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7316242e+09
1707316242
1707316243 宏伟的神庙、熙攘的市场、庄严的宫廷仪式掩盖着阿兹特克社会内在的脆弱。在墨西哥其他地方,宫殿和神庙中心演变成了真正的城市。在北方,也就是今天的美国和加拿大,生活着多种务农和狩猎民族。他们中一些人被组织起来,建立大型仪式中心。从这些中心上,依稀可见墨西哥昔日的辉煌文明。公元1400年后,玛雅最后一个帝国中心——尤卡坦失去了对周边乡村的控制。曾经建造神庙、设立祭司的玛雅人重新过回简单的农村生活。
1707316244
1707316245 秘鲁人也建成了宏伟壮观的城市。一些城市设有高大石墙,能实施自我防御。秘鲁的道路和灌溉工程要比墨西哥的更精巧复杂。印加统治者在皮革流苏上编制绳结,记录事件。阿兹特克人也使用象形文字,而且,跟古玛雅人一样,他们也将历法广泛应用于宗教仪式。
1707316246
1707316247 总之,美洲印第安人文明和非洲文明、东南亚文明一样,于1500年达到兴盛阶段。但他们的技艺和组织水平从来没有赶上旧世界文明中心。
1707316248
1707316249 世界文明的平衡
1707316250
1707316251 显然,东南亚、撒哈拉以南非洲和美洲文明与欧亚四大“干线”处于不同等级。中国、印度、伊斯兰和欧洲文明影响人数要比参与神殿文明的人多得多。这四大文明不会因为遭受某方面的打击而坍塌。一个中心的毁灭不足以损坏中国、印度、欧洲文明的品位和技艺知识传统。相比之下,一个或数个中心的毁灭很容易毁掉美洲文明,西班牙人的到来就是明证。东南亚文明同样也很脆弱。比如,1525年后,穆斯林征服爪哇,印度尼西亚群岛上的印度宫廷文化自此湮灭。而在此之前,暹罗人的入侵让柬埔寨的高棉文明一蹶不振。
1707316252
1707316253 如果神殿文明因突然暴露于残酷的外部世界而毁于一旦,可以想见地球其他民族该会多么地孤立无援!在蒙古帝国时代,欧亚大陆民族凭着尚武精神被历史铭记。但在这个文明生活中心之外,还有人过着简单原始的狩猎采集生活。澳大利亚和非洲南部就是这些部落的聚居地。因纽特人靠猎取冰面下的海豹海象,将生活半径扩展至整个北极海岸线。但总体来说,狩猎采集者的活动区域非常有限。他们的生活方式被挤推到地球偏远角落。
1707316254
1707316255 到1500年时,欧亚四大文明在技艺和成就方面大致处于同等地位。欧洲有金属、船舶和火炮,但在手工精湛技艺方面远远落在其他文明之后。中国为当时人口最盛,但在经历蒙古侵略后,选择退出海事,集中兵力防范草原游牧人。在所有伟大文明中,似乎数伊斯兰最能开疆拓土,连绝大多数草原游牧人都俯首称臣。伊斯兰世界因此军力大增。因为,在整整两千年里,屡次骚扰侵略欧亚大陆文明的正是这些草原游牧人。在这四大文明中,似乎数印度实力最弱。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因穆斯林占政治主导地位,印度文明呈现衰退之势。但印度对其他民族的影响力从来不是建立在军事政治实力上,而且伊斯兰教内苏菲派神秘主义的兴起再次证明了印度影响力潜移默化的特点。很显然,苏菲派与印度圣人有很多相似点。虽然遭受穆斯林侵略之苦,但印度教徒从来没有丧失让征服者具备印度传统思维方式的能力。
1707316256
1707316257 因此,西欧是四大文明中唯一一个既不具备强大实力,又没有取得显著成就,也没有远大前景的地区。但欧洲人愿意学习,不断实验,并依据新经验改变行为习惯。总而言之,西欧从不畏惧冲突挑战。这种姿态意味着,在1500年至1850年的三个半世纪里,一个根本性的平衡逆转即将展现。从那时起,欧洲跃居人上,创造了世界上势力最强、技艺最精的文明。这种情况是如何产生的,将是本书第二卷的主题。
1707316258
1707316259
1707316260
1707316261
1707316262 5000年文明启示录 [:1707312471]
1707316263 5000年文明启示录 第三部分远西挑战世界
1707316264
1707316265
1707316266
1707316267
