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7313668e+09
1707313668 希腊黑暗时代珍视的思想观念在诗歌中得到了表达。有些诗作一直流传后世。早期最伟大的诗人荷马生活的时代约为公元前9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当时的希腊大陆上,地方小氏族首领互为割据。荷马向更遥远的古代选取主题。那时,迈锡尼王雄视天下。从口头讲述的传统中,诗人对这些悠远年代有了认识。在迈锡尼时代,武士喜欢听游吟诗人诵读战争历险传奇故事。多利安人的入侵没能摧毁艺术。希腊人认为自己是迈锡尼英雄的后裔,游吟传统一直没有间断。
1707313669
1707313670 渐渐地,新材料进入歌曲中,与古老的宗谱、地理、战争和骁勇功绩交会融合。跟其他讲故事的人一样,古希腊游吟诗人没有把自己写的诗句一字不落地记下来。他们记下的是那些深刻隽永的固定短语,能填入诗句中,或拿来作为故事下一章节的标题。
1707313671
1707313672 从这些材料中,诗人荷马创作了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学杰作——《伊利亚特》。随后不久,《奥德赛》写成。关于这本书的作者,众说纷纭。自古流传这两部著作同为荷马所作,但一些现代学者认为另有其人。《伊利亚特》讲述了围攻特洛伊的故事。《奥德赛》讲的是一位参与围攻特洛伊的英雄在战争结束后,回到希腊西部家乡伊萨卡岛,途中所历奇闻逸事。
1707313673
1707313674 实际上,关于围攻特洛伊的整个故事,《伊利亚特》只讲述了很小一部分。后世诗人试图填补荷马著作,讲述阿伽门农如何集结部下,攻打特洛伊。战争起因是,特洛伊王子帕里斯与阿伽门农兄弟之妻海伦私奔。传说特洛伊之战打了整整十年,最后靠计谋攻取。
1707313675
1707313676 根据古老传说,奥德修斯即《奥德赛》的主人公,让希腊人假装驾船撤退,留下一个藏有希腊兵的巨型木马。正如奥德修斯预计的那样,特洛伊人认为这具木马是给神祇的祭品,认为马入城后,会有神祇赐福,于是将其拖到城内。当晚,特洛伊人庆祝解围脱困后安然入睡。正当熟睡之时,被一阵声音惊醒。原来,藏在空木马里的士兵乘夜色打开城门,让城外希腊人冲进来,双方里应外合。
1707313677
1707313678 这些情节《伊利亚特》里都没有。《伊利亚特》只讲了希腊最伟大的武士阿喀琉斯的愤怒。在分配特洛伊战利品时,阿喀琉斯和阿伽门农发生争执。气愤之下,阿喀琉斯赌誓再也不会为这样一个不讲公道的国王出征打仗。神祇同情阿喀琉斯,决定让特洛伊人暂时得胜。希腊人被赶回船上,出特洛伊城几千米。
1707313679
1707313680 灾难即将临头。危急之下,阿喀琉斯同意让部下参战。他的爱卒、朋友帕特洛克罗斯穿上他的铠甲,假扮成主帅带军出征,但被特洛伊第一勇士赫克托耳杀死。阿喀琉斯盛怒。他运用神力穿戴新铠甲,杀死了赫克托耳,并把他的尸体系在战车上,拖着这个倒地不起的英雄回到希腊兵营,向众神和凡人展示他已为帕特洛克罗斯报仇雪恨。
1707313681
1707313682 这就是《伊利亚特》的结局,一个骄傲逞豪、血腥暴力的残忍故事。这一材料虽然不那么让人痛快,但在荷马手中变成了有血有肉饱满的故事。尤其是对赫克托耳和妻子安德洛玛刻告别、被阿喀琉斯杀死的刻画,饱含辛酸,让人难以释怀。赫克托耳预见了死亡和灾难,但仍勇敢无惧直面命运。因为他是一个英雄,不管前方是吉是凶,都要谨遵武士操守。死亡是人生的终点,或早或晚,人人都要面对。最要紧的是英勇地活着,无惧无畏,从不退缩,随时为捍卫荣耀而战,随时准备勇敢面对死亡。这些都是英雄生涯的要义。
1707313683
1707313684 以这种理想为标尺,荷马的神祇缺乏英雄的姿态。从定义上来说,他们有永生不灭之躯,不用为逃脱死亡付出代价。但在荷马的笔下,这些神没有任何尊贵可言。他们为鸡毛蒜皮的事情吵个不休,将斗士玩弄于股掌之上。在他们背后,命运森然若现,比男男女女、比高高在上的神都要大。不管人神有何希冀、作何筹划,命运总是如期而临,让永生的神或凡人意料不到、愿望落空。
1707313685
1707313686 《奥德赛》是一个魔法历险传奇故事。主人公奥德修斯从特洛伊返程途中经历了各种奇遇。他在海上遭遇风暴,船只失事,与巨人术士相会。返乡后,发现多名要人显贵争着向妻子珀涅罗珀求婚,但妻子不为所动。见此情景,奥德修斯悄然回到家中,挽强弓将这些求婚者杀死在餐厅里。
1707313687
1707313688
1707313689
1707313690
1707313691 英雄之死 这个坛子于公元前750年左右制作于雅典,目的是纪念一位荷马史诗般的英雄。坛子上部中间位置是英雄尸首,悼念者站立两侧。下方的战车和长枪兵已做好出战准备。该坛制作工艺不佳,与当时希腊所处的黑暗时代相称。但其表现的英雄价值观正是希腊文明的典型特点,已被制作装饰这个坛子的匠人视为理所当然。
