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264670
九月癸未,皇上车驾进入长安。
1707264671
1707264672
冬十月癸亥,下诏令说:“优待品德高尚的人和尊崇老年人的做法,记载在前代的文献典籍中,尊奉德高望重的老人,认真地向他们求教,这一正确的做法应当在学校里弘扬。鬻熊做周文王的老师,所用的并不是他的筋骨气力,方叔虽然老了,却仍能订出宏伟计谋。朕长久地考察古事,以期达到最完美的政治。因此,对眉发皆黄的老人,更要收录叙用,务必给予优厚的待遇,不能欠缺了药物饮食,使他们差不多等于不劳而治,盼能对他们有所补益。今年前来京师汇集的老人,可在京师附近的郡里安置,年龄在七十岁以上,身患重病,不能任职的,就赐给布帛,送回本郡,那些官位达到七品以上的,由官府酌量供给粮食,以保证他们的终身生活。”
1707264673
1707264674
十一月丙子,皇上车驾莅临东都。
1707264675
1707264676
六年春正月癸亥初一,早晨,有数十名强盗,都戴着白色生绢帽子,穿着白色熟绢衣服,点着香拿着花,自称是弥勒佛,从建国门入城。守城门的人都向他们叩头致意。不久,他们抢夺卫士的兵器,准备作乱。齐王杨暕遇到了,就杀了他们。于是京都进行大搜捕,与此事牵连而判罪的有一千多家。丁丑,在端门街表演摔跤杂技,天下奇特怪异的技艺全部汇集,演了整整一个月才结束。皇上曾多次穿着便服前去观看。己丑,倭国派使臣前来贡献土产。
1707264677
1707264678
二月乙巳,虎贲郎将陈棱、朝请大夫张镇州率兵攻打流求,攻克了它。凯旋时在太庙献俘虏一万七千人,皇上把他们分赐给百官为奴。乙卯,下诏书说:“天子的计谋、方略刚刚开始创立,帝王的事业十分艰难,全仗辅佐大臣同心同德,所以能挽救那衰败的命运,承受帝位,然后酬报功劳,大加赏赐,创建帝国,承继家业,对山河立誓,要使国家政权永不衰败。近代丧乱频仍,四海未能统一,受封的王侯,颇多虚假,名实不符,经历了很长的时间,也未能处治变革。先皇立国之初,百事刚刚起步,仍然依循旧制,无暇改立新制。现在天下太平,时运亨通,文字、车轨相同,应当遵循前代的典章制度,使先王的教令永远流传。从今以后,只有有功勋的人才能赐给封爵,仍旧让其子孙承袭。”丙辰,改封安德王杨雄为观王,河间王的儿子杨庆为郇王。庚申,征调魏、齐、周、陈等地善歌舞的艺人,全部分配到太常寺。三月癸亥,皇上驾莅江都宫。甲子,任命鸿胪卿史祥为左骁卫大将军。
1707264679
1707264680
夏四月丁未,宴请江淮以南负责乡里事务的有名望的老人,并颁发给不同的赏赐。
1707264681
1707264682
六月辛卯,室韦、赤土一起派使臣来贡献土产。壬辰,雁门贼帅尉文通聚众三千人,在莫壁谷据守。派鹰扬府杨伯泉率部击败了贼寇。甲寅,下诏规定江都太守的品第俸禄与京尹相同。
1707264683
1707264684
冬十月壬申,刑部尚书梁毗去世。壬子,民部尚书、银青光禄大夫长孙炽去世。
1707264685
1707264686
十二月己未,左光禄大夫、吏部尚书牛弘去世。辛酉,朱崖人王万昌起兵作乱,派陇西太守韩洪讨伐平定了它。
1707264687
1707264688
七年春正月壬寅,左武卫大将军、光禄大夫、真定侯郭衍去世。
1707264689
1707264690
二月己未,皇上登钓台,驾莅扬子津,大宴百官,颁赏各有等第。庚申,百济派使臣前来朝贡。乙亥,皇上从江都乘龙舟驶入通济渠,最后驾莅涿郡。壬午,下诏书说:“军事工作有七件大事,首要的是安民。政治有六件基础的东西,要靠教化道义来振兴。高丽国的高元,缺失了属国应有的礼节,朕想前往辽东问罪,弘扬我克敌制胜的谋略。虽然怀有讨伐敌国的念头,但仍旧从事视察四方的工作。现在到涿郡去,巡视安抚民心习俗。黄河北部各郡及崤山东西部地区的年满九十的人,授给名誉太守官衔;八十岁的人,授给名誉县令官衔。”
1707264691
1707264692
三月丁亥,右光禄大夫、左屯卫大将军姚辩去世。
1707264693
1707264694
夏四月庚午,皇上到涿郡的临朔宫。
