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327266
1707327267
1707327268
1707327269
地图 31.1 1812 年拿破仑权力鼎盛时的欧洲
1707327270
1707327271
皇帝和征服者 在拿破仑登上历史舞台之前,法国革命的领袖们曾宣布他们的计划是要推翻全欧洲的专制政体和额外特权。拿破仑对这项政策热烈地同情。同时他也知道这是使拿破仑扬名的大好机会。
1707327272
1707327273
因此,拿破仑的独裁统治意味着战争,不是和平。战争在他的人民和士兵的头脑中,意味着给欧洲以自由、平等和博爱;在他的头脑中,还意味着征服和个人权力。
1707327274
1707327275
更辉煌的胜利 1805 年到 1810 年间,拿破仑与欧洲大多数国家作战,并在战役中赢得了许多辉煌的胜利。奥地利人、普鲁士人和俄国人都尝到了他铁拳的压力。他在旧王朝的废墟上画出新王国的图样,把他的亲戚安放在一些定做的宝座上。例如,他把他的一个兄弟立为一部分德意志的国王,另一个为西班牙国王,一个妹夫为意大利南部的国王。但他既是一个征服者,又仍是一个政治家。在他带给欧洲各国的法国革命的各种思想中,民族主义的思想便是其中之一。在德意志和意大利两国,他都指出了民族统一的方向。
1707327276
1707327277
1707327278
1707327279
1707327280
图 31-5 《拿破仑加冕大典》,达维特于 1806 年至 1808 年期间所绘油画。1804 年,拿破仑加冕大典在巴黎圣母院举行,但当从罗马赶来的教皇庇护七世准备给他加冕时,拿破仑却把皇冠夺过来自己戴上。为避开这一事实,画家煞费苦心的选择了后半段皇帝给皇后加冕的场面
1707327281
1707327282
他的最后一次大胜利 1809 年奥地利想要摆脱拿破仑的统治,在瓦格拉姆战役中打了败仗,结果被迫割地给拿破仑,并将骄傲的哈布斯堡公主玛丽亚·路易莎嫁给他为妻。
1707327283
1707327284
但是瓦格拉姆是拿破仑最后的一次大胜利。太大的权势冲昏了他的头脑——不久他就把手伸得太长了。他作为一个“革命的产儿”,又作为一个传播平等福音的传教士开始了他的事业,后来却变成一个以自己为核心的专制君主。在一些不能再用任何自由、平等或博爱的名义来辩护的战斗中,他牺牲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
1707327285
1707327286
他的第一次大败 自 1806 年到 1810 年,拿破仑着手以被称作“大陆体系”的贸易封锁来扼杀英国。他企图阻止英国货物输进欧洲的任何部分。这太过分了——对他的权力任何一次扩张来说都是太过分了,使欧洲长久忍受也是太过分了。俄国和其他国家开始接纳英国货物。于是拿破仑在 1812 年率领大军入侵俄国。但是俄国人用谋略战胜了他。他们在他面前撤退,引诱他长驱 1287 千米到俄国的心脏。这时他进驻的莫斯科城在他头顶上烧起来了。他的军队由于长途行军和受到侧面袭击而疲弱不堪,他们不但深困在俄国的心脏,而且处在俄国严冬酷寒之中。他从莫斯科的长途撤退是历史上最可怕的插曲之一。他的“雄师”只剩下一小撮回到了莱茵河。在那可怕的一年,不但 100 万人的生命被牺牲了,甚至连拿破仑的光荣也被牺牲了!