1707316268 5000年文明启示录 [:1707312472]
1707316269 第十四章 欧洲大发现
1707316270
1707316271
1707316272
1707316273
1707316274
1707316275
1707316276
1707316277 发现时代的高科技 1450年至1550年间,欧洲水手借助新仪器,横渡地球各大洋,对自己所处方位和返航路径了然于胸。指南针、星盘、沙漏以及地图、天文表让这一切成为可能。
1707316278
1707316279 在现代世界,计算机、电视、广播和电话使得我们与全世界实现即时沟通。现代人若想知道生活在一个四面都是灰色阴影的未知世界是什么样子,就必须借助想象力。那时,即便是消息最灵通的人,也得花上很多个月才能打听到已知世界的偏远地区发生了什么重大新闻。但这就是五百年前的先人生活的世界。
1707316280
1707316281 当然,有些人对遥远的国度了解得比较多。但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是农民,他们对田地之外20到50千米的区域所知甚少,关心不多。商人知道的事情要多一些。他们中一些人曾于壮年时,跟随商队跋山涉水,远行万里。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走到原来没有到过的地方,发现一些新东西。但如果这些东西对贸易没有帮助,他们便很少再回去,关于新地方和新事物的回忆也就渐渐淡忘。
1707316282
1707316283 商人讲述的旅途集市、战争饥荒的故事一般是口口相传,很少诉诸文字。13世纪,马可·波罗从威尼斯旅行到中国,后又回到故乡。就连这种精彩绝伦的历险故事也是在极为巧合的情况下才被记录在案。马可·波罗晚年身陷囹圄,与一位传奇故事作家共处一囚室,所历之事才得以传世。几百年来,人们都认为马可·波罗的故事为编造虚构。经现代学者查验后,人们才知道马可·波罗所言不虚。如果没有出现这样极其特殊的情况,我们对马可·波罗到过的元大都肯定一无所知。
1707316284
1707316285 在长途旅行者的小道消息之外,存在另一种独立的知识传统——书本上的地理知识。从古希腊时代起,欧洲有识之士就已经知道地球是球体,并根据天文学家、地理学家托勒密于150年左右绘制的世界地图,制作新地图。穆斯林传承了这一希腊遗产,并以大量关于偏远欧亚世界的旅行报告作为增补内容。其他文明中的知识阶层较少受托勒密等人的数学计算影响。比如,中国人认为,中国是万物中心,是“中央王国”,并以距离远近作为衡量其他所有民族的标准。印度教认为地球中心是一座大厦。其他民族根据各自传统,绘制世界地图。但在那时候,即便是知识最渊博的人也跟商人农民一样,常常面临着局限。在此之外,地球表面格局一片空白。
1707316286
1707316287 在1492年至1542/1543年的半个世纪里,欧洲航海者填补了长期以来存在于西欧地球地理知识中的许多空白。1492年哥伦布偶然发现了美洲。1542/1543年,葡萄牙船只首抵日本。随后,传教士和军人深入内陆,继续发现之旅。传教士四处布道,让亚洲人和美洲印第安人改信基督教。军人涌入美洲的阿兹特克和印加帝国,探寻美洲、非洲、印度尼西亚香料群岛(摩鹿加群岛)等欠发达地区。
1707316288
1707316289 虽然其他文明民族是在一段时间之后才知道欧洲做出了这些地理大发现,但在欧洲内部,消息迅速传播,就连地位卑微的人也一清二楚。欧洲人打破了原有横亘于知识传统和旅行经验间的界限。一两年之间,关于重要航海发现的消息随印刷出版物广泛传播。没有去过海外的人急于了解远方的奇闻逸事,探险书大卖。地图绘制者遵照数学法则,把地球曲面投射到地图平面上,将新发现的所有土地悉数绘出。
1707316290
1707316291 欧洲地理大发现的持久影响并不局限在世界地理新知识上。欧洲航运将地球各处宜居海岸紧密联系在一起,贸易顺着新路线开展。新作物、新疾病广泛传播,粮食供应增加,未知疾病肆虐,死亡率急剧攀升。
[ 上一页 ]  [ :1.70731624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