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360521
1707360522
1944年11月时的战术条令倾向于大规模高空精确轰炸。任务要在白天执行,最好是晴朗天气,这样投弹手们就能通过轰炸瞄准具瞄准目标。雷达瞄准只是个不太受欢迎的应急之举,仅用于浓云密布时。低空夜间轰炸还不是个可用选项。汉塞尔想要在首次轰炸日本时出动至少100架“超级堡垒”。在出现足以目视轰炸的晴朗天气前,他不愿把这些飞机派出去。在有利天气下发动大规模空袭将充分利用突袭的优势。但另一方面,他也决定要在11月底前发动对东京的首次空袭,因此时间并不宽裕。11月18日,塞班岛的B-29飞机、弹药和飞行人员数量都足够执行这样的任务了,但是当天日本上空天气阴沉,这样的天气持续了一个星期。每天晚上机组人员都要参加任务前的简报会,结果每次都被告知按兵不动。这对人的神经真是挑战。“我们来聊聊制造紧张的人,”一名年轻的机组人员在日记中写道,“你可以强装镇定,但任何人如果说自己不害怕,那他说的一定不是事实!”[44]
1707360523
1707360524
11月24日感恩节这天,云开了。飞行人员在凌晨三点就起床了。当东方破晓之时,排成长龙的“超级堡垒”机群已经在滑行道上给发动机预热了。出于公众宣传的目的,第21轰炸机司令部带来了代表美国各主要报刊和无线电台的24名战争通讯员。当第73轰炸联队指挥官兼本次任务的领队“罗西”埃米特·奥唐纳尔准将爬进他的座舱时,电影摄制组启动了摄影机,闪光灯也闪烁了起来。奥唐纳尔的飞机“无畏多蒂号”率先起飞,在他身后,其他110架“超级堡垒”以30秒间隔依次升空。它们向东爬升,在女巫湾上空向左转,踏上北上的漫长航程。每架飞机都装载到了极限起飞重量,14万磅。(莱特公司的工程师建议将起飞重量限制在12万磅,他们的要求过严了。)飞行人员在忙于爬升至高空并在行进中集合队形之时,还要小心盯着他们的发动机。起火和其他机械故障迫使17架飞机折返。其余94架飞机则直奔主要目标,位于东京西部吉祥寺的中岛飞机公司武藏野工厂。
1707360525
1707360526
日本人知道“超级堡垒”在塞班岛的集结。他们早就预见到了此次空袭,并采取各种措施,做好了准备。自从6月以来,从中国基地出发的B-29已经8次空袭九州,他们对这种大型轰炸机及其性能并不陌生。在几个星期前拦截“东京玫瑰号”失败之后,日本战斗机进行了改进,提高了爬升速度和实用升限。日本人给飞机装上了更宽的螺旋桨叶,发动机也做了调整,以便在稀薄空气中提供更大的推力。最激进的措施——也最有日本风格——是建立了空对空撞击部队。这支部队的战斗机拆除了所有的机枪、弹药和装甲板。这令它们在更高的高度也能表现良好,但显然就无法向敌人射击了。这些飞行员,也可以视为神风队员,都练习了高空撞击机动,目标是“超级堡垒”脆弱的尾部。
1707360527
1707360528
日本的海岸雷达站发现来袭的机群之后,日军125架战斗机起飞迎战。其中有10架日本陆军第四十七“震天”航空队的中岛Ki-44“钟馗”机,它们全部用于对敌轰炸机进行撞击。
1707360529
1707360530
抓住高空飞行的“超级堡垒”在任何情况下都是难事。来袭机群在2.7万英尺到3.2万英尺高度之间进入日本空域,大部分防空战斗机都要花上整整一个小时才能爬升到这一高度。这天的急流很剧烈,每小时150英里的顺风使得B-29的地面速度超过了每小时400英里。气流打乱了轰炸机的队形,让精确轰炸成了空中楼阁。薄薄的云毯令中岛工厂变得模糊不清。只有24架飞机向武藏野投下了炸弹,而且几乎全部落在中岛工厂的围栏之外。64架飞机攻击了预定的第二目标,东京港。[45]
