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7355436e+09
1707355436 大量使用对地攻击机、亦即俯冲轰炸机是二战、尤其是苏联战场一大特点。原来,炸弹落下轨迹要受投弹高度、飞机飞行速度以及风速、风向的影响,“平飞轰炸”很难准确命中目标,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了俯冲轰炸技术。其“发明权”属于英国空军,但把它发展到极致,应用最广泛、最成功的却是纳粹德国,这与前面提到曾经负责德国军用飞机生产的恩斯特·乌德特有关。西班牙内战期间使用的型号Ju 87 Α配备三挺7.92毫米机枪,最多能携带250公斤炸弹。后来对法国、英国作战使用的Ju 87 B,机枪配置不变,但增加了携弹量。在苏联战场大量使用的Ju 87 D型是生产最多的型号(从1942年春到1944年生产了约3,300架),两挺7.92毫米机枪换成两门20毫米机关炮,机身下携带1枚500公斤或1,000公斤炸弹,两翼各携带4枚50或70公斤炸弹。为了对付T-34等德军坦克难以对付的苏军坦克,1943年又改进出“斯图卡”最后一个型号Ju 87 G,以两挺37毫米机关炮作为攻击武器,不带炸弹,因而得到“炮鸟”(Kammenvogel)和“坦克碾手”(Panzerknacker)的诨名。
1707355437
1707355438 卫国战争初期苏联使用的对地攻击机是佩特利亚科夫佩-2型,昵称“佩什卡”。那是一种双引擎三座(飞行员、机枪手、投弹手)俯冲轰炸机,配备4挺7.62毫米机关枪,携弹1,600公斤。让人惊讶的是它有很好的自卫能力,多有击落向它发起攻击的德军战斗机的记录。苏联另一种更好的攻击机是伊柳申伊尔-2型,昵称“伊柳莎”,德军则给它起了“屠夫”、“黑死神”等诨名,这是因为它攻击力强大,自卫能力也不弱,除完成对地攻击任务外,还不乏空战中击落德军战斗机的记录。除2挺7.62毫米机关枪、2门23毫米机关炮外,后舱还装备1门12.7毫米可操控重机关枪,携带炸弹600公斤,或8枚82毫米火箭弹,或4枚132毫米火箭弹,某些型号更装备1门40毫米钨弹头反坦克炮。机身不是用铝材、而是用钢材和木材制成,并且对驾驶舱、引擎、油箱等要害部位用装甲保护,装甲重量占到飞机总重的15%,所以一些人称它“飞行坦克”。它非常结实,曾经有带600个弹痕仍然安全返航的记录。
1707355439
1707355440 遗憾的是,伊尔-2虽然早在1940年就研制出来了,但在纳粹德国入侵前只生产了249架。后因工厂搬迁,两个月后才开始生产,产量上不去,影响到前线的使用。为此斯大林专门给生产负责人打电报提出严厉批评。
1707355441
1707355442 你们辜负了国家和红军的希望,至今没有生产出Ил-2来。红军现在需要它,就像需要空气呼吸,需要面包吃。……我要求你们生产出更多的Ил-2。这是我的最后警告。
1707355443
1707355444 在斯大林亲自督促下,有关人员想尽办法,伊尔-2的生产不久便进入“快车道”。1942年古比雪夫的两家工厂共生产出6,933架,莫斯科的一家工厂生产出1,053架,就连德军包围中的列宁格勒也生产了243架,总数达到8,229架。1943年夏库尔斯克战役苏联空军大量使用伊尔-2,就因为有这样雄厚的军工生产作后盾。该役伊尔-2大显威风,7月7日,20分钟时间里就有德国第9坦克师70辆坦克被它击毁在伊尔-2飞行员中,“二战”期间涌现出129名苏联英雄,而且其中26人两次获该殊荣,还有3人多年以后因当年的战功获授“俄罗斯联邦英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中还有女飞行员,例如,1944年获授苏联英雄称号的安娜·叶戈诺娃(1916—2009),1993年10月1日获授俄罗斯联邦英雄称号的莉迪亚·舒莱金娜(1915—1995)。
1707355445
1707355446 7月5日德军发动进攻,库尔斯克战役拉开序幕,12日北翼苏军就开始反攻,接着南翼苏军也发动反攻,攻防转换之快是历次重大战役所没有的。17日希特勒下令德军撤退,更不寻常,此前都是前线指挥官为避免伤亡过重下令撤退,遭到他严厉斥责,不少人且因此被撤换。对于元首这个命令曼施坦因曾提出抗议,认为只要再坚持一下就有希望取得胜利,后来颇有一些人为他鸣不平,其实在这一点上正确的恰恰不是他而是希特勒。如果再坚持下去,那将不是取得胜利而是损失更大。
