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7256396e+09
1707256396 建兴六年冬天,诸葛亮又出兵散关,围攻陈仓,魏将曹真迎击他,诸葛亮因粮食吃尽退兵而还。魏国将领王双率领骑兵追击诸葛亮,诸葛亮与他交战,打败了魏军,杀了王双。建兴七年,诸葛亮派陈式攻打武都、阴平二都。魏国的雍州刺史郭淮率军想要反击陈式,诸葛亮亲自赶到建威,郭淮退回到雍州,于是平定了武都、阴平二郡。后主给诸葛亮下达诏书说:“街亭那次战役,错误是由马谡造成的,而您引咎自责,深深地贬低并压抑自己,我也不好违背您的心意,就听从了您的意见,让您降至目前的职位。前年您辉耀武力,折杀了王双;今天又再次征讨,郭淮被迫逃走,您又纳降并安抚了氐、羌等族,收复并振兴了武都、阴平二郡,威风震慑了奸凶暴虐之徒,功勋非常显赫。现在国家尚不安宁,首恶还没有除掉,您身负重任,主持国家的重大事情,但却长期地受到贬抑,这就不能够发扬光大先帝的大功业了。现在恢复您丞相的职位,您不要再推辞了。”
1707256397
1707256398 建兴九年,诸葛亮再次出兵祁山,用木牛运输军需物资,由于粮食吃尽退兵而还,这次与魏将张郃交战,射死了张郃。建兴十二年春天,诸葛亮率领全军从斜谷道出兵,用流马运输军需物资,占据了武功县的五丈原,和魏将司马懿在渭水之南对垒。诸葛亮常常担心军粮供应不上,使自己统一全国的抱负不能实现,因此分派出一部分士兵在驻地屯荒种地,要建立一个长期驻军的基地。开荒种地的士兵混杂居住在渭水边上的居民之间,百姓安居乐业,不受骚扰,屯田的军队也不求私利。和司马懿的军队相持了一百多天。这年八月,诸葛亮得了病,死于军中,时年五十四岁。等到蜀军退走,司马懿一一巡视蜀军的营垒、住所。说道:“诸葛亮真是天下的奇才啊!”
1707256399
1707256400 诸葛亮临终时嘱咐要把他葬在汉中的定军山下,依山造坟,墓穴刚好能容纳棺材就行了,入殓时穿上平时所穿的衣服,不需要殉葬品。后主下诏书说:“上天赋予您文武兼备的才能,明智聪敏,忠厚诚实,接受了先帝托孤的遗命辅佐我,使近于绝灭的国家继续存在,使已经衰微的皇室兴盛起来,心中一直存有平定大乱的志向;于是整顿军队,连年出兵征讨。您的英明威武非常显赫,震慑了八方荒远之处,将为蜀汉建立特殊的功勋,这功勋可以与伊尹、周公媲美。怎么上天这样不慈悲,事情接近成功这时,你竟染上了疾病而丧失了生命!我因此而悲伤,心脏和肝胆像要破碎了一样。我将推崇您的美德,评定您的功勋,按您生前的行迹为您加封谥号,使您的名字和功勋永远流传显扬,铭刻记载于史册,永远不可磨灭。现在派遣使持节左中郎将杜琼,追赠您丞相武乡侯的印绶,加封您的谥号为忠武侯。您的灵魂如果有知的话,也会为得到这样恩宠的荣耀而高兴的。唉,真伤心啊!唉,真伤心啊!”
1707256401
1707256402 当初,诸葛亮向后主上奏章说:“我在成都的家中有桑树八百棵,薄田十五顷,我后代的吃穿,这些可略有宽裕。至于我随军在外,没有别的开支,随身的吃穿,都依靠官府供给,不再经营别的产业,来增加一点点家财。如果到了我死的时候,不要使我家中有多余的物品和多余的钱财,以致辜负陛下的恩宠。”等到他死后,正像他所说的那样。
1707256403
1707256404 诸葛亮生性机敏,改进能够连续发箭的连弩和制作木牛流马,都是出于他的主意;推广演绎用兵作战的策略和方法,设计八阵图,都得到其中的要领。诸葛亮的议论、教令、书信和奏章很多都值得一看,这些都编集成书。
1707256405
1707256406 后主景耀六年春天,下诏令为诸葛亮在沔阳建立祠庙。秋天,魏国镇西将军钟会征伐蜀国,打到汉川时,祭祀了诸葛亮的祠庙,命令士兵不得在诸葛亮坟墓的附近放牧牲畜和砍柴。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官做到长水校尉。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继承了父亲的爵位。
1707256407
1707256408 《诸葛氏集》目录:
1707256409
1707256410 开府作牧第一
1707256411
1707256412 权制第二
1707256413
1707256414 南征第三
1707256415
1707256416 北出第四
1707256417
1707256418 计算第五
1707256419
1707256420 训厉第六
1707256421
1707256422 综核上第七
1707256423
1707256424 综核下第八
1707256425
1707256426 杂言上第九
1707256427
1707256428 杂言下第十
1707256429
1707256430 贵和第十一
1707256431
1707256432 兵要第十二
1707256433
1707256434 传运第十三
1707256435
1707256436 与孙权书第十四
1707256437
1707256438 与诸葛瑾书第十五
1707256439
1707256440 与孟达书第十六
1707256441
1707256442 废李平第十七
1707256443
1707256444 法检上第十八
1707256445
[ 上一页 ]  [ :1.70725639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