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359786
1707359787
小泽舰队喷吐着美军飞行员所见过的最密集的高射炮火。比尔·戴维斯是“列克星敦号”上一名“地狱猫”飞行员,他俯冲突破了一阵密集得让他看不到下方海面的高炮弹雨。“在1万英尺高的地方是40mm和5英寸炮弹爆炸的黑色烟团……第二轮致命的烟云则是4 000英尺高的地方20mm炮弹的爆炸。”[57]戴维斯知道速度是自己的盟友,于是将节流阀一推到底。拉起俯冲时,他估计自己的速度超过了每小时500英里,比格鲁曼飞机的推荐最大速度快得多。他已经紧贴着海面,一艘日本重巡洋舰正拦在他的面前。它在飞机风挡里迅速变大,他已来不及转弯规避了。于是戴维斯拉起机头,向右狠压坡度急转,从上层建筑和前炮塔之间穿了过去。“我距离舰桥的窗户恐怕只有3英尺,都能看到指挥这艘舰的日本官兵,”他说,“有一位将军穿着白色制服,带着佩剑。其他官兵也都穿白色军服。我此刻时速有530英里,只是瞥见一眼,但这一幕我永远都忘不了。”[58]
1707359788
1707359789
哈尔西的第一轮攻击命中了“千岁号”、“千代田号”、“瑞凤号”和小泽的旗舰“瑞鹤号”,“瑞鹤号”是1941年袭击珍珠港的6艘航母中唯一幸存至今的,美军特别下定决心要把它送下海底。它在第一轮空袭中遭到重创,小泽不得不把自己的将旗转移到“大淀号”巡洋舰上。[59]“千岁号”遭到3枚鱼雷和多枚1 000磅炸弹重击,大火失去控制,瘫痪在水上,于上午9时37分沉没。[60]
1707359790
1707359791
哈尔西直到上午8时22分才获悉萨马岛外的情况,此时他收到了金凯德的第一次紧急求救:“CTU77.4.3指挥官[‘拐子’斯普拉格]报告,敌战列舰和巡洋舰在其所部后方15英里处,正在向他开火。”[61]
1707359792
1707359793
哈尔西后来写道,这个消息“没有让自己警觉起来”,他觉得护航航母足以长时间压制敌人,让奥尔登多夫的重型战舰前来参战。[62]但此语毫无疑问有一股嘴硬的味道。情报官卡尔·索尔伯格记录说哈尔西脸色“苍白”,看起来“相当不耐烦”。[63]不论他觉得“塔菲3”编队胜算几何,哈尔西都必定意识到栗田的突然出现对他早前的决定是否明智提出了质疑。这至少意味着他夸大了前一天他的飞机在锡布延海中的战绩。
1707359794
1707359795
1707359796
1707359797
1707359798
8分钟后,金凯德的第二次催促又来了,这次直截了当:“莱特湾现在急需快速战列舰。”[64]哈尔西说他对这一要求感到“惊讶”。按他对作战命令的解读,保护金凯德的舰队不是他的任务,是金凯德自己的任务。然而他还是电告麦凯恩将军,“尽可能发动空袭”。[65]此时他的第1特混大队还在菲律宾以东海面上加油。
1707359799
1707359800
“拐子”斯普拉格此时也直接加入了对话,他向金凯德发出的几封急电,都将“第3舰队司令”(哈尔西)和“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列为抄送对象。[66]严格说来这是一种违规,哈尔西和尼米兹并不属于斯普拉格所在的指挥链。但是情况紧急,无人提出异议。
1707359801
1707359802
半个小时后的9点,金凯德的又一封电报送到了“新泽西号”。第7舰队的老大这次还是重复先前的话,只是语气更加激动:“我情况危殆。快速航母和空袭支援或能阻止敌人摧毁护航航母部队并进入莱特湾。”[67]但哈尔西相信自己已经竭尽所能。他再次给麦凯恩发电,这次是命令他以最快的速度去截击栗田。之后他告诉金凯德,麦凯恩已经在路上了。[68]
1707359803
1707359804
