罢免斥退他们。还没有禀告这些话就被泄露了,于是遭到许氏、史氏以及弘恭、石显的陷害诽谤,周堪、更生被捕下狱,和萧望之一起都被免了官。说的话在《萧望之传》。这一年春天地震,夏天,一颗忽隐忽现的星星出现在昴星和卷舌星之间。皇上有所感悟,下令赏赐萧望之关内侯的爵位,给他奉朝请的名义。秋天,征召周堪、更生,想让他们做谏大夫,弘恭、石显等人阻挠,最后二人都做中郎。冬天,又地震。这时,弘恭、石显、许氏、史氏的子弟和侍中这些人,都愤恨地看着萧望之等人,更生害怕了,就让他的外亲献上论述非常之事的文书,说:
1707242207
1707242208
我私下里听说前任前将国萧望之等人,都忠正无私,想致力于天下大治,冒犯了主上的内外亲族和尚书。如今道路上的人听说萧望之等人又出来做官,以为又要被诋毁诽谤,一定会说曾犯错误的大臣不应该再任用,这太不应该。我听说春季秋季地震是因为在位执掌政权的人太强盛,不是因为三位普通人才动,也已经很明白了。并且过去在高皇帝时,季布有罪,以至于要被诛灭,后来宽大他让他当了将军,在高后和汉文帝之间最终成为名臣。汉武帝时,倪宽有重罪要被拘捕,按道侯韩说进谏说:“先前吾丘寿王死了,陛下至今还懊悔;今天杀了倪宽,以后将会更大地懊悔啊!”武帝被这话深深打动,于是宽恕了倪宽,又重用他,倪宽做到御史大夫,御史大夫中没有能比得上倪宽的。另外,董仲舒犯了私自写谈论灾异的书的罪行,主父偃禀报给皇上,把董仲舒交给法官审讯罪行达到“不道”,幸而没有被杀死,才又做了太中大夫,胶西相,最后因为年老免官回家。汉朝想要改定典章制度,常常让董仲舒来回答皇上的问题。董仲舒被社会上的儒生当作宗师。他参与审定讨论有益于天下。汉宣帝时,夏侯胜因犯诽谤罪被捕下狱。三年后赦免为平民百姓。宣帝又任用夏侯胜,让他做到长信少府,太子太傅,他有敢直言的名声,天下人赞美他。像这样一些臣子,按此类推,难以一一记述。犯了错误的臣子,没有背弃国家,有益天下,从这四位大臣身上可以看出来了。
1707242209
1707242210
先前弘恭上奏萧望之等人的案件判决,过三个月,发生大地震,弘恭移书称病离开官府,后又任职,天阴下了雪。由此来说,地震的发生恐怕是因为弘恭等人。
1707242211
1707242212
我愚笨地认为应该斥退弘恭、石显以表明对蒙蔽善良的惩罚,重用萧望之等人以打通求取贤才的路子。这样做,太平的大门打开了,灾异的根源堵死了。
1707242213
1707242214
文书上奏后,弘恭、石显怀疑是更生所为,奏请皇上要查出奸诈之人。得到批准,于是逮捕更生把他投入监狱,命令太傅韦玄成、谏大夫贡禹,与廷尉一起来审查。揭发更生过去做九卿时,犯有与萧望之、周堪密谋排挤车骑将军高氏和侍中许氏、史氏的罪行,诋毁离间亲戚,想辞职离去,却又独自专权。为臣不忠,幸而没有被处死,又承蒙皇上的恩德征召任用,不但不悔改以前的错误,还教人去说非常之事,以不实之词欺骗人,大逆不道。刘向被罢免为庶人。而萧望之也犯有让儿子上书雪冤的罪行,弘恭、石显奏请皇上让他到法庭对辞。萧望之自杀了。皇上非常惋惜懊悔,于是提拔周堪做光禄勋,周堪的弟子张猛做光禄大夫给事中,大大地被信任。弘恭、石显害怕了,多次诽谤诋毁他们。更生见周堪、张猛在官位上,希望自己得到再次任用,但害怕再次倒台,于是呈上密封的奏章进谏说:
1707242215
1707242216
我先前有幸能够做到九卿,但遵守法纪不严格,才又蒙您的恩典。我见自然灾害和怪异的自然现象一起发生。天地失去了常态,应验表现出来是因为国家。想最终也不说,但考虑到忠臣即使在山间田野,还不忘记自己的君主,还想尽拳拳忠心。何况我看重我的骨肉之亲,又加上您过去给予我的恩德还没有报答呢?我想竭尽我愚笨的诚意,又害怕超过了职分,然而想到二重恩情没有报答,忠臣之义,是想一下子抒发自己愚笨的心意,然后退耕农田,死而无憾。
1707242217
