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7248091e+09
1707248091
1707248092 甲申日,命司空告祭高庙说:“当年高皇帝与群臣有约在先,若非刘氏,一律不得封王。但吕太后残害高祖的三个儿子,专封吕氏家人为王。仰仗大汉王朝的神灵,吕禄、吕产获罪伏诛。汉朝天命,几致失坠,将倾朝纲,转危为安。据此,吕太后庙主不宜继续留在高庙,与高皇帝同享祭祀。薄太后仁爱慈善,母德懿范,孝文皇帝圣明贤达,体国经野,平治天下,子孙后代永享福祉,直至今日。应为薄太后上尊号为高皇后,并与地神一道同享祭祀。将吕太后庙主迁往后妃墓地,四季祭祀。”
1707248093
1707248094 十一月甲子日是本月的最后一天,发生了日食。
1707248095
1707248096 这一年,开始建造皇帝宣政的明堂、观察天象的灵台、大学,以及划定北郊祭坛的界限。宣布符命占验之书于天下。免除济阳、南顿今年的徭役。参狼羌进犯武都郡,打败了武都郡的军队,陇西太守刘盱派军队去援救他,联合武都郡的部队一起讨伐叛乱的羌人,把他们都打败了。
1707248097
1707248098 二年春季正月辛未日,开始建立北郊祭坛。祭祀后土神。
1707248099
1707248100 东夷的倭奴国王派使者来进贡。
1707248101
1707248102 二月戊戌日,光武帝在南宫前殿去世,享年六十二岁。光武帝留下遗诏:“我一生平凡无德,没为天下百姓做什么事情。我死后下葬,一如当年孝文皇帝规制,务从俭约节省。各州郡刺史、二千石长官,都应恪守其职,既无需进京奔丧,也不必派员或通过驿站奉奏致哀。”
1707248103
1707248104 当初,高皇帝长年奔劳于行军作战,对战争早已厌烦,而且深知天下百姓疲于战事,资财耗尽,无不希望卸去重负,休养生息。自从陇、蜀之地平定后,若非关系国家安危的紧急大事,从不再谈论兵戈锋镝之事。皇太子曾向光武帝讨教征伐攻战之事,光武帝答道:“从前卫灵公向孔子讨教军事,孔子不予回答,与此相同,这是因为战争并不是你力所能及之事。”
1707248105
1707248106 光武帝每天日出便上朝听政,日落后才退朝罢事。还经常与朝廷公卿,郎官和将领们讨论研习经典礼仪,至半夜才上床歇息。皇太子见光武帝勤勉政务,从不懈怠,便趁机会进言劝谏道:“陛下您有夏禹商汤那样的贤明,但却缺乏黄老清静无为、修身养性之道。愿陛下您珍爱龙体,颐养精神,优游安闲,自得其乐。”光武帝答道:“我自乐于此,并不感觉困倦疲劳。”光武帝虽成就了汉朝中兴的大业,仍兢兢业业,谨慎小心,唯恐有所差池,所以为政三十余年,能明察政治得失,审慎设置官吏,总揽朝纲,统一调度,估量天下时势,揣度自身力量,凡所兴为,皆无过错。谢退功臣,进用文官,收藏弓矢,遣散战马,其弥兵治国,理民为政之道,虽与古代圣哲不尽相合,但也算是古人所称颂的止戈之武罢。
1707248107
1707248108 史家论曰:光武帝先父南顿君初任济阳县令时,于建平元年(公元前5年)十二月甲子日深夜在县衙中生下光武帝,当时有红光环耀室中。刘钦感到十分怪异,便让占卜先生王长占上一卦。王长占毕,斥退左右闲杂人等,对刘钦说:“此儿降生,红光映照,乃大吉之兆,不可妄言。”这一年,济阳县地界有嘉禾萌生,一株茎上,竟生九穗,便为光武帝起名叫‘秀’。第二年,有一叫夏贺良的方士上言哀帝,说汉朝气数已衰,应再受命于天。于是改年号叫“太初元将”。自称“陈圣刘太平皇帝”,想以此厌胜汉朝气数已衰这一不吉之兆。后来王莽篡汉,忌讳并憎恶刘氏,因为钱上文字有“金”,钱形有“刀”,便改称钱为货泉,或将“货泉”二字写为“白水真人”。后善于观天望气的苏伯阿为王莽出使南阳,遥遥望见舂陵乡上空的云气,感叹道:“此气上升,郁郁葱葱,甚佳!”到光武帝起兵反莽,率军回到舂陵,又有人望见光武帝居舍南方的上空,火光赫然冲天,不久又消失不见。当初道士西门君惠、李守等也曾说刘秀当为天子。唯道统治天下的必受命于天,果然有这种祥瑞的征兆吗?不然为什么光武帝又能登基御极,乘龙行天呢!
1707248109
1707248110 史家赞曰:汉朝中衰,王莽篡位。九州纷乱,日月星三光昏暗。人们厌恶邪恶欺诈,神明思念圣德回来。光武帝大受天命,佳气神光已经彰明。他有先见之明,深通经天讳地之术。王寻、王邑率领百万之众,如虎如貔气势汹汹。兵车声震原野,刀枪锋刃扫云。光武帝振起英勇威武,新都侯王莽终于灭亡。公孙述称帝于庸、蜀,卢芳占据代郡,刘永、王郎作乱于梁赵。河南、河北、河东尚未归附,长安先后遭更始、刘盆子的扰乱。光武帝指挥神兵,代表上天对这些叛乱依次实行讨伐。他们的金城汤池都无所用,终于打败他们统一了天下。符瑞图谶已给了启示,群臣相助劝即帝位。多么英明的神机妙算,多么威武的指挥决断。啊!天命集中于他一身,得以维系兴隆我汉家天下。
1707248111
1707248112
1707248113
1707248114
1707248115 二十四史(文白对照精华版) [:1707222555]
1707248116 二十四史(文白对照精华版) 后汉书卷四孝和孝殇帝纪第四
1707248117
1707248118 二十四史(文白对照精华版) [:1707222556]
1707248119 殇帝纪
1707248120
1707248121 孝殇皇帝讳隆,和帝少子也。元兴元年十二月辛未夜,即皇帝位,时诞育百余日。尊皇后曰皇太后,太后临朝。
1707248122
1707248123 北匈奴遣使称臣,诣敦煌奉献。
1707248124
1707248125 延平元年春正月辛卯,太尉张禹为太傅。司徒徐防为太尉,参录尚书事,百官总己以听。封皇兄胜为平原王。癸卯,当禄勋梁鲔为司徒。
1707248126
1707248127 三月甲申,葬孝和皇帝于慎陵,尊庙曰穆宗。
1707248128
1707248129 丙戌,清河王庆、济北王寿、河间王开、常山王章始就国。
1707248130
1707248131 夏四月庚申,诏罢祀官不在祀典者。
1707248132
1707248133 鲜卑寇渔阳,渔阳太守张显追击,战没。丙寅,以虎贲中郎将邓骘为车骑将军。
1707248134
1707248135 司空陈宠薨。
1707248136
1707248137 五月辛卯,皇太后诏曰:“皇帝幼冲,承统鸿业,朕且权佐助听政,兢兢寅畏,不知所济。深惟至治之本,道化在前,刑罚在后。将稽中和,广施庆惠,与吏民更始。其大赦天下。自建武以来诸犯禁锢,诏书虽解,有司持重,多不奉行,其皆复为平民。”
1707248138
1707248139 壬辰,河东垣山崩。
1707248140
[ 上一页 ]  [ :1.70724809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