22分钟后,金凯德来电,报称敌舰队“显然在夜间穿越了圣贝纳迪诺海峡。请求立刻空袭。并请求重型战舰支援。我的老战列舰弹药不足”。[69]
1707359805
1707359806
最后一句话是个新因素,哈尔西说,“如此惊人,我很难接受”。他想知道金凯德为什么不早点告诉他。之后他看了时间戳,意识到自己接收金凯德电文的顺序错了。这最后一份电报是金凯德第三个发出,却是第六个被收到的。这还是几乎两个小时前的早晨7时25分发出的。在这两个小时里,“新泽西号”距离萨马岛外的战场又远了40英里。超负荷的无线电网络给两支舰队之间的通信带来了灾难。一名密码军官后来解释道,所有电报的发送都遵循以瓦胡岛为中心的“F广播时间表”[70],并且不允许发送大量文字,以免“由于其相当缓慢的字词发送速度而给时间表带来恐怖的负担,因为舰队中的所有军舰都希望收到大部分电报或至少能够收到电报”。[71]许多发送方不愿受限于这一落后的无线电通信模式,转而发送普通电报并打上“高优先级”标签。这个习惯很快蔓延开来,于是不可避免地拖慢了真正紧急电报的传送速度。
1707359807
1707359808
哈尔西答复道:“我正与敌航母部队交战。拥有5艘航母和4艘巡洋舰的38.1特混大队已得令立即前来支援你。”[72]他还附上了自己的经纬度,以表明催他返航是没有意义的。第3舰队正远在北方400英里以外,即便哈尔西想要救援第7舰队,他也太远了。
1707359809
1707359810
金凯德起初的几封电报是“透明”发送的——意即用明语,不加密。这就令它们几乎是坐等着敌人来截获,但也会使它们能够更快通过译码室送到接收人手中。尽管如此,这一次无线电的传送还是耽搁了,不过金凯德告诉一名战友,他用明语发报还有另一个原因——“让电文更具有刺激性,这显然做到了”。[73]
1707359811
1707359812
在“新泽西号”舰桥上至少一名下属的眼里,哈尔西那著名的蛮干心态似乎变弱了。这位将军孤独地坐在皮革窗沿上,压抑而安静。旁人能听到他的自言自语:“到嘴的鸭子,我不想让它飞了。”[74]
1707359813
1707359814
整个太平洋,乃至美国本土所有的军队司令部都实时监听着金凯德和哈尔西的对话。金和尼米兹两位将军被其中的几封电报列为“抄送人”。即便没有,他们通常也能收到所有的电文,因为他们的通信处监听着整个无线电网络。低阶参谋们把每一次更新的经纬度位置都标注在桌面的海图上,好让将军们能直观地看到各支舰队的位置。因此,在珍珠港和华盛顿,哈尔西仅有的两名直接上级都在密切关注着事态的进展,并随时评价他的一举一动。两个人都很不满意。
1707359815
1707359816
先前和后来都是航母特混大队司令的“乔克”克拉克此时正在华盛顿宪法街的海军部里。走进金上将的办公室,他发现这位海军作战部长正在大发雷霆。金“像老虎一样”在地板上踱步,咒骂哈尔西把圣贝纳迪诺海峡丢下不管。“我这一辈子从来没见过他发那么大的脾气,”克拉克回忆道,“我见他发过很多次脾气,也见过他发大脾气,但这回却是能写进故事书里的。他走过来走过去,极尽恶语骂着哈尔西,连空气都凝固了。”[75]
1707359817
1707359818
同时,在夏威夷的太平洋舰队司令部里,尼米兹也在他的办公室里踱步。据他的参谋长助理伯纳德·奥斯汀说,这很稀奇,因为“尼米兹将军不是那种喜欢踱步的人。他会冷静地面对许多问题,对于头脑里正在据实应对的困难不动声色。但是这一次,他也走过来走过去。因此我意识到这意味着这位五星上将正处于最严重的忧虑之中”。[76]
1707359819
1707359820
