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7362781e+09
1707362781 [97]LeMay and Kantor,Mission with LeMay, p.354.
1707362782
1707362783 [98]Caidin,A Torch to the Enemy, p.154.
1707362784
1707362785 [99]LeMay and Kantor,Mission with LeMay, p.368.
1707362786
1707362787 [100]USSBS,The Efects of Strategic Bombing on Japanese Morale, p.123.
1707362788
1707362789 [101]Naruo Shirai letter to theAsahi Shinbun, Gibney, ed.,Senso, p.206.
1707362790
1707362791
1707362792
1707362793
1707362794 诸神的黄昏:1944-1945,从莱特湾战役到日本投降 [:1707356952]
1707362795 诸神的黄昏:1944-1945,从莱特湾战役到日本投降 第十三章
1707362796
1707362797 在硫黄岛的任务完成后,第58特混舰队回到乌利西锚地短暂休息、维修和补给。庞大的舰队把潟湖北部锚地停得满满当当。夜晚,尽管战时要灯火管制,但据目击者说,停泊的军舰上仍然能看到许多灯火。在巨大潟湖周围的岛屿上,露天剧场每晚都要放映电影。随着战线北移,所有人都打心底里厌倦了灯火管制,灯火管制也日益名存实亡。
1707362798
1707362799 3月11日,日落后大概1个小时,“乔克”克拉克将军站在他旗舰“大黄蜂号”的飞行甲板上,听到头上传来飞机发动机的声音。抬起头,他看见了一架绿色的双引擎轰炸机,机翼上绘着红丸机徽。它迅速向停泊在1/4英里外的另一艘埃塞克斯级航母“伦道夫号”俯冲过去。这架自杀机撞中了“伦道夫号”右后方飞行甲板下部,在飞行甲板上炸开了一个直径40英尺的大洞,并在机械车间和机库后部引发了大火。27名舰员被炸死,14架飞机被毁。半个小时后,第二架日军飞机撞上了附近的索尔伦岛并爆炸,炸伤了14人,一些地面设施受损。那个日本飞行员可能是把灯火通明的岛屿误当成停泊的军舰了。[1]
1707362800
1707362801 这两架攻击机是从超过1 600英里外的日本九州岛一路飞来的,日本第五航空舰队将此次自杀攻击任务命名为“丹号”作战。当天上午,24架横须贺厂P1Y“银河”轰炸机(盟军绰号“弗朗西斯”)从鹿屋海军航空基地的主跑道上起飞。其中10架飞机由于引擎故障被迫折返或者在其他岛屿上迫降。还有几架飞机在远航途中失踪。下午6时52分,在飞了9个小时之后,领队飞行员电告鹿屋基地,报称幸存飞机达成对乌利西环礁的彻底突袭。第五航空舰队的参谋们对这一报告做出了过于乐观的评估,认为美军肯定有11艘航母被击中。[2]实际上,被击中的只有1艘“伦道夫号”。
1707362802
1707362803 这次超远程进攻彰显了“神风”自杀战术所特有的优势:无须留返航燃油,作战半径有效提高了一倍。克拉克将军称此次攻击“胆大包天,很日本”。[3]
1707362804
1707362805 三天后,第58特混舰队再次出海。大规模的舰队出航花费了大半天时间,5支半独立的航母特混大队每次一支,鱼贯穿越穆盖水道。他们穿过一片热带锋面向北航行,在恶劣海况和浓云的掩护之下颠簸前进。这些特混大队的指挥官是海军航空兵将领“乔克”克拉克、拉尔夫·戴维森、“泰德”谢尔曼,以及阿瑟·拉福德;小一些的第五支大队(58.5大队)专司夜间作战,由马特·加德纳少将指挥。第58特混舰队司令马克·米彻尔搭乘在谢尔曼第58.3特混大队中的“邦克山号”航母上。他们的任务是打击九州岛、四国岛和本州岛南部的日军航空兵基地,以图削弱日军航空兵对两个星期后打响的“冰山”行动,也就是登陆冲绳之战的反击。