1707327287
1707327288
拿破仑以前也尝过败战的滋味,例如 1789 年,埃及和叙利亚协助他的法国舰队,在尼罗河口被纳尔逊勋爵指挥的英国舰队所打败。1805 年他野心勃勃的计划吃到更严重的苦头,法国舰队和与它同盟的西班牙舰队在特拉法加再次败在纳尔逊手下。但是俄国致命的严冬却把拿破仑置于陆地上第一次大败的境地。这是他结局的开始。
1707327289
1707327290
他的第二次大败 1813 年 10 月,在萨克森的莱比锡附近,拿破仑遭到他的第二次大败。连续三天,他的军队与俄国、普鲁士、英国、瑞典、奥国及其他各国的联军作战。因为有这么多国家参战,因此莱比锡战役时常被称为“民族之战”。拿破仑失败了。次年他被俘并被放逐到厄尔巴岛,地中海的一个小岛。
1707327291
1707327292
他的第三次大败 1815 年 3 月,当一伙力图破坏拿破仑和法国革命成果的旧秩序的外交官们正在开维也纳会议时,拿破仑从厄尔巴岛逃回法国,他集合了原有的老部下,召集一些新兵,再次与欧洲对抗了 100 天。但是 6 月 18 日,在滑铁卢,他被彻底地和最后地打垮了。这次他被遣送到另一个小岛—圣赫勒拿岛,这是在南大西洋极其遥远的一个岛,以致他再也没有活着到过法国。
1707327293
1707327294
31.5 王朝的复辟
1707327295
1707327296
1814 年到 1815 年的维也纳会议是维护事物的旧秩序的:它试图再次“把过去放在它的王位上”。法国革命的思想要尽量地根除掉。拿破仑曾撕毁了旧地图而绘制了新地图;他曾经废掉了许多王侯,重新调整了他们的疆域,并在这些地方建立起新政府,命之以新名称:所有这些大都被取消了。专制政体,甚至是开明君主制,也受到了自 1789 年以来的一些可怕挫折。拿破仑被搞掉了,这些君王们得意的日子又来到了。他们被抬了出来,在很多情况下把原来的地产还给了他们—暂时是如此。但是政治的和社会的冲突还在继续:法国革命给了欧洲一个不容拒绝的诺言。
1707327297
1707327298
1707327299
1707327300
1707327301
图 31-6 在 1814—1815 年的维也纳和会上,与会各国最终达成了一个对战败国法国相当宽松的条约。但随后发生了拿破仑的百日王朝,之后拿破仑再次被流放,而对法国的条款也严厉了许多
1707327302
1707327303
路易十八在法国 在法国,革命时主要的社会和政治改革被允许保留下来,但是法国又有了一个国王—路易十八。他是波旁王室的人,是路易十六的弟弟。他是路易十八,因为路易十六死在 1795 年的年轻儿子算作路易十七。路易十八一直统治到 1824 年他死去。
1707327304
1707327305
意大利和德意志 意大利又分裂成几个公国和王国。北部富庶的伦巴第和威尼斯地区给了奥地利。但是从法国革命接纳来的自由的思想,及拿破仑教导的团结一致和民族主义的思想并没有被人忘怀。这些思想在意大利人的心中一直被珍爱着,直到若干年以后意大利实现了解放和统一。
1707327306
1707327307
拿破仑维护统一甚于维护自由。在德意志,他也做了很多工作来把许许多多的小邦合并起来,废掉了一些小邦的王侯。正如我们已看到的,维也纳会议对君王们比对人民更为关心,对自然的或民族的统一毫不在意。但是无论如何,在德意志有些王侯却被冷淡地抛在一边。德意志没有分裂成如拿破仑以前那么多小邦。德意志不再是几百个小王国、公国和侯国,维也纳会议建立了 38 个邦,它们组成了德意志邦联。它是一个松弛的联合,但有它比没有好些。这是走向真正统一的一个步骤。
1707327308
1707327309
旧统治者,或至少是旧王朝,一般地都复辟了,但这复辟并不是完全的,也不是持久的。尽管拿破仑为人自私,而且草菅人命,但他还是把法国革命的一些较好的东西带给了西欧,而这些东西并没有全部丧失掉。它们的生命比拿破仑的生命活得长些,也比复辟了的君王们活得长些。
1707327310
1707327311
31.6 永恒的成果
1707327312
1707327313
法国革命的许多高尚目标没有达到,它的恐怖和悲剧是非常令人遗憾的,但是它有若干永恒的成果,其中有些还具有很大的价值。
1707327314
1707327315
封建特权的废除 在 1789 年的“八月间”,国民议会被慷慨的激情所鼓舞,横扫了许多旧的既得权利。农奴制废除了,封建负担取消了,教士和教会把什一税和所有各种额外特权一概放弃了。
[
上一页 ]
[ :1.70732726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