1707355447
1707355448 其实,曼施坦因提出并制订“堡垒行动”计划本身就是一个重大错误,就连稍具普通军事常识的人,只要还能正常思维,都能看出他的计划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对他的建议和计划一再表示反对的古德里安、莫德尔都知道这时的苏军已经不是战争开始时的苏军,德军也已经不是那时的德军,他也不可能不知道。“知己知彼”而仍然犯这样的错误,说明这时他已经和他的“元首”一样,持有的是一种赌徒心态。他还在做1939年突然袭击波兰、1941年“巴巴罗萨行动”的美梦,企图重演“闪电战”的奇迹,而那显然是不可能做到的。当年在兵员素质、军事指挥水平、武器装备等所有方面都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仍然不敢掉以轻心,仍然要以多胜少,在数量上明显超过对手,现在这些优势都已经很微弱甚至不复存在,反而想以少胜多,岂非痴人说梦?按照格兰茨的资料,此役坦克数量苏军是德军的2.3倍,兵力苏军是德军的2.7倍;按照弗里舍的资料,坦克数量苏军是德军的3倍,兵力苏军是德军的3.2倍,火炮苏军是德军的5倍。西方许多人对曼施坦因推崇备至,说他不仅是德国最伟大的将军之一,也是世界最伟大的将军之一。对不对?从库尔斯克战役当可得到答案。
1707355449
1707355450 8月5日北翼苏军收复奥廖尔,南翼苏军收复别尔戈罗德,标志着库尔斯克战役胜利结束,为期刚好一个月。23日收复哈尔科夫,随之在乌克兰发起全线反攻,瓦图京指挥的沃罗涅日方面军和科涅夫指挥的草原方面军攻向第聂伯河中游,马林诺夫斯基指挥的西南方面军和费多尔·托尔布欣(1894—1949)指挥的南方方面军攻向第聂伯河下游和克里米亚半岛。包括沃罗涅日方面军和中央方面军在内,全线苏军能够迅速发起新的进攻并取得进展,对库尔斯克战役他们损失情况也是一个清楚说明。
1707355451
1707355452 8月12日希特勒发布“元首第10号命令”,要求“立即构筑东部壁垒”,即“美洲豹-沃旦防线”(Panther-Wotandefence Line),那是一条北起波罗的海、南到黑海的防线。发布这个命令,说明他清楚知道战争主动权已经不在自己手里,现在还能做的就是全线防守。但也说明他很糊涂,法国战役胜利后他参观过马其诺防线,仓促构筑的“东部壁垒”能与其相比吗?而且那命令完全不具可行性,构筑那样的“壁垒”需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财力,需要多少时间?从9月8日起,德军北集群投入约5万人构筑工事,大约修筑了800个碉堡、180公里铁丝网、超过30公里防坦克壕,但其他地段还没来得及动工苏军就打来了。
1707355453
1707355454 8月13日,也就是“元首第10号命令”发布的第二天,红军西南方面军发动“顿巴斯行动”,对手是德军重新组建的第6集团军和有其名而无其实第1坦克集团军(组成它的三个军都各由3个步兵师组成,只配备少量型号比较老的Panzer IV型坦克)。紧接着,8月18日,南方方面军发起进攻。9月5日收复顿巴斯主要城市、也是乌克兰第四大城市顿涅茨克,德军退守第聂伯河。第聂伯河发源于俄罗斯,经白俄罗斯进入乌克兰,流入黑海,全长2,285公里,1,095公里在乌克兰境内,大体上把乌克兰一分为二。乌克兰首都、第一大城市基辅,第三大城市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第五大城市扎波罗热都在这条河上。10月10日西南方面军开始进攻扎波罗热,14日德军便放弃了这个重要“桥头堡”,撤往第聂伯河西岸。
1707355455
1707355456 10月20日沃罗涅日方面军改建为乌克兰第1方面军,草原方面军改建为乌克兰第2方面军,西南方面军改建为乌克兰第3方面军,南方方面军改建为乌克兰第4方面军。25日,苏军收复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11月3日苏军开始进攻基辅,5日巴维尔·雷巴尔科(1892—1948)指挥的红军第3坦克近卫集团军就行进在基辅大街上。第二天早晨6点50分基辅全城解放,上午9时朱可夫和苏军其他将领出现在市中心欢庆解放的基辅市民中。值得注意的是,卢德维克·斯沃博达(Ludvík Svoboda,1895—1979)领导的捷克第1独立旅参加了这次战斗,并且是最先攻入基辅市区的部队之一,还只付出很轻代价:3,348名官兵中战死或失踪的只有33人、受伤的82人,显然德军已无力作顽强的抵抗。至此,第聂伯河以东乌克兰国土已经基本上被收复,仍然被德军占领的只剩下克里米亚半岛。