1707242218
我听说虞舜命令手下的九个大官,友好地相互谦让,相处极为和睦。众位贤人在朝廷和睦相处,那么万民在民间和睦相处。所以尧用箫吹奏《韶》乐九次,才招来凤凰;击钟鸣磬,百兽才相率来舞。四海之内,没有不和谐安宁的。等到到了周文王,受命建立周王朝,聚集众多贤才,去除不恭敬,崇尚举荐谦让的风气,以消除纷争。文王去世以后,周公思念他,作歌赞美文王的德行,其中《诗经》说:“文王有清静的教化,恭敬而且和睦,他的光辉闪现;众多贤士都来执行文王的品德。”正当这个时候,武王、周公接着统治天下,朝廷中大臣相处和谐,社会上万民欢悦,所以尽得欢心,来侍奉先祖。《诗经》说:“和蔼的宾客们来了,在宗庙上肃然助祭,这些助祭的人是诸侯王。这时,天子庄严肃穆。”说的是四方的诸侯和蔼地到来。诸侯之和在下,天应表现在上,所以《周颂》说:“幸福纷纷降临”,又说:“遗给我们大小麦种”。釐麰,就是麦子,这时候从天上降下来了。这就是因为和而导致和,获得上天的帮助了。
1707242219
1707242220
以后到了幽王、厉王时期,朝廷不和,转而互相非议埋怨,诗人痛心而担忧地说:“一个人存心不良,只知道理怨对方。”众多小人在职位上而想的是奸邪的事情,朋比为奸,背离君子的品行,所以《诗经》说:“吹吹捧捧而互相攻击,真是莫大的悲哀!凡是良谋善策都一一严加拒绝,凡是阴谋诡计,都一一付诸实践。”君子独立不屈,守住正气,不被众邪所压制,勉强为君主效力却反被憎恶毒害和诽谤排挤,所以《诗经》说:“我尽心职守,不敢炫耀自己的功劳。既无罪过也无错误,却猛烈地来诽谤我!”正在这时,日月相掩蚀而没有光辉,所以《诗经》说:“初一是辛卯日,这一天发生日食,它把丑恶现象暴露无遗。”又说:“不久前还发生过日食,今天又是日食了,当今的老百姓啊,悲哀痛苦日甚一日!”还说:“日食月食预示凶兆,它脱离运行的常轨;天下政治举措失当,是因为不用贤良!”天变表现在上,地变表现在下,泉水沸腾起来,山谷改变位置。《诗经》说:“江河如沸水奔腾,山巅瞬间崩溃,高岸下陷变为深谷,深谷崛起变为山陵。可怜现在的人啊,为什么无动于衷!”霜降不按节令,气候失调,《诗经》说:“夏历四月还寒霜正浓,引起我忧心忡忡;老百姓的流言蜚语,不胫而走甚嚣尘上!”说老百姓以是为非,祸患大了。这都是由于不和,贤人在下,不肖居上导致的结果。
1707242221
1707242222
从此以后,天下大乱,弑君夺位的灾祸一起发生,厉王逃到彘,幽王被杀。到了平王末年,鲁隐公开始即位,周朝的大夫祭伯抵触不和,逃到鲁国,然而《春秋》讳言,不说逃走,这样做是哀伤灾祸从此开始了。这以后尹氏世代官至卿位,专横跋扈,诸侯们背叛而不来朝见,周王室衰微了。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这二百四十二年之间,日食三十六次,地震五次,山陵崩塌二次,彗星出现三次,夜晚,常见的星星没有出现,但到夜中,星星陨落如雨一次,火灾十四次。长狄侵入齐鲁晋三国,五石从天上落下,六鶂退飞,麋增多,有蜮、蜚、鸜鹆来巢,都出现一次。白天昏暗不明。水气在树上结成冰。李树、梅树冬天结果实。七月霜降,草木不死。八月下霜杀菽。下大冰雹。下大雪,打大雷,不合时令地交替出现。水灾、旱灾、饥荒、蝝害、螽害、螟害纷纷发生。正当这时,祸乱就应时而生,弑杀君主三十六个,灭国五十二个,诸侯出逃,不能够保住江山的,不可胜数。周王室灾祸很多:晋军在贸戎打败了周王朝的军队;晋军攻打郊城;郑伯射伤桓王;戎人挟持周王朝的使臣;卫侯朔征召不来,齐国违背命令去帮助他;五大夫争权;三个国家的国君改立,不能合乎正理。于是,周王朝到了逐步衰微不能复兴的境地。
1707242223
[
上一页 ]
[ :1.70724217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