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7317071e+09
1707317071
1707317072 教会改革
1707317073
1707317074 但西方不断施压,尤以耶稣会最为强势。在波兰,耶稣会肃清新教,大获成功。他们还不断向正教发起攻击,批驳正教“错误”。麻烦在于,俄罗斯的教会书籍的确因为误抄误译而错误连篇。耶稣会学者乐见其“误”,而且有一些错误太过明显,根本不可能视而不见。但俄罗斯神职人员害怕危及正教教义,不便于承认耶稣会学者所言属实。
1707317075
1707317076 1667年,莫斯科主教尼康决定扳牛角驯服公牛,直面问题。他以希腊语原文为参考,修改俄罗斯祈祷书和宗教仪式手册,对几百年里积累的错误一一修正。毋庸置疑,希腊教会成立时间要比罗马教会早得多。因此,向希腊教会书籍求解似乎最能抵挡天主教的宣传攻势。
1707317077
1707317078 但很多俄罗斯人对教会习惯用语的变化大为震惊。有人成立了“旧礼仪派”,拒绝接受尼康改革,并指责他是“敌基督”。
1707317079
1707317080 沙皇很快也将矛头指向尼康,解除其宗教职务,但继续实施教会改革。此时,沙皇面临这样一个严峻问题:如何对付那些拒绝接受教会修订仪式的人?最终,他诉诸宗教迫害,但未能把宗教异己赶尽杀绝,只是把他们逼到地下而已。
1707317081
1707317082 旧礼仪派遍布俄罗斯,在沙皇权力薄弱的边缘地区势力最强。其中一些组织发展了极端教义,期待世界末日即刻到来,《圣经》《启示录》预言成真,沙皇受到惩罚。
1707317083
1707317084 俄罗斯初次与西方交流的付出及收获
1707317085
1707317086 俄罗斯社会严重分裂。上层接受沙皇统治,认同教会改革。但“阴暗失聪”的穷苦农民认为,主子背弃纯正宗教信仰,亵渎社会公义。农民起义爆发,但常遭镇压。惨痛教训更让旧礼仪派相信,“敌基督”正大行其道,世界末日为时不远。他们虽渴望上帝匡扶正义,但大部分时间仍处于沉默被动状态。当时,沙皇彼得大帝(在位时间1682年—1725年)发动新一轮上层革命,俄罗斯得以充分接触西欧世界。但彼得大帝启动改革的时间是在1698年,我们将在下一章探讨其人其事及对俄罗斯和世界的重要意义。
1707317087
1707317088 但在这里,有必要强调一点:虽然俄罗斯在与西方打交道、扼制波兰人和瑞典人时遇到了大麻烦,但在东南两个方向春风得意。也就是说,正是俄罗斯与西方尖锐对抗时,俄罗斯大帝国成型。罗曼诺夫家族的前几位沙皇征服了西伯利亚和阿穆尔河流域远东地区,并于1667年吞并乌克兰。
1707317089
1707317090 新世界
1707317091
1707317092 和俄罗斯人一样,美洲印第安人也在1500年至1700年间迅猛转变,以调整适应西欧人。但因为美洲印第安人和欧洲社会存在巨大落差,新世界的居民没能像俄罗斯人那样,得到“弊”外之“利”。相反,凡是与欧洲人有过密切接触的美洲印第安社群都遭受严重冲击,丧失了独立性。
1707317093
1707317094 美洲的西班牙帝国
1707317095
1707317096 在新世界最发达地区——墨西哥和秘鲁,西班牙推行传教政策,将印第安人转化为基督徒,但保留了村庄的传统制度。新疾病肆虐,印第安人口锐减,西班牙不得不将印第安大部分的剩余劳动力投入矿井及其他经济活动中。为此,他们置法律保护条款于不顾,想方设法破坏印第安村庄。
1707317097
1707317098 主要办法是,让还不上债的印第安人以役抵债。西班牙法律认可这种办法。由此,西班牙牧场主获得了稳定的劳动力供给。矿山劳动力需求更大,面临困难较多。但劳动力短缺也促使矿主改进生产方法,节省人力。当时的墨西哥因一流采矿技术领先世界。1650年后,疾病不再造成巨大破坏。但到那时,墨西哥中部地区人口从1100万至2000万下降到150万。此后一段时间里,人口增长缓慢,死亡率居高不下。在加勒比海群岛和海岸地区,殖民者引入非洲奴隶,替代当地易感染欧洲疾疫和非洲热带病的人口,为西班牙化美洲增加了第三个种族和文化混合元素。
1707317099
