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7267171e+09
1707267171 二月己亥,幸温汤。甲辰,李靖又破突厥于阴山,颉利可汗轻骑远遁。丙午,至自温汤。甲寅,大赦,赐酺五日。民部尚书戴胄以本官检校吏部尚书,参预朝政。太常卿萧瑀为御史大夫,与宰臣参议朝政。御史大夫、西河郡公温彦博为中书令。
1707267172
1707267173 三月庚辰,大同道行军副总管张宝相生擒颉利可汗,献于京师。甲申,尚书右仆射、蔡国公杜如晦薨。甲午,以俘颉利告于太庙。
1707267174
1707267175 夏四月丁酉,御顺天门,军吏执颉利以献捷。自是西北诸蕃咸请上尊号为“天可汗”,于是降玺书册命其君长,则兼称之。
1707267176
1707267177 秋七月甲子朔,日有蚀之。上谓房玄龄、萧瑀曰:“隋文何等主?”对曰:“克己复礼,勤劳思政,每一坐朝,或至日昃。五品已上,引之论事。宿卫之人,传餐而食。虽非性体仁明,亦励精之主也。”上曰:“公得其一,未知其二。此人性至察而心不明。夫心暗则照有不通,至察则多疑于物。自以欺孤寡得之,谓群下不可信任,事皆自决,虽劳神苦形,未能尽合于理。朝臣既知上意,亦复不敢直言,宰相已下,承受而已。朕意不然。以天下之广,岂可独断一人之虑?朕方选天下之才,为天下之务,委任责成,各尽其用,庶几于理也。”因令有司:“诏敕不便于时,即宜执奏,不得顺旨施行。”
1707267178
1707267179 八月丙午,诏三品已上服紫,五品已上服绯,六品七品以禄,八品九品以青;妇人从夫色。甲寅,兵部尚书、代国公李靖为尚书右仆射。
1707267180
1707267181 九月庚午,令收瘗长城之南骸骨,仍令致祭。壬午,令自古明王圣帝、贤臣烈士坟墓无得刍牧,春秋致祭。
1707267182
1707267183 冬十月壬辰,幸陇州,曲赦陇、岐二州,给复一年。辛丑,校猎于贵泉谷。甲辰,校猎于鱼龙川,自射鹿,献于大安宫。
1707267184
1707267185 十一月甲子,至自陇州,戊寅,制决罪人不得鞭背,以明堂孔穴针灸之所。兵部尚书侯君集参议朝政。
1707267186
1707267187 十二月辛亥,开府仪同三司、淮安王神通薨。甲寅,高昌王麹文泰来朝。
1707267188
1707267189 是岁,断死刑二十九人,几致刑措。东至于海,南至于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焉。
1707267190
1707267191 五年春正月癸酉,大蒐于昆明池,蕃夷君长咸从。丙子,亲献禽于大安宫。己卯,幸左藏库,赐三品已上帛,任其轻重。癸未,朝集使请封禅。
1707267192
1707267193 二月己酉,封皇弟元裕为郐王,元名为谯王,灵夔为魏王,元祥为许王,元晓为密王。庚戌,封皇子愔为梁王,贞为汉王,恽为郯王,治为晋王,慎为申王,嚣为江王,简为代王。
1707267194
1707267195 夏四月壬辰,代王简薨。以金帛购中国人因隋乱没突厥者男女八万人,尽还其家属。
1707267196
1707267197 六月甲寅,太子少师、新昌县公李纲薨。
1707267198
1707267199 秋八月甲辰,遣使毁高丽所立京观,收隋人骸骨,祭而葬之。戊申,初令天下决死刑必三覆奏,在京诸司五覆奏,其日尚食进蔬食,内教坊及太常不举乐。
1707267200
1707267201 九月乙丑,赐群官大射于武德殿。
1707267202
1707267203 冬十月,右卫大将军、顺州都督、北平郡王阿史那什钵苾卒。
1707267204
1707267205 十二月壬寅,幸温汤。癸卯,猎于骊山。丙午,赐新丰高年帛有差。戊申,至自温汤。
1707267206
1707267207 六年春正月乙卯朔,日有蚀之。
1707267208
1707267209 二月丙戌,置三师官员。戊子,初置律学。
1707267210
1707267211 三月戊辰,幸九成宫。
1707267212
1707267213 六月己亥,酆王元亨薨。辛亥,江王嚣薨。
1707267214
1707267215 冬十月乙卯,至自九成宫。
1707267216
1707267217 十二月辛未,亲录囚徒,归死罪者二百九十人于家,令明年秋末就刑。其后应期毕至,诏悉原之。
1707267218
1707267219 是岁,党项羌前后内属者三十万口。
1707267220
[ 上一页 ]  [ :1.70726717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