1707360531
1707360532
第四十七“震天”航空队的三田义雄三飞曹用一次壮观的撞击获得了当天唯一一个击落战绩。他从后上方接近一支B-29编队,这位勇敢的武士做了一个剧烈的俯冲滚转,驾驶他的中岛飞机撞上了萨姆·瓦格纳中尉驾驶的A-26号飞机尾部。三田的飞机炸成了一团火球,拖着长长的浓烟坠向地面。A-26号机还在飞,但是撞击撕掉了它的垂直安定面和左侧升降舵。瓦格纳试图转向返航,但是飞机却撑不住了。它在距离东京湾约20英里处坠毁,机组无人生还。
1707360533
1707360534
对于其他的“超级堡垒”而言,向塞班岛的返航也是一种漫长的煎熬。低垂的云层覆盖了日本南方海域,遮住了各处地标,当夜幕降临时,返航机群还在伊斯利机场以北几个小时航程处。此时跑道只有一些火堆能用以标记,一旦有事故堵塞了跑道,许多B-29可能就要迫降了。好在91架飞机安全着陆,给任务画下了一个成功的句号。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1707360535
1707360536
后来复盘此次战斗时,汉塞尔承认11月24日的东京之战过于冒险,几近鲁莽。轰炸没有取得多少成果,武藏野损伤轻微,东京港区甚至没有被直接击中。他觉得幸运的是只损失了3架飞机。(两架坠入本州岛以南洋面,救生潜艇搜索了此地,但一无所获。)汉塞尔害怕失败,他后来写道:“但是我十分担心这种作战状况会损害和危及我正在推进的对日本列岛的独立作战。”[46]换言之,汉塞尔背负着压力,他要展示从马里亚纳群岛出发轰炸东京的可行性——这样才能让质疑者闭嘴,并且巩固第20航空队的独立性。人们认为,只要这些“超级堡垒”能够兑现轰炸日本工业核心区的承诺,“福将”阿诺德就能顶住将这些飞机用于其他目的的压力。
1707360537
1707360538
本州岛南部海域,有12艘执行救生任务的美军潜艇。其中之一是“射水鱼号”,这是一艘白鱼级潜艇,艇长是约瑟夫·E.恩莱特少校。它巡逻的这片水域被官兵们私下称为“猎场”(Hit Parade),其他潜艇(包括“刺尾鱼号”)已在这里找到过大量进出东京湾的日本船只。11月24日晚间一架B-29在这里的海面上迫降后,“射水鱼号”赶来搜索了三天,却没有找到任何飞机、救生筏或者残骸,恩莱特最后发电向珍珠港报告,“这里的海况不适合水上迫降,轰炸机可能已经坠毁并迅速沉没了”。[47]
1707360539
1707360540
11月27日,太平洋潜艇司令部来电,48小时内不会再有B-29飞临日本上空。这意味着“射水鱼号”和其他救生潜艇可以松绑,继续去猎杀敌船了。恩莱特指挥他的潜艇来到本州岛近岸,白天潜航,时常把潜望镜升到高位进行观察。富士山巨大的火山口常常从潜望镜圆形视野中的十字瞄准线下飘过,但是恩莱特却没见到任何有价值的船只,只有一些拖网渔船和其他小艇,他觉得这些小船“太小,不值得用鱼雷”。[48]
1707360541
1707360542
恩莱特在南达科他州迈诺特市出生、长大,美国海军学院1933届毕业生。战争早些时候他曾任“鲦鱼号”潜艇艇长,但在1943年秋季那次49天的令人失望的巡逻之后,恩莱特认定自己不是指挥潜艇的料,请求洛克伍德放过他。[49]
1707360543
1707360544
