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267433
十九年春二月庚戌,上亲统六军发洛阳。乙卯,诏皇太子留定州监国;开府仪同三司、申国公高士廉摄太子太傅,与侍中刘洎、中书令马周、太子少詹事张行成、太子右庶子高季辅五人同掌机务;以吏部尚书、安德郡公杨师道为中书令。赠殷比干为太师,谥曰忠烈,命所司封墓,葺祠堂,春秋祠以少牢,上自为文以祭之。
1707267434
1707267435
三月壬辰,上发定州,以司徒、太子太师兼检校侍中、赵国公长孙无忌,中书令岑文本、杨师道从。
1707267436
1707267437
夏四月癸卯,誓师于幽州城南,因大飨六军以遣之。丁未,中书令岑文本卒于师。癸亥,辽东道行军大总管、英国公李勣攻盖牟城,破之。
1707267438
1707267439
五月丁丑,车驾渡辽。甲申,上亲率铁骑与李勣会围辽东城,因烈风发火弩,斯须城上屋及楼皆尽,麾战士令登,乃拔之。
1707267440
1707267441
六月丙辰,师至安市城。丁巳,高丽别将高延寿、高惠真帅兵十五万来援安市,以拒王师。李勣率兵奋击,上自高峰引军临之,高丽大溃,杀获不可胜纪。延寿等以其众降,因名所幸山为驻跸山,刻石纪功焉。赐天下大酺二日。
1707267442
1707267443
秋七月,李勣进军攻安市城,至九月不克,乃班师。
1707267444
1707267445
冬十月丙辰,入临渝关,皇太子自定州迎谒。戊午,次汉武台,刻石以纪功德。
1707267446
1707267447
十一月辛未,幸幽州。癸酉,大飨,还师。
1707267448
1707267449
十二月戊申,幸并州。侍中、清苑男刘洎以罪赐死。
1707267450
1707267451
是岁,薛延陀真珠毘伽可汗死。
1707267452
1707267453
二十年春正月,上在并州。丁丑,遣大理卿孙伏伽、黄门侍郎褚遂良等二十二人,以六条巡察四方,黜陟官吏。庚辰,曲赦并州,宴从官及起义元从,赐粟帛、给复有差。
1707267454
1707267455
三月己巳,车驾至京师。己丑,刑部尚书、郧国公张亮谋反,诛。
1707267456
1707267457
闰月癸巳朔,日有蚀之。
1707267458
1707267459
夏四月甲子,太子太师、赵国公长孙无忌,太子太傅、梁国公房玄龄,太子太保、宋国公萧瑀各辞调护之职,诏许之。
1707267460
1707267461
六月,遣兵部尚书、固安公崔敦礼,特进、英国公李勣击破薛延陀于郁督军山北,前后斩首五千余级,虏男女三万余人。
1707267462
1707267463
秋八月甲子,封皇孙忠为陈王。己巳,幸灵州。庚午,次泾阳顿。铁勒回纥、拔野古、同罗、仆骨、多滥葛、思结、阿跌、契苾、跌结、浑、斛薛等十一姓各遣使朝贡,奏称:“延陀可汗不事大国,部落乌散,不知所之。奴等各有分地,不能逐延陀去,归命天子,乞置汉官。”诏遣会灵州。
1707267464
1707267465
九月甲辰,铁勒诸部落俟斤、颉利发等遣使相继而至灵州者数千人,来贡方物,因请置吏,咸请至尊为可汗。于是北荒悉平,为五言诗勒石以序其事。辛亥,灵州地震有声。
1707267466
1707267467
冬十月,前太子太保、宋国公萧瑀贬商州刺史。丙戌,至自灵州。
1707267468
1707267469
二十一年春正月壬辰,开府仪同三司、申国公高士廉薨。丁酉,诏以来年二月有事泰山。甲寅,赐京师酺三日。
1707267470
1707267471
二月壬申,诏以左丘明、卜子夏、公羊高、穀梁赤、伏胜、高堂生、戴圣、毛苌、孔安国、刘向、郑众、杜子春、马融、卢植、郑康成、服子慎、何休、王肃、王辅嗣、杜元凯、范甯等二十一人,代用其书,垂于国胄,自今有事于太学,并命配享宣尼庙堂。丁丑,皇太子于国学释菜。
1707267472
1707267473
夏四月乙丑,营太和宫于终南之上,改为翠微宫。
1707267474
1707267475
五月戊子,幸翠微宫。
1707267476
1707267477
六月癸亥,司徒、赵国公无忌加授扬州都督。
1707267478
1707267479
秋七月庚子,建玉华宫于宜君县之凤凰谷。庚戌,至自翠微宫。
1707267480
1707267481
八月壬戌,诏以河北大水,停封禅。辛未,骨利干国遣使贡名马。丁酉,封皇子明为曹王。
1707267482
[
上一页 ]
[ :1.70726743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