1707362806
1707362807 3月17日至18日夜间,美军接近九州岛南岸时,日军侦察机在特混舰队周围投下了照明弹。“企业号”的夜间战斗机击落了两架侦察机,但是雷达却显示,美军舰队外围还有更多侦察机出没。此番,美军便不再有突袭的战术优势了。[4]
1707362808
1707362809 日军第五航空舰队司令长官宇垣缠将军,坐镇鹿屋基地的司令部,掌控着各方面的目视报告和雷达侦察报告。远程侦察机确认美军舰队主力在3月15日离开了乌利西。3月17日日落后,夜间巡逻机接触了美军舰队的先头部队。宇垣心知肚明:猛烈的空袭3月18日早晨就会落在他的机场上。
1707362810
1707362811 两个星期前,东京帝国大本营的陆海两军分部定下了保守使用本土航空兵力的政策。最好和最有经验的飞行队都要留到登陆舰队接近日本海岸之时再出击。仅仅“航母空袭”到来时是不会动用他们的。即便美军舰载机出现在本土上空,日军飞行员和飞机也应当尽最大可能避免接战,“应避免主动作战,以保存实力”。[5]换言之,日军航空兵将会保存自己,来日再战,即便任由其机场遭到肆意空袭也在所不惜:“原则上,不要为战略要点的防空投入反战斗机作战,除非条件格外有利或者迫不得已。”[6]
1707362812
1707362813 但是宇垣从来不接受这种任人宰割、安于自守的策略。他预计美军战斗机的扫荡会严密压制日本南部的航空兵基地,令其无法飞往外海侦察,也就无从知晓登陆进攻是否会到来。当第58特混舰队向九州岛东面的起飞点航行时,宇垣担心美军的航母空袭“会没完没了,我们即便想要保存实力也保不住。我没法坐等着看[飞机]被摧毁在地面上”。因此,宇垣利用他个人的权威做出了决定,第五航空舰队“全力以赴”发动反击。[7]
1707362814
1707362815 3月18日拂晓前,在九州岛南端以外90英里处,美军航母放飞了130架“地狱猫”和“海盗”战斗机。这第一批战斗机扫荡部队在空中未遇到对手,飞行员在地面上也没见到什么飞机,于是只好扫射一些地面设施了事。大约40分钟后,轰炸机群来了,里面有60架俯冲轰炸机和鱼雷轰炸机,由40架战斗机护航。当天下午,第二轮空袭深入内陆,攻击了九州北部的机场。飞行员们返航时宣布在空中击落102架敌机,在地面毁伤275架敌机。[8]
1707362816
1707362817 海岸外的美军特混舰队发现自己身处低垂的浓云之下,云底就悬在飞行甲板上方仅仅500英尺处。这在战术上是十分危险的,因为日军飞机可以借此躲避巡逻战斗机,在高射炮来得及做出反应之前突然穿出云层冲下来。“企业号”的前部升降机吃了一枚重磅炸弹,“勇猛号”也受了轻伤,一架G4M轰炸机落在其近旁的水面上。下午3点刚过几分钟,“约克城号”航母(第58.4大队拉福德将军的旗舰)的通信舰桥右侧也被击中。所有三艘航母都控制住了损伤,但是面对如此决心坚定而且技术娴熟到出人意料的常规轰炸(非“神风”攻击),舰员们心里直发毛,这看起来意味着日本人为战争的高潮而保留了一些最优秀且最有经验的飞行员。
1707362818
1707362819 第二天上午,这一想法就得到了证实。当时一支大规模攻击机群起飞扑向停泊在濑户内海的吴港和广岛港的日军军舰。攻击机群此番打得十分艰难。在四国岛北岸的松山机场上空,两个中队的“地狱猫”战斗机从后方和上方遭到了日军战斗机的伏击,来者是精锐的第三四三航空队,他们驾驶的都是高速而动力强劲的川西N1K2—J“紫电改”战斗机。1945年3月19日在松山上空的格斗中被击落的美军飞机数量不明,但日军宣布自己击落了超过12架美机。余下的美军飞机还将在吴港上空遭到进一步的沉重打击,那里的高射炮火十分猛烈。SB2C和F6F投下炸弹,命中了多艘日军军舰,但无一击沉。这天,美军损失了60架飞机。
1707362820
