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318001
1707318002
战后工业进步
1707318003
1707318004
从战后到1850年,英国在产业增长方面领跑欧洲。1815年至1818年间,英国政府开支急剧缩减,新市场没有立即跟进挽回颓势,英国人处境艰难。但海外销售给了英国一臂之力。英国产品采用机械制造,一般比手工产品售价更低、质量更好。因此,在穿越半个地球而来的英国布料的竞争下,印度棉纺产业几乎被消灭殆尽。拉美贸易也差不多落到了英国人手里。为促进贸易发展,英国不时采用外交斡旋、武力征服手段,中国就是鲜明例证。经过长时间外交磋商后,奥斯曼帝国最终于1839年打开大门,允许英国产品自由进入,将奥斯曼手工艺人猛然暴露于竞争之下。
1707318005
1707318006
英国开创的快速廉价的机械运输方式为日后德国、美国和俄罗斯跃至头等工业国家奠定了根基。蒸汽铁路是关键发明。第一台蒸汽机车于1814年投入运行,但第一条铁路直到1825年才筑成。此后,发展速度加快。到19世纪40年代时,欧洲大陆都在修建铁路。
1707318007
1707318008
铁路加速了陆路交通,极大降低了运输成本。人和货物能在几小时内行进几十或几百千米。铁矿石和煤炭即便相隔甚远,也能聚集到一处,供应钢铁生产,为越来越多的新机器提供原材料。铁路本身就要消耗大量钢铁。1815年至1850年间,钢铁用途拓展到上万种,建成桥梁、汽船和煤气储藏罐。而煤气点亮了城市生活。
1707318009
1707318010
一些关键发明和突破
1707318011
1707318012
18世纪80年代到1850年间,主导欧洲工业的炼铁业迅猛发展,冶炼铁矿石的新燃料功不可没。在整个18世纪,欧洲钢铁生产因木炭稀少而受到限制。木炭是传统炼铁燃料。1750年后,从煤炭中提炼焦炭的方法在英格兰推广。炼铁业从此有了必备燃料,实现了大发展。
1707318013
1707318014
和其他新发现一样,焦炭发现过程中也产出了几件有用副产品。这些副产品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改变了欧洲人的生活。焦炭制作工艺留下的“煤焦油”是染料、阿司匹林,以及19世纪下半叶生产的十几种产品的重要化学原料。1850年前,煤炭和焦炭转化过程中产生的“煤气”为家庭、街道、公共会议场所提供了廉价照明来源。而价格低廉的人工照明又开辟了各种可能。如果没有人工光源照亮舞台和音乐厅,19世纪的戏剧和音乐会生活不可想象。
1707318015
1707318016
还有两项关键发明值得一提。1814年,《伦敦时报》印刷所里安装了第一台轮转印刷机,高速印刷成为可能。报道几小时、几天之内事件的日报使政府官员、其他社会领袖和读报公众产生关联。如果没有这种社会上层和中层的纽带联系,19世纪的欧洲社会不可能做到机动灵活,也不可能释放如此巨大的能量。
1707318017
1707318018
第二项关键发明是后膛装填式手枪,又称“撞针枪”,发明时间是1836年。第一个采用该新式武器的组织是普鲁士陆军。其优越性能于1866年有所体现。当时,普鲁士士兵趴在地上向奥地利军射击,而后者必须保持站姿才能给毛瑟枪上膛。
1707318019
1707318020
有了这项发明,欧洲军队必须改变训练方式。此前,为用好前膛装填式武器,士兵站成紧密队形,听从指令装弹射击。装备新武器后,疏散队形成为战争胜利关键。为有效控制散兵线,必须采用新式训练法。为此,欧洲军事专家花了很长时间调整战术,满足后膛装填式武器要求。
1707318021
1707318022
与上述发明发现相比,这一时期还有很多发明以不太剧烈的方式改变了人类活动特点。马拉收割机(1799年)、左轮手枪(1835年—1836年)、船用螺旋桨(1836年)、照相机(1839年)、自行车(1790年)、电报(1837年)和缝纫机(1790年)只是其中几例而已。发明不再是误打误撞的偶然成就,而是深思熟虑的活动,备受社会各阶层关注。发明家在自家后院或地下室里敲敲打打,希望交到申请专利、发家致富的好运。他们中很少有人懂科学理论。当时,发明还是技师的天地。他们凭借朴素常识,靠着一双巧手和三维立体想象叩开发明发现迷宫。在很大程度上,晦涩复杂的数学计算、物理化学理论知识与1789年至1850年间改变欧洲城市生活纹理的发明类型没有关联。
1707318023
1707318024
思想文化发展
1707318025
1707318026
民主革命和工业革命的风云变幻在思想艺术品位的变化上得到了体现。这一时期被称为“浪漫主义”,与启蒙运动理想相对。然而“浪漫主义”有多种含义,并不能用来界定19世纪上半叶的欧洲文化创新。
1707318027
1707318028
比如,德国的浪漫主义与强烈的个人情感表达紧密相关,充分彰显了德语相对于法语的语言价值。法国大革命前,法语风靡于宫廷圈。德国哲学家约翰·戈特弗里德·赫尔德(1744年—1803年)认为,每一种语言都表达了独特的民族精神。以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1749年—1832年)为代表的德国作家满怀热忱使用德语创作诗歌散文,探索卓尔不凡的德意志民族灵魂。在英国,威廉·华兹华斯(1770年—1850年)、罗伯特·彭斯(1759年—1796年)等浪漫主义诗人用街谈巷语表达激昂情感。