1707264695
1707264696
五月戊子,任命武威太守樊子盖为民部尚书。
1707264697
1707264698
秋天,发生大水灾,崤山以东、黄河以南地区淹没了三十多郡,幸存的百姓交互卖为奴婢。
1707264699
1707264700
冬十月乙卯,底柱山崩塌,积土成堰,迫使黄河水倒流数十里。戊午,任命东平太守吐万绪为左屯卫大将军。
1707264701
1707264702
十二月己未,西面突厥处罗多利可汗前来朝见天子。皇上大为高兴,以特殊礼仪接待。此时辽东战士及运送物资的人堵塞在路上,昼夜不断,苦于兵役徭役的人开始成群为盗。甲子,责令都尉、鹰扬府与郡县配合追捕,一旦抓获,随即斩决。
1707264703
1707264704
1707264705
1707264706
1707264708
二十四史(文白对照精华版) 隋书卷四帝纪第四
1707264709
1707264711
炀帝下
1707264712
1707264713
八年春正月辛巳,大军集于涿郡。以兵部尚书段文振为左候卫大将军。壬午,下诏曰:
1707264714
1707264715
天地大德,降繁霜于秋令,圣哲至仁,著甲兵于刑典。故知造化之有肃杀,义在无私,帝王之用干戈,盖非获已。版泉、丹浦,莫匪龚行,取乱覆昏,咸由顺动。况乎甘野誓师,夏开承大禹之业,商郊问罪,周发成文王之志。永监前载,属当朕躬。
1707264716
1707264717
粤我有隋,诞膺灵命,兼三才而建极,一六合而为家。提封所渐,细柳、盘桃之外,声教爰暨,紫舌、黄枝之域。远至迩安,罔不和会,功成治定,于是乎在。而高丽小丑,迷昏不恭,崇聚勃、碣之间,荐食辽、獩之境。虽复汉、魏诛戮,巢窟暂倾,乱离多阻,种落还集。萃川薮于往代,播实繁以迄今,眷彼华壤,翦为夷类。历年永久,恶稔既盈,天道祸淫,亡征已兆。乱常败德,非可胜图,掩慝怀奸,唯日不足。移告之严,未尝面受,朝觐之礼,莫肯躬亲。诱纳亡叛,不知纪极,充斥边垂,亟劳烽候,关柝以之不静,生人为之废业。在昔薄伐,已漏天网,既缓前擒之戮,未即后服之诛,曾不怀恩,翻为长恶,乃兼契丹之党,虔刘海戍,习靺鞨之服,侵轶辽西。又青丘之表,咸修职贡,碧海之滨,同禀正朔,遂复夺攘琛赆,遏绝往来,虐及弗辜,诚而遇祸。輶轩奉使,爰暨海东,旌节所次,途经藩境,而拥塞道路,拒绝王人,无事君之心,岂为臣之礼!此而可忍,孰不可容!且法令苛酷,赋敛烦重,强臣豪族,咸执国钧,朋党比周,以之成俗,贿货如市,冤枉莫申。重以仍岁灾凶,比屋饥馑,兵戈不息,徭役无期,力竭转输,身填沟壑。百姓愁苦,爰谁适从?境内哀惶,不胜其弊。回首面内,各怀性命之图,黄发稚齿,咸兴酷毒之叹。省俗观风,爰届幽朔,吊人问罪,无俟再驾。于是亲总六师,用申九伐,拯厥阽危,协从天意,殄兹逋秽,克嗣先谟。
1707264718
1707264719
今宜授律启行,分麾届路,掩勃澥而雷震,历夫余以电扫。比戈按甲,誓旅而后行,三令五申,必胜而后战。左第一军可镂方道,第二军可长岑道,第三军可海冥道,第四军可盖马道,第五军可建安道,第六军可南苏道,第七军可辽东道,第八军可玄菟道,第九军可扶余道,第十军可朝鲜道,第十一军可沃沮道,第十二军可乐浪道。右第一军可粘蝉道,第二军可含资道,第三军可浑弥道,第四军可临屯道,第五军可候城道,第六军可提奚道,第七军可踏顿道,第八军可肃慎道,第九军可碣石道,第十军可东暆道,第十一军可带方道,第十二军可襄平道。凡此众军,先奉庙略,骆驿引途,总集平壤。莫非如豺如貔之勇,百战百胜之雄,顾眄则山岳倾颓,叱吒则风云腾郁,心德攸同,爪牙斯在。朕躬驭元戎,为其节度,涉辽而东,循海之右,解倒悬于遐裔,问疾苦于遗黎。其外轻赍游阙,随机赴响,卷甲衔枚,出其不意。又沧海道军舟舻千里,高帆电逝,臣舰云飞,横断浿江,迳造平壤,岛屿之望斯绝,坎井之路已穷。其余被发左衽之人,控弦待发,微、卢、彭、濮之旅,不谋同辞。杖顺临逆,人百其勇,以此众战,势等摧枯。
[
上一页 ]
[ :1.7072646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