尼米兹后来说,这段时间里他大多待在马卡拉帕山上居所后面的马蹄铁赛场[77]里。“我如坐针毡,却不能表现出来。于是我回到宿舍去拿马蹄铁,告诉我的幕僚,‘如果有消息,就送到那里给我’。这场日本舰队彻底覆灭之战中的大部分电报,我都是在马蹄铁赛场里收到的。”[78]这毫无疑问是可信的,但根据几位尼米兹幕僚的说法,在哈尔西北上恩加诺角的关键的几个小时里,尼米兹都待在司令部里。他不停地按铃把奥斯汀叫到办公室,每次都问他有没有电报能够显示哈尔西是否留下重型战舰守卫圣贝纳迪诺海峡。奥斯汀梳理了所有电文,却没有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他建议尼米兹将军干脆向哈尔西求证海峡是否有人防守。但尼米兹没有这么做,他说“他不想发出任何可能直接或间接影响战场负责人对其部队战术运用的电文”。[79]
1707359821
1707359822
这段时间里,尼米兹办公室的里里外外还有其他一些高级幕僚,包括福里斯特·谢尔曼和杜鲁门·赫丁。当金凯德报告说“塔菲3”编队遭到攻击时,他们再度提出了这个问题。尼米兹是否应该询问第34特混舰队的位置?
1707359823
1707359824
这是个敏感的问题。开战三年来,尼米兹从来没有通过索要信息或者催促舰队司令采取行动而插手过某一场战役。他常常很想去这么做,或者被幕僚们怂恿这么做——包括珊瑚海海战,中途岛海战,1942年下半年瓜岛周围的几次海战,最近一次是在当年6月的马里亚纳海战。但尼米兹每次都忍住没有干扰他的舰队司令,他选择相信他们的战术判断。
1707359825
1707359826
珍珠港方面没有收到哈尔西发给金凯德的关于战列舰已随同第3舰队北上的电报。因此这个问题被谢尔曼、赫丁和奥斯汀第三次提给总司令。何不干脆向哈尔西询问第34特混舰队的位置?最后尼米兹终于同意了。
1707359827
1707359828
这份简短的电文由谢尔曼或者奥斯汀编写——说法不一——经由尼米兹批准发出:“第34特混舰队现在何处?”[80]金和金凯德也作为“告知”收件人一并发送。
1707359829
1707359830
这份电文嗖的一声通过气压输送管送到了太平洋舰队司令部地下室里的编码室,密码无线电通信史上最著名的乌龙事件便拉开了序幕。给外发电文加密时的标准做法是在正文的首尾添加几个无意义的词句。这些废话被称为“填凑部分”(padding),目的是迷惑敌人的密码破译人员。“填凑部分”和正文之间会插进两个无意义的字母,接收方的通信官要先把这些废话去掉再交给接收人。由于认为短电文更易于破解,因此人们也常重复正文中的一部分文字,仅仅是为了让电文更长些。于是,此番发出的电文便成了这样:
1707359831
1707359832
火鸡跃入水中GG发件人CINCPAC[尼米兹]主送第3舰队司令[哈尔西]告知COMINCH[金]第7舰队司令[金凯德]X第三十四特混舰队现在何处重复现在何处RR全世界都想知道。[81]
1707359833
1707359834
在太平洋的另一边,“新泽西号”高大的无线电塔收到了电文的一笔一画。在下方的解码室里,一名电报打字员在一小截纸带上打出了解码后的电文。一般情况下通信人员会把正文抄下来,作为正式电文。但是当电报很急时,就像这次一样,他们也会直接把填凑部分撕下来,把解码后的纸带原样送到指挥室。通信官查尔斯·福克斯上尉看出来前一段填凑部分是废话,便撕掉了它,但最后几个字却让他犯了难。虽然它们与前文之间隔了两个看似无意义的字母,但谁也不敢保证这“RR”不会是某一段电文错乱的遗留。在情况难以判定或模棱两可时,若无法确定一段语词到底是填凑部分还是电报正文,那么标准的做法就是把它留在纸带上,交给接收人自己去判断。[82]
1707359835
[
上一页 ]
[ :1.70735978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