1707317100 尽管出现本地人口急遽减少,西班牙化美洲仍在公元1700年前成为西班牙天主教文明发展兴盛之地。按欧洲标准衡量,墨西哥城和利马是繁华都市,发展水平远超英国和法国的殖民地。西班牙美洲政权还在当地创办大学,培养牧师和法学人才,并与欧洲学术界保持密切联系,在第一时间引进了笛卡尔哲学思辨类学科。
1707317101
1707317102 西班牙美洲政权不仅排斥印第安人参与这些活动,还破坏其文化传统。可以肯定的是,印第安人仍和从前一样忙碌于田间地头,原有的宗教仪式也依然罩在教会礼袍之下。但美洲文明的政治文化思想和技艺湮没不闻。西班牙权力和文化在新世界无人撼动,但只有极少数西班牙人有权享用。
1707317103
1707317104 葡萄牙治下的巴西
1707317105
1707317106 在巴西,葡萄牙殖民者大量引进非洲奴隶,垦耕糖料种植园,社会秩序更趋多元无序。这些种植园很快成为葡萄牙殖民地的兴盛之源。因为很少有葡萄牙女性离开欧洲来到新世界,葡萄牙男性多迎娶非洲或印第安女子为妻,并使其子嗣合法化。巴西逐渐出现种族混合,比西班牙—印第安—非洲人社会等级更加复杂。而且,非洲奴隶带着自己独有的文化传统来到新世界,为印第安和葡萄牙文化增添了非洲元素,让巴西文化遗产独具特色。
1707317107
1707317108 巴西政治史也比西班牙美洲帝国的官僚体系复杂。法国人和荷兰人先后侵入巴西,遭到葡萄牙殖民者驱逐。富有探险精神的巴西人深入亚马孙热带雨林,搜捕奴隶种植糖料。后来又到美洲内陆寻找奴隶开采黄金和钻石。当时,耶稣会传教士控制了巴拉圭说瓜拉尼语的印第安人,西班牙人定居在拉普拉塔河畔,这让巴西人非常恼火。他们四处突袭劫掠,快速扩张了殖民边界。
1707317109
1707317110 北美的法属和英属殖民地
1707317111
1707317112 与西班牙美洲帝国,甚至是与巴西相比,公元1700年前北美英法殖民地生活贫困,发展水平低。殖民活动局限在沿海地区。而且北美殖民社会在很大程度上是英法两国模式的粗糙翻版。1607年,英国在詹姆斯敦建立第一个永久殖民地。次年,法国在魁北克开拓据点。但这些殖民地还处在萌芽阶段,发展缓慢。首批殖民者期望在这里轻松赚取财富,却未能如愿。这些殖民地条件恶劣,食物短缺,气候不宜。1620年,旧世界的宗教歧见人士——清教徒到达马萨诸塞州,为英格兰的新世界殖民地增添了桀骜不驯的新元素。清教徒崇尚勤奋劳作,克己自律,愿意筚路蓝缕,开发新英格兰石质土壤。但他们倾向自理自治,不愿遵从远在英格兰、对自己所属教派持怀疑态度的政权。
1707317113
1707317114 跟西班牙人一样,法国人也下大气力推动印第安人信仰基督教,并保护他们不受唯利是图的商人侵害。但心怀善意的牧师也带来了欧洲疾病,让印第安人遭受灭顶之灾。在加拿大和美国东北部,只有一少部分印第安人扛过疾疫,活了下来。
1707317115
1707317116 加拿大的法国殖民者从事皮毛贸易,获利丰厚。他们驾驭独木舟,在内陆水道穿梭往返。从圣劳伦斯河出发,到达五大湖,把货物送上密歇根湖,再转运到密西西比河支流。因阿巴拉契亚山脉阻隔和法国人侧翼包抄,英国殖民者无法深入北美腹地。法国人在北美建立新法兰西,受到巴黎中央政权的严密控制。国王直接任免总督,管理一切重要事务。
1707317117
1707317118 英国殖民地更加多样化。弗吉尼亚和马萨诸塞两州由英王特许的公司创立。纽约州是1664年英荷战争的战利品,英王送给弟弟约克公爵做礼物。宾夕法尼亚州是英王室赐给威廉·佩恩的土地。其他很多殖民地最早也都是私人财产。
1707317119
1707317120 1640年至1660年间,英格兰饱受内战之患。1688年,这个北美殖民地母国再次爆发革命,卷入欧洲战争,直到1714年才从烽火硝烟中走出来。在这期间大部分时间里,殖民地获准实施自我管理,偶尔受到英格兰监督。英格兰政府希望对殖民地实行中央控制,但遭到强烈反对。比如,弗吉尼亚和马萨诸塞皇家宪章废除后,英格兰国王派总督前往北美,管理殖民地公共事务,却发现当地已成立地方代表大会。总而言之,在英国殖民地,从来没有出现过像西班牙、法国那样系统完整、威严有序的政权形式。相反,英属北美殖民地变成了天主教徒、贵格会教徒、清教徒等宗教歧见人士,以及不适应英国社会的群体避难场所。
[ 上一页 ]  [ :1.70731707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