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248777
辛卯,大将军耿宝、中常侍樊丰、侍中谢恽、周广、乳母野王君王圣,坐相阿党,丰、恽、广下狱死,宝自杀,圣徙雁门。
1707248778
1707248779
己酉,葬孝安皇帝于恭陵。庙曰恭宗。
1707248780
1707248781
六月乙巳,大赦天下。诏先帝巡狩所幸,皆半入今年田租。
1707248782
1707248783
秋七月,西域长史班勇击车师后王,斩之。
1707248784
1707248785
丙午,东海王肃薨。
1707248786
1707248787
冬十月丙午,越巂山崩。
1707248788
1707248789
辛亥,少帝薨。
1707248790
1707248791
是冬,京师大疫。
1707248792
1707248793
论曰:孝安虽称尊享御,而权归邓氏,至乃损彻膳服,克念政道。然令自房帷,威不逮远,始失根统,归成陵敝。遂复计金授官,移民逃寇,推咎台衡,以答天眚。既云哲妇,亦“惟家之索”矣。
1707248794
1707248795
赞曰:安德不升,秕我王度。降夺储嫡,开萌邪蠹。冯石承欢,杨公逢怒。彼日而微,遂祲天路。
1707248796
1707248797
译文:
1707248798
1707248799
恭宗孝安帝叫刘祜,是肃宗刘炟的孙子。父亲是清河孝王刘庆,母亲是左姬。安帝在住所时,多次有神光照室,又有赤蛇盘在他的床间。年方十岁,就好学《史书》,和帝很喜欢他,多次在宫里召见他。
1707248800
1707248801
延平元年,刘庆初次到自己的封国去,邓太后特地下诏命安帝留在清河邸。
1707248802
1707248803
八月,殇帝去世,邓太后与其兄车骑将军邓骘在宫中决定了承继大策。当夜,邓太后使邓骘持节,以王所乘青盖车迎安帝入宫,沐浴清洁以俟继位大典。皇太后御临崇德殿,百官都身着吉服上朝,拜安帝为长安侯。皇太后下诏书说:“先帝圣德淑茂,但过早地抛弃天下而去世。我奉皇帝如日夜瞻仰日月,冀望其成就。岂料皇帝猝然而逝,使我悲痛断心肠。平原王素有痼疾,我念宗庙之重,思虑继嗣大统,以为长安侯刘祜质性忠孝,小心敬慎,能通晓《诗经》《论语》,笃学乐古,仁惠而爱惜下人。年十三岁,有成人的志向。有德行而最适宜继承大统者,莫过于刘祜。《礼记》说:“昆弟之子犹己子”;《春秋》之义,为人后者为之子,不以父命辞王父命。其以刘祜为孝和皇帝后嗣,奉承祖宗,案礼仪奏。”又作策命:延平元年秋八月癸丑,皇太后说:“长安侯刘祜:孝和皇帝巍巍美德光耀四海;大行皇帝不永天年。我以你是孝章皇帝嫡皇孙,谦恭慈顺,虽年幼但很勤勉,适宜奉承郊庙,继承大业。今以你为孝和皇帝后嗣,为汉国皇帝,允执其中。‘一人有庆,万民赖之’请皇帝勉力为之!”读完策命,太尉奉上皇帝玺绶,刘祜即皇帝位,时年十三。邓太后仍然临朝听政。
1707248804
1707248805
九月庚子,安帝拜谒高祖庙。辛丑,拜谒光武帝庙。
1707248806
1707248807
有六州发生水灾。己未,派遣谒者分几路调查灾情,赈济粮衣乏绝的人。
1707248808
1707248809
丙寅,葬孝殇皇帝于康陵。
1707248810
1707248811
乙亥,陈留有陨石落下。
1707248812
1707248813
西域诸国反叛,进攻都护任尚,派副校尉梁懂救援任尚,击败了反叛诸国。
1707248814
1707248815
冬十月,有四州发生了水灾、雹灾。安帝下诏书,因冬麦收成极差,下令赈赐贫苦之人。
1707248816
1707248817
十二月甲子,清河王逝世,使司空持节吊祭,车骑将军邓骘主持丧事。
1707248818
1707248819
乙酉,罢止鱼龙曼延百戏。
1707248820
1707248821
永初元年春正月癸酉朔,大赦天下。
1707248822
1707248823
蜀郡境外羌人降附汉廷。
1707248824
1707248825
戊寅,分犍为郡南部为属国都尉。
1707248826
[
上一页 ]
[ :1.70724877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