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323856
1707323857
古典文学的衰落 罗马帝国后期的几个世纪里,非基督教的重要作家较少。从公元 3 世纪到 6 世纪,最好的和最有活力的作品出自那些基督教作家之手。《新约全书》是公元 1 世纪的产品,后来,希波的圣奥古斯丁写了一些杰出和渊博的著作,贡献极大。优西比乌的历史著作引人入胜,有启发性。基督教“神父”们也写了很多其他著作。
1707323858
1707323859
小 结 罗马军队的征伐统一了地中海文明世界。这些征伐对罗马的影响是摧毁了旧的共和政体,而代之以帝国的君主政体,不久又变成一个军事暴政。同时,商业扩张在贫民中发展了农奴制,在富人中发展了文化和奢侈。在艺术、文学、商业和科学中,地中海周围各种不同的民族融合在一起。罗马世界中的一般效果是日益文明化了,但并不是全部令人满意。
1707323860
1707323861
即使在它最盛的情形下,罗马统治下的古典文明也有一定的缺点:(1)一人统治;(2)以奴隶制和农奴制为基础的经济体系;(3)宗教信仰的衰弱;(4)越来越多的由蛮族和异邦人组成的军队。
1707323862
1707323863
总之,古代非基督教世界的古典文明在经历了一个惊人的扩张和辉煌的时期之后,似乎变得枯竭了。人们可以把它比作一棵枝叶茂盛的大树,但它曾经粗壮的树干如今正在被衰败侵蚀着,相当危险。
1707323864
1707323865
1707323866
1707323867
1707323869
1707323870
世界史
1707323871
1707323872
1707323873
1707323874
1707323875
世界史 第四编 远东的古典时代
1707323876
1707323877
我们已经追溯了地中海各地约有 1000 年之久的故事。其间几乎没有涉及印度和中国,因为那些地方几乎完全隔绝了。
1707323878
1707323879
在古代,远亚的历史同地中海诸民族的历史不是密切联系着的。然而我们必须记住正如在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和南欧一样,当时在中国与印度(还有美洲的部分地区)伟大的文明已经繁荣昌盛了。在第 4 章,我们曾把印度和中国的历史一直叙述到了公元前 600 年或稍后的年代。
1707323880
1707323881
现在是我们回到印度与中国的时候了。在这 10 个世纪的漫长时期中,当波斯帝国由盛而衰,当雅典度过它的盛世,当亚历山大正在征服“世界”,当罗马正在建立它的帝国的时候,印度与中国曾经发生了什么事情(见年代图表)。
1707323882
1707323883
一般说来,中国史、印度史与地中海世界史之间,有显著的类似之点。在这三个地区都建立过伟大的帝国,在每个地区中,文明得以成长和繁荣。每个地区在艺术上与思想上都产生了杰作。这些杰作在后世都被认为是绝伦超群的“经典著作”,是世世代代效法的典范。
1707323884
1707323885
1707323886
1707323887
1707323889
1707323890
世界史
1707323891
1707323892
1707323893
1707323894
1707323895
世界史 第 11 章 印度及其圣人
1707323896
1707323897
公元前 6 世纪,现在称作印度的地区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在政治上,它被分成许许多多的王国、诸侯国和贵族共和国。在文化上,早期的雅利安入侵者的后裔,还没有同被征服的肤色黝黑的本地民族完全混合起来。尖锐的种姓界线,使得人们分隔在各个不同的社会团体之中,使混合受到阻碍。不同种姓的成员之间不得互相通婚。
1707323898
1707323899
印度各地的低等阶级讲几种不同的语言,但受过教育的上等阶级则都熟习梵语。梵语是古老雅利安语的一个变种。祭司和贵族们都以宗教的崇敬来看待《梨俱吠陀》和后来的梵文圣书。
1707323900
1707323901
11.1 佛陀与佛教
1707323902
1707323903
婆罗门教的探讨 婆罗门教或印度教是印度雅利安人的古老宗教;印度的人民,尤其属于雅利安族的土著,我们可以称他们为印度人。对许多古代印度人来说,他们的宗教即婆罗门教的关于神的粗俗概念、嗜血的祭祀和阴郁的人生观等,变得越来越使人不满。正像希腊和罗马一样,文明的成长引导了很多富有思想的人对旧思想发生疑问,印度也是这样。有些人试图以变为苦行者来寻求拯救,就是说,使自己专心致力于宗教的冥想,摒绝尘世的一切奢侈和生活享受。有些人走得更远,刻苦到使自己濒于挨饿,并且以种种不适和痛苦来折磨自己的肉体。许多改革家和“圣人”出现了,他们宣扬新的宗教教义或新的取得心灵宁静的方法。
1707323904
1707323905
[
上一页 ]
[ :1.70732385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