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7268511e+09
1707268511
1707268512
1707268513
1707268514
1707268515 二十四史(文白对照精华版) [:1707222944]
1707268516 二十四史(文白对照精华版) 旧唐书卷一百六十列传卷第一百一十
1707268517
1707268518 二十四史(文白对照精华版) [:1707222945]
1707268519 柳宗元
1707268520
1707268521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后魏侍中济阴公之系孙。曾伯祖奭,高宗朝宰相。父镇,太常博士,终侍御史。宗元少聪警绝众,尤精西汉《诗》《骚》。下笔构思,与古为侔。精裁密致,璨若珠贝。当时流辈咸推之。登进士第,应举宏辞,授校书郎、蓝田尉。贞元十九年,为监察御史。
1707268522
1707268523 顺宗即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尤奇待宗元。与监察吕温密引禁中,与之图事。转尚书礼部员外郎。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宋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既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堙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1707268524
1707268525 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时朗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于禹锡为执友,胡忍见其若是?”即草章奏,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州。会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1707268526
1707268527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已没者,仍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数千里皆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著述之盛,名动于时,时号柳州云。有文集四十卷。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子周六、周七,才三四岁。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1707268528
1707268529 译文:
1707268530
1707268531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后魏侍中济阴公的远世子孙。曾伯祖父柳奭,是高宗朝的宰相。父亲柳镇,曾任太常博士,最后官做到侍御史。宗元从小就聪慧敏捷,超越常人,特别精于撰写西汉体古文、诗歌、骚体赋,下笔构思,能与古人并驾齐驱,经过精心剪裁细密安排,看上去就像宝珠珍贝那样灿烂,当时的同辈无不推重他。宗元参加进士科考试中第,又应博学宏辞举中第,先后任校书郎、蓝田县尉。贞元十九年,任监察御史。
1707268532
1707268533 顺宗即位,王叔文、韦执谊掌权,对宗元特别另眼相看。将他和监察御史吕温秘密引入宫中,与他们商议国事。接着宗元升任尚书省礼部员外郎。叔文还要重用他,正好在职不久叔文就失败,宗元与同辈七人都被贬逐。宗元贬为邵州刺史,在赴任途中,又贬为永州司马。宗元既遭放逐,经历南方多瘴气之地,道路崎岖艰险,胸中蓄积了《离骚》作者的那种郁愤哀伤,无论写情叙事,一动笔皆成文章。他写成骚体文十余篇,人们读了无不为之伤感。
1707268534
1707268535 元和十年,宗元按常例移任柳州刺史。当时郎州司马刘禹锡移任播州刺史,诏书下达后,宗元对自己亲近的人说:“禹锡的母亲年纪已经很大,现在禹锡要到南蛮居住区去当刺史,那里地处西南边疆,往返有万里之遥,怎么能带着母亲一起走?如果母子各在一地,那就等于永别。我同禹锡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怎么忍心看到他这样!”于是立即写奏章,请求把柳州刺史的职务授给禹锡,自己到播州去当刺史。正好裴度也向天子报告禹锡母亲年老的事,禹锡终于改任连州刺史。
1707268536
1707268537 柳州的地方风俗,借钱用子女作抵押,过期不还就没入钱主作奴婢,宗元到任后革除这种风俗。那种已没为奴婢的人,宗元也拿出私钱将他们赎回,送还给他们的父母。长江、五岭之间想考进士科的人,都不以数千里为远来柳州随宗元学习,凡出自他门下的,一定成为名士。宗元著述之多,声名震动当世,人们称他为“柳州”。有文集四十卷传世。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逝世,当时四十七岁。儿子周六、周七,这时才三四岁。观察使裴行立为宗元治理丧事并护送灵柩和他的妻儿回京师,当时人称赞行立讲道义。
1707268538
1707268539
1707268540
1707268541
1707268542 二十四史(文白对照精华版) [:1707222946]
1707268543 二十四史(文白对照精华版) 新唐书
1707268544
1707268545 史记
1707268546
1707268547 汉书
1707268548
1707268549 后汉书
1707268550
1707268551 三国志
1707268552
1707268553 晋书
1707268554
1707268555 宋书
1707268556
1707268557 南齐书
1707268558
1707268559 梁书
1707268560
[ 上一页 ]  [ :1.70726851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