接下来的8个月里,他一直在中途岛潜艇基地做一些岸上工作。到了1944年8月,他又急着想要出去试试身手了,于是洛克伍德给了恩莱特一件最难得的礼物:第二次担任潜艇艇长的机会。因此,他比太平洋上其他普通的潜艇艇长更渴望获得战绩。然而出巡至今,他仍然两手空空。“射水鱼号”上的那24枚Mk18电动鱼雷都还躺在原处,一枚未射。
1707360545
1707360546
11月27日晚8时48分,“射水鱼号”的SJ雷达发现24 700码外有一个目标,真方位28°。[50]于是一名瞭望哨爬上潜望镜平台,举起望远镜观察北方海平面。当时的环境很适合目视搜索:天气晴朗,轻风徐徐,几近满月。恩莱特起先觉得这个目标是个岛屿,但是雷达扫描结果很快显示,它正在向自己靠近,瞭望哨随即报告:“海平面上有一个暗影,位于右前方2点[51]。”[52]
1707360547
1707360548
恩莱特很快认出了望远镜中海平线上的那个暗淡的“目标点”。对比目视测距和雷达测距的结果,他判断出这是个大家伙,可能是油轮,这可是最高优先级的目标。
1707360549
1707360550
“射水鱼号”继续停留在水面上向西航行,想要绕到目标背向月光的方向。首次发现目标大约一个小时后,一名瞭望哨向下面大吼说,目标的矩形轮廓从远距离上看很像是一艘航空母舰。恩莱特起先将信将疑,但是观察了一会儿后,他信了。随着距离越来越近,目标的外形愈加明显,航母巨大的舰岛和烟囱从平坦的船体上部伸出来。目标的基准航向是210°,航速20节。[53]
1707360551
1707360552
这艘神秘的航空母舰是“信浓号”,世界上最大的航空母舰,在“大和级”战列舰原三号舰的舰体上改建出来的大家伙。这艘舰建于东京湾里横须贺海军基地的船厂,10月8日下水,8天前刚刚服役。自从当年6月日军在马里亚纳海战中丢掉了三艘航母之后,这艘舰上的舰员和3 000名船厂工人便开始每天工作14个小时,每周七天,加班加点。日军的航母突击舰队曾经令人望而生畏,而这艘新造的巨舰则承载着日本复苏这支舰队的最后也是唯一的希望。
1707360553
1707360554
“信浓号”的目的地是吴港,它要在那里完成舾装并搭载舰载机。舰长阿部俊雄大佐一直对军舰出海前的准备情况忧心忡忡。在完全不合情理的时限要求之下,许多工作都被简化了。许多重要的内部设施都还没有完工或者未经检验,包括水密门、抽水泵、消防水管以及通风管道。阿部此前就警告过上级,这艘舰和舰员们都还没有做好出海的准备,即便只是沿着海岸航行一夜也不行。但是上级指挥部却无动于衷,这一周的B-29空袭过后就更是如此了。他们不得不假定这艘大型航母已经被敌人发现并拍了照,而高空飞行的敌人轰炸机随时可能回来轰炸船厂。因此,东京的将领们驳回了阿部关于推迟出海的请求,要求“信浓号”必须不迟于11月28日出海。
1707360555
1707360556
就和准姊妹舰“大和号”和“武藏号”一样,这艘舰在施工期间也受到了极其严格的保密。在横须贺的海滨地带,日本人采取了激进的措施来保护这项工程不被人看见。6号码头周围竖起了高耸的波纹板围栏,“信浓号”就在其中建造。数千名船厂工人被拘禁在基地内,施工期间从不允许外出。任何工人甚至只要提到这艘舰的名字,就会遭到宪兵逮捕、关押、审讯和拷打。
1707360557
1707360558