1707318029
1707318030
在音乐方面,最伟大的浪漫主义作曲家是路德维希·范·贝多芬(1770年—1827年)。和浪漫主义诗人一样,贝多芬的音乐比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1756年—1791年)等古典作曲家蓄积更多情感。但在视觉艺术方面,“浪漫主义”一词似乎意味着,艺术家更有兴趣刻画充满异国情调的地域和环境。在建筑方面,浪漫主义集中体现在哥特式尖顶和拱门的使用上。伦敦议会大厦就是这一风格的典型代表(该大厦于1840年至1867年间重建)。
1707318031
1707318032
在思想学术领域,有两个相互对立的创新趋势在这一时期加速发展。一方面,以德国哲学家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1770年—1831年)为代表的哲学家运用理性为基督教信仰创造替代思想。黑格尔认为,现实处于永不止息的变动之中,以“辩证法”模式从正题走向反题,再走向合题。合题反过来又成为弥漫整个宇宙的精神的下一个阶段。有一些哲学家倾向于重申基督教真理。法国哲学家勒内·德·夏多布里昂(1768年—1848年)对法国革命者的无神论既感到惊恐,又受到不少启发。还有一些哲学家体验到了个人归正。约翰·卫斯理(1703年—1791年)及其追随者在英国和美国各处建立循道宗教会和奋兴布道会。
1707318033
1707318034
受黑格尔哲学吸引的知识分子虽然在社会上很有影响力,但数量不多。与之相比,强调亲身体验上帝的思想引起了更强烈反响,无疑具有更重要意义。比如,1815年,俄罗斯沙皇突然改信基督教神秘主义教派,使得国际政治趋向保守。民主革命和工业革命给欧洲百万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带去了前有未有的压力,但因为有了基督教信仰,欧洲社会实现了更高程度上的稳定。
1707318035
1707318036
结论
1707318037
1707318038
1775年至1850年间,西欧发展出了两个高度成功的新动力源。一个在政治方面,政府和人民(至少是社会上层和中产阶层)结为紧密联盟。这一联盟由美国在1776年至1789年间首创,由法国在1789年至1815年间深入发展。1815年,拿破仑战败,但民主革命并没有逆转。因为拿破仑的敌人之所以取胜,正是因为他们和本国公众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了合作关系,形成了一定组织,创造了革命制度。而且,法国君主制光复后,仍继续从这些组织寻求支持。
1707318039
1707318040
西欧的第二个重大创新体现在技术方面,英国引领的工业革命。主要成就是,发明家找到方法,开发以煤炭和蒸汽为主的无生命动力源,使其驱动各种新机器,方便人类生活。新工业形式产生了两大结果。第一个结果是,商品种类增加,且能做到物美价廉。第二个结果,或者说是不太让人愉快的副产品是,城市居民的生活条件发生剧烈变化。
1707318041
1707318042
更多更廉价的商品加之政治领袖和公众的更紧密合作为实现这两个转变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更强大的可支配力量。在这些国家中,英国是领路人,比利时、德国和美国紧跟其后。法国、东欧,以及地中海所有国家在工业领域落在后面。世界其他地区落得更远。到1850年时,这些后进国家完全没有能力抵御西欧带来的力量新形式,不管在商业上,外交上,还是军事上都是如此。
1707318043
1707318044
欧洲力量异军突起之时正是其他文明丧失独立性之际。沟通和交通条件的改善为世界各地紧密互动奠定了技术基础。1850年后,中国人、日本人、印度人和穆斯林民族,更不用说非洲人、澳大利亚人和美洲人,无法再守护独有生活方式。这种人类关系的变化既标志着一个历史时期的终结,也开启了我们正在生活的全球化时代。这个新时代的诞生是欧洲民主革命和工业革命最为重要的历史成就。
1707318045
1707318046
第三部分结语:世界情势
1707318047
1707318048
从文明发轫到1850年,这个世界有足够大的空间容纳十几种不同的文明,承载上万个社会。沟通和交通模式为国家规模设立了明确界限。比如,奥斯曼帝国的边界超不出从伊斯坦布尔行军三个月的半径范围。原因很简单。如果行军三个多月才能到达战场,苏丹就不可能取得决定性胜利。其他帝国也存在类似局限。政治疆域界限只是其他沟通形式的外在表征。这些界限划定了人际持续沟通圈,创造并维护着单一文明。
1707318049
1707318050
让其他文明无法抗拒的欧洲发明
[
上一页 ]
[ :1.70731800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