1707362821 与此同时,一支日军攻击机群也迎头飞向美军特混舰队,在四国岛南岸外不远处找到了目标。2 000英尺高度上的断云再次令敌攻击机得以甩脱美军战斗空中巡逻机,米彻尔形容这一情况“对敌人堪称完美……雷达再次无法应对”。[9]大批熟练飞行员驾驶的轰炸机俯冲到戴维森将军第58.2特混大队中央的大型航母上空。早晨7时10分,“黄蜂号”遭到沉重一击,炸弹穿透3层甲板之后爆炸,炸死了差不多100名舰员。几分钟后,一架横须贺D4Y“彗星”俯冲轰炸机在“富兰克林号”正上方大约1 000码处穿出云底,赶在美军炮手来得及反应之前投下了两枚250千克炸弹。致命的落弹穿透了“富兰克林号”的飞行甲板,穿入了舰体深处。结果是灾难性的。“大本”[10]遭受了太平洋战争中所有其他未沉航母都没有遇到过的严重爆炸和火灾。数百人被当场炸死,有些人甚至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航母遭袭就命丧黄泉。
1707362822
1707362823 攻击来得如此突然,以至于舰桥上的舰长莱斯利·格雷斯上校都没有见到那架敌机和它投下的炸弹。“富兰克林号”当时正在放飞飞机。停机位上的炸弹和已经装填好的机枪弹被爆炸引燃,并发生了连续爆炸。有几架F6F“地狱猫”挂装了“小蒂姆”火箭弹,它们也被点着,从损毁的飞机上发射了出去。根据副舰长乔·泰勒中校的说法:“火箭弹呼啸着,有些射向右舷,有的射向左舷,还有些沿着飞行甲板飞去。这些武器从近旁呼啸而过,是一个人有幸得见的最恐怖的场景。有些火箭弹直飞了出去,有些则跌跌撞撞从一端飞到另一端。每次有一枚火箭射出,前方的救火队员就会本能地卧倒在地。”[11]救火队员们不得不寻找掩护,这就妨碍了他们灭火的努力。
1707362824
1707362825 在特混舰队的其他舰上,旁观者们举起望远镜看向了爆炸的航母。旗舰在至少15英里外的拉福德将军,注意到了蘑菇云和他所见过的单艘军舰升起的最大的烟团。“我们无法相信遭受如此劫难的船上还有人能活下来,”他说,“我心里已经在对我的同学戴维森将军和我那身为‘富兰克林号’舰长的朋友莱斯利·格雷斯上校告别了。”[12]在12英里外的“约克城号”上,舰桥上的一名军官数出了9次巨大爆炸。一名战友说:“就这样了,兄弟!我们可以和‘大本’说再见了。”[13]
1707362826
1707362827 但是格雷斯舰长选择拯救自己的军舰。巡洋舰“圣菲号”靠到侧舷,接走了许多幸存的舰员,包括戴维森将军和他的幕僚班子。(他把将旗迁移到了“汉考克号”上。)救火队奋战了四个小时,直到上午11点,火势才被控制到能让巡洋舰“匹兹堡号”开过来拖曳“富兰克林号”的程度。很快,这艘被打得不像样的航母就开始以3节航速向南航行了。[14]次日凌晨3点,在昼夜不休的拯救之下,“大本”恢复了动力,能够用它自身的蒸汽开出20节航速了。斯普鲁恩斯让这艘舰返回乌利西,继而去往珍珠港,再进行1.2万英里的远航开回纽约,用的都是它自身的动力。
1707362828
1707362829 在它沿途的每个港口,人们都向它行注目礼。“富兰克林号”已经成了废墟,到处都被熏黑、破烂不堪,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它飞行甲板上有一些无法辨认形状的焦黑的钢块,那是它舰载机的最后痕迹。(火焰如此猛烈,飞机的残骸都熔化进了舰体,甩都甩不掉。)“富兰克林号”的伤亡清单中有807人死亡,超过487人负伤,几乎是其舰员总数的一半。正如切斯特·尼米兹后来总结的那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甚至在整个历史上,没有其他哪艘受到如此重创的船还能浮在水面上。”[15]
1707362830
[ 上一页 ]  [ :1.70736278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