1707355457
1707355458 从1943年11月起,南线主要战场转到了第聂伯河以西。经过乌克兰第1方面军发动的日托米尔-别尔第切夫战役1943年12月24日—1944年1月14日)和罗夫诺-卢茨克战役(1944年1月27日—2月11日),乌克兰第2方面军发动的基洛夫格勒战役(1944年1月5—16日)和科尔孙-舍甫琴柯战役(1944年1月24日—2月16日),乌克兰第3和第4方面军联合发动的尼科波尔-克里沃洛格战役(1944年1月30日至2月29日),乌克兰第1和第2方面军联合发动的普洛斯库洛夫-切尔诺夫茨克战役(1944年3月4日—4月17日)和乌曼-博托善战役(1944年3月5日—4月17日),乌克兰第3方面军发动的敖德萨战役(1944年3月26日—4月14日),最后是乌克兰第4方面军发动的克里米亚战役(1944年4月8日—5月12日),到1944年春天,除最西边的利沃夫地区外,乌克兰全境都已解放,德军撤退到罗马尼亚和波兰。不幸的是在此期间(1944年2月29日)瓦图京在前线遭“乌克兰起义军”伏击,伤重不治于4月15日去世,乌克兰第1方面军司令员由朱可夫代理。
1707355459
1707355460 在此期间,1944年1月27日,德军对列宁格勒长达872天的包围也被彻底打破。
1707355461
1707355462 乌克兰国土面积超过60万平方公里,在欧洲仅次于俄罗斯,比居第三位的法国还大近5万平方公里,解放乌克兰,可不是一件小事。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战役德军都大量被歼灭。这些战役也都是斯大林在他“左膀右臂”协助下指挥的,朱可夫负责协调乌克兰第1、第2方面军的行动,华西列夫斯基负责协调乌克兰第3、第4方面军的行动,两人每天都要定时向大本营报告战事进行情况,有紧急情况则需立即报告。乌克兰战役开始时华西列夫斯基就曾因没有及时报告受到斯大林警告:
1707355463
1707355464 8月16日是西南方面军(您就是大本营派到那里的代表)实施重要战役的第一天。这次您又忘记了自己对大本营所负的责任,没有给大本营送来报告。
1707355465
1707355466 我最后一次警告您,如果您再一次忘记对大本营的责任,您将被解除总参谋长职务并被从前线召回。斯大林。
1707355467
1707355468 俄语你(ты)、您(вы)有别,这份电报口气虽然客气,批评却很严厉。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这时的苏联建立了一个怎样的指挥系统,这个指挥系统又是如何工作的。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这时希特勒与高级将领之间、高级将领相互之间,屡屡发出埋怨、指责的不和谐音。曼施坦因更提出要设置东线、也就是苏联战场总司令一职,也就是要希特勒把指挥权交给军事专业人士。1944年3月31日,希特勒解除了他的职务,4月2日,南集群改由莫德尔指挥。莫德尔是战争末期希特勒最倚重的将领,1945年4月21日自杀身亡,恐怕是因为自知罪孽深重,尤其是在拉脱维亚杀害集中营里57万多名苏军战俘、驱使17万多名战俘服苦役,犯下严重战争罪行。
1707355469