1707313692
1707313693 与《伊利亚特》所用素材相比,贯串于《奥德赛》中的旅行传奇出现的时间要晚得多。一些学者据此认为,《奥德赛》成诗时间要晚于《伊利亚特》,不是荷马作品。但古代传统认为这两部史诗均为荷马所作。现代研究“荷马问题”的学人认为,同一个作者寻找新素材,创作出《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截然不同的作品是可能的。
1707313694
1707313695 荷马的影响
1707313696
1707313697 不管对作者有何争论,我们可以确定的是,《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自面世以来就一直是文学杰作。据传荷马双目失明,和前人一样使用口头创作。但荷马离世后不久,希腊人从腓尼基人那里学会了如何书写,遂将荷马诗作记录成文。当然,这里面会有一些修正改动。荷马逝去200年后,两部史诗的官方文本在雅典确定,传阅至今。
1707313698
1707313699 荷马史诗对后世希腊人的影响之大难以尽述。这两本书之所以被称为“希腊《圣经》”是有充分原因的。在过去,男孩们在学校里要背会这些诗句。荷马英雄人物人尽皆知。即便到了现在,在整个西方世界,对荷马史诗的引用都非常普遍。
1707313700
1707313701 荷马的观点塑造了希腊人的思想。每一个希腊人都对荷马诗句耳熟能详,对神的行为有特定看法,祭司便不能重新阐释神学教义。这样一来,有思想的希腊人完全放弃了传统宗教。希腊哲学大门由此洞开。
1707313702
1707313703 虽然抽象思想只对少数人有吸引力,但荷马的英雄理想深植于古典希腊社会,使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耳濡目染。崇尚暴力和一意孤行,勇气和狡诈,对功利的精明谋算和天真欢悦,所有这一切都构成了荷马定义的英雄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特质和态度受到一代又一代人尊崇,为希腊文明定下了特殊基调。简而言之,殚精竭虑超越对手占据了希腊人的头脑。怯懦、耐心、屈服不在希腊美德之列。希腊人的这些观点看法大多受荷马影响而成。
1707313704
1707313705 希腊城邦的发展
1707313706
1707313707 荷马在中东无人能敌,希腊城邦雄视四邻。希腊的政治制度与中东发展成就形成深刻对比。这种制度与大卫王和所罗门王的官僚运转、税收维持的皇室政府截然不同,与亚述帝国和波斯帝国幅员辽阔、帝制一统的官僚结构更有天壤之别。在希腊土地上,小城邦林立,相当一大部分成年男性积极参与政治与战事。
1707313708
1707313709 在发展全盛期,每一个城邦都由城市和周边疆土组成,以法立邦,依法执政。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参与城邦管理。女人、孩子、奴隶和外国人常被排除在外。在很多时候、很多地方,贫穷的男性也遭到排斥。每一个城邦都有公共事务中心,通常设在安全、有水的地方,如山顶上。这样即便遭遇数天或数周围攻,参与议事者仍能存活。时间一长,这些要塞变为城堡,下面建有城市。但在最初,城邦只是一个行政单位,不是手工艺和商贸中心。
1707313710
1707313711 以伊奥尼亚为例
1707313712
1707313713 形式完备的城邦沿小亚细亚爱琴海岸,在伊奥尼亚人中发展起来。伊奥尼亚人在多利安人入侵时逃出希腊大陆。在黑暗时代,统治希腊大陆的是贵族主导的部落理事会。这些人也组建了城邦。不过,他们的城邦比爱琴海诸岛形成的这种新政治机构要晚。
1707313714
1707313715 在越洋渡海前往伊奥尼亚的路途中,部落和其他传统纽带遭到破坏。逃到伊奥尼亚的人可能来自希腊各地。初来乍到,自然问题不少,需要多方帮助,没有挑挑拣拣的自由。
1707313716
1707313717 危急之下,古典城邦诞生。移居伊奥尼亚的人在法律规则和选拔领导人程序方面达成一致意见,并承诺只要领导人按规矩办事,他们就会言听计从。这一安排形式起源于为作战队伍制订的纪律惯例。但在伊奥尼亚人眼中,不只是士兵要遵纪守法,家庭成员也概莫能外。定下的规矩不仅适用于战事,还应成为永久安排。在这种观念的指引下,伊奥尼亚移民者同意制订永久性法律,而非暂时性规定。所以,这样的群落不再是作战队伍,而是政治联盟——城邦(英语“政治”一词即源于“城邦”)。
[ 上一页 ]  [ :1.70731366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