它真的很大:长872英尺,舷宽119英尺,满载排水量71 890吨。就和那两艘超级战列舰一样,“信浓号”装有四台巨大的蒸汽轮机,可以向螺旋桨输出15万马力,使其最高航速达到27节。它的飞行甲板和机库甲板都设有装甲,设计能够抵御1 000磅炸弹的攻击。舰岛位于右舷中部,尺寸相当于一栋办公楼。舰岛内整合了巨大的烟囱,烟囱向舷外大角度倾斜,让这艘舰的造型显得有些奇特。“信浓号”装有数百门高射炮,比任何其他航母都要多。“当我站在铺设完成的飞行甲板尾部,站在舰首的人看上去只有小豆那么大,”横须贺的一名船厂工人大岛盛业回忆道,“我记得自己兴奋地大喊大叫。‘信浓号’是世界上最大的航空母舰。”[54]如果这里的“大”指的是吨位,那么大岛所言完全正确——在美国第一艘福莱斯特级航母于10年后的1954年下水之前,世界上没有比“信浓号”更大的航母了。
1707360559
1707360560
根据命令,“信浓号”在11月28日日落后不久在三艘驱逐舰的伴随下离开了东京湾。舰上有2 475人,包括由2 175名官兵组成的舰员组,以及大约300名船厂工人。舰上没有飞机,机库里装着50枚“樱花”自杀弹,这种武器设计用来由飞机投射。还有6艘“震洋”自杀快艇。这些自杀艇将要送到吴港沿岸,也可能在将来的某个时间送到冲绳。
1707360561
1707360562
和上级商议后,阿部大佐设计了一条绕路远离海岸的航线。这会稍稍简化一些导航工作,也是为了避开已知有美国潜艇出没的海域。航程的第一阶段,航母和驱逐舰将会向正南方开往远海。次日凌晨破晓前它们将要转向西边,向濑户内海高速冲刺。最后阶段会是在白天,舰队得不到任何空中掩护,不过阿部什么都做不了,东京方面根本没有给他选择的余地。他相信自己选择的是在当时环境下最安全的路线。“信浓号”和护航舰在洒满月光的平静海面上破浪而行,航速20节,走之字形航线以规避敌人潜艇。
1707360563
1707360564
美国海军的识别手册上,没有任何一艘船的轮廓能匹配得上眼前的“信浓号”。恩莱特和他的军官们认为这艘陌生的敌舰肯定是“飞鹰级”或者“大凤级”航母。他们根本不会想到,自己猎物的吨位竟然会是埃塞克斯级舰队航母的两倍。盟军阵营中没有任何人知道关于这艘舰存在的蛛丝马迹。
1707360565
1707360566
三艘护航驱逐舰出现在了雷达屏幕上。距离缩短后,“射水鱼号”潜望镜平台上的人已经隐约能够见到它们了。恩莱特觉得在目标的背后可能还有第四艘护航舰,当然实际上并没有。
1707360567
1707360568
想要在水面上接近有四艘驱逐舰(哪怕只是三艘)护航的敌人航母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在这样明亮的月光下。恩莱特绝对不可能这么做。他相信这种尝试“实际上就是自杀”。[55]但是下潜会让“射水鱼号”的速度下降大半,无法机动到攻击位置。情况并不理想。恩莱特选择转向南,在“信浓号”前方大约9英里处与其几乎平行航行,并加速到19节。他需要一些运气。敌舰航速20节,比“射水鱼号”略快一点。一旦距离接近到三四英里,潜艇就必须下潜,否则就要冒被发现的风险。射击窗口转瞬即逝,而且如果“信浓号”及其护航舰没有在之字形航行时转向“射水鱼号”,这个射击窗口甚至根本不会到来。
1707360569
1707360570
恩莱特用无线电拍发了敌情报告。或许还有别的潜艇可以被引导到能截击这艘未知航母的位置上,抑或是哈尔西的第3舰队能来对付它。他没有放弃“射水鱼号”自身的机会,但对此并不乐观:“我们唯一的机会就是保持最大水面航速,与敌人平行航行,并祈祷那艘航母转向我们。”[56]
[
上一页 ]
[ :1.70736052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