1707355470 乌克兰局势已定,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被召回莫斯科,新的任务已经在等待他们。10月20日,与南线部队改建为乌克兰第1、第2、第3、第4方面军同时,北线部队也做了调整:加里宁方面军改建为波罗的海第1方面军,布良斯克方面军改建为波罗的海第2方面军,中央方面军改建为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1944年4月又组建了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和第3方面军。各个方面军的任务也都明确,波罗的海两个方面军、白俄罗斯三个方面军和乌克兰第1方面军的任务是解放俄罗斯、白俄罗斯尚被德军占领的国土,然后进军波兰、东普鲁士和德国本土,乌克兰第2方面军的任务是进军中欧地区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和奧地利,乌克兰第3、第4方面军的任务是进军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等东南欧国家。
1707355471
1707355472 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的新任务是“巴格拉季昂行动”,那是1944年夏季苏军作战的重点。5月中旬总参谋部完成作战计划的制定,20日斯大林召集两人和副总参谋长安东诺夫最后审定计划,接着召集波罗的海第1方面军司令员巴格拉米扬、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司令员伊凡·切尔尼亚霍夫斯基(1906—1945)和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司令员罗科索夫斯基,向他们下达作战任务并听取他们的意见。朱可夫负责协调白俄罗斯第1、第2方面军的行动,华西列夫斯基负责协调波罗的海第1方面军和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的行动。附带说说,巴格拉米扬是亚美尼亚人,战后(1955年3月11日)晋升元帅,是“二战”15名亚美尼亚将军中唯一晋升这个最高军衔的人。
1707355473
1707355474 这个行动代号得自当年抗击拿破仑入侵的沙俄将军、战斗中牺牲的格鲁吉亚亲王彼得·巴格拉季昂(1765—1812)。行动开始日期原定为1944年6月22日,正好是三年前纳粹德国入侵苏联的同一天,还决定有关方面军同时行动,显然带有政治方面的考虑。但6月14日斯大林通知正在前线协调军事行动的华西列夫斯基,说由于运输原因,要把进攻开始的时间推迟一天。接着,朱可夫提出,根据他们准备的情况,希望把发动进攻的日子改到24日。最后斯大林决定各部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行动,不需要同时开始。这样华西列夫斯基协调的部队便于23日发动进攻,但22日出动少量部队进行了试探。这个小小的改变,说明斯大林已经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战争规律来指挥战争,不再只从政治需要角度做决定。
1707355475
1707355476 6月26日,波罗的海第1方面军和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解放白俄罗斯东部重要铁路枢纽奥尔沙。27日解放白俄罗斯第四大城市维捷布斯克。
1707355477
1707355478 28日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解放白俄罗斯第三大城市莫吉列夫。
1707355479
1707355480 29日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解放博布鲁伊斯克,德军第9集团军几乎被全歼。多名高级将领被俘,在俘虏队伍中第12坦克师师长格哈德·穆勒少将(Gerhard Müller)受到集团军参谋长的欢迎:“很高兴见到你。——第9集团军已经不存在了。”
1707355481
1707355482 解放博布鲁伊斯克的同一天,白俄罗斯第3、第1两个方面军开始进攻明斯克。7月4日收复这个被德军占领3年的白俄罗斯首都。德军第4集团军几乎被全歼,在这里被歼灭的还有从博布鲁伊斯克逃出的第9集团军少数部队。
1707355483
1707355484
1707355485
[ 上一页 ]  [ :1.70735543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