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363649
1707363650
[82]Yahara,The Battle for Okinawa, p.136.
1707363651
1707363652
[83]Masahide Ota, oral history, Cook and Cook, eds.,Japan at War, p.369.
1707363653
1707363654
[84]Kikuko Miyagi, oral history, Cook and Cook, eds.,Japan at War, p.358.
1707363655
1707363656
[85]Ibid., p.360.
1707363657
1707363658
[86]Ibid.
1707363659
1707363660
[87]Ibid., p.362.
1707363661
1707363662
[88]1英亩≈4 047平方米。——编者注
1707363663
1707363664
[89]Building the Navy’s Bases in World War II, p.410, Department of the Navy, Bureau of Yards and Docks.
1707363665
1707363666
[90]Huie,From Omaha to Okinawa, p.214.
1707363667
1707363668
[91]Hynes,Flights of Passage, p.209.
1707363669
1707363670
[92]“The World War II Memoirs of John Vollinger,” http://www.janesoceania.com/ww2_johann_memoirs/index.htm.
1707363671
1707363672
[93]Morison,History of United States Naval Operations in World War II, Vol.14,Victory in the Pacifc, p.282.
1707363673
1707363674
[94]Huber,Japan’s Battle of Okinawa, April—June 1945, p.122.
1707363675
1707363676
[95]Auer,ed., From Marco Polo Bridge to Pearl Harbor, p.162.
1707363677
1707363678
1707363679
1707363680
1707363682
诸神的黄昏:1944-1945,从莱特湾战役到日本投降 第十五章
1707363683
1707363684
在杜鲁门总统任期的最初几个星期里,白宫的记者室里总是能听到这样的说法:“富兰克林·D.罗斯福为了人民。哈里·S.杜鲁门就是人民。”这位显得多余的中西部人虽然可以站立,但他看起来却比坐在轮椅上的前任还要矮小。他在担任自己的新角色时显得有些尴尬而不自然。当一群人“向老大打招呼”的时候,他不知道应该回应什么样的礼仪,也不知道手该往哪儿放。敬礼?立正手放两边?和打招呼的人握手?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时,他三种动作都用上了。一名记者被指派去写一份关于新总统的“有特色的报道”,结果他告诉自己的编辑:“这个人的特色就是完全没有特色。他就是个凡人百姓。你可以在公共汽车或电车上碰见他,在杂货店冷饮柜台遇到他坐在你旁边。像他这样的人得有几百万。”[1]
1707363685
1707363686
杜鲁门在入主白宫后的第一天早晨很早就来到了白宫,等着他的高级军事顾问来向他做个晨报。但肯定是什么地方搞错了,因为这些人根本不知道这事,也找不着他们。新总统等了超过一个小时,“都有些不耐烦了”,一个手忙脚乱的秘书这才把白宫参谋长莱希海军上将和白宫高级军事顾问威尔逊·布朗海军中将带了进来。这二位收拾起简报文稿匆匆赶到椭圆形办公室,看到新总统坐在罗斯福留下的桃花心木桌子后面,桌上仍然摆放着前总统留下的小东西。
1707363687
1707363688
立正站好的两位海军将领,开始赶在参联会开会前介绍最近的事项。杜鲁门打断了他们:“看在上帝的分上,坐下来!你们这样让我很紧张!到有光的地方来,我才能看清楚你们。”于是莱希和布朗拉过椅子坐了下来。杜鲁门看着他们的脸,布朗回忆道:“他一点也没有意识到我们也在观察他。”[2]
1707363689
1707363690
在他们讨论的过程中和随后11点规模更大的参联会会面中,大家很痛苦地发现杜鲁门跟不上趟。他并不清楚战争的进度,无论是欧洲还是太平洋都一样,而且对最近开始和苏联进行的地缘战略博弈也是一无所知。这位新总统很敬业,他读最高机密的报告和备忘录会一直读到眼皮打架。他在日记里称自己在“大白监牢”(他给白宫起的绰号)里度过了漫长的“忙碌的日子”。[3]他常常会对自己不够了解现状讳莫如深,即便在和贴身顾问、军队参谋长私下开会时也是如此。有人注意到杜鲁门不愿意问问题,担心这会暴露他的无知,即便在他显然需要更多信息时也是如此。当有人提出行动路线时,杜鲁门常常答复说他已经在考虑这么干了,似乎是不愿让人觉得他只是在照别人说的做。
1707363691
1707363692
历史学家认为,杜鲁门逐渐适应了总司令的岗位,而且最终表现得并非仅仅是称职而已。但是在1945年的春夏之际,他的痛苦却与日俱增——而他在这最初几个星期里必须面对的那些决策,恰恰是他整个总统生涯中最重要的决定。
1707363693
1707363694
在日记中,比尔·莱希表达了他对于“[杜鲁门]必须承担的战争与和平之重担”的担忧。据莱希儿子回忆,这位海军上将私下里觉得新上司是个“二等选手”。他一直习惯于把想法告诉罗斯福,知道这位总统才是“队长”,而且罗斯福会根据自己的判断同意或拒绝他的提议。但是杜鲁门还不具备面对他的顾问时所需要的自信心和独立性。莱希对其他顾问说,杜鲁门是掌握在这些人手中的,这意味着所有向总统提建议的人都承担着沉重的责任,必须绝对确保自己的提议是正确的。[4]
1707363695
1707363696
在他的日记和后来的回忆录中,莱希丝毫不觉得自己对新总统相对无知的状况应该负一定责任或是应该为此受到批评。这样一位睿智而且判断力卓越的华盛顿政治家居然如此缺乏自省,颇为令人吃惊。且不论他知不知道罗斯福总统的身体每况愈下,莱希在前总统在世最后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都伴随在他左右,他当然足够清楚杜鲁门随时都有可能坐上总司令之位。莱希是白宫参谋长,参联会主席,他有采取什么措施来确保副总统也能准确了解战况吗?这事他不干,谁来干?在组织良好的政府中,这都是基本的流程,出现这样的重大缺陷,他也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
1707363697
1707363698
莱希对杜鲁门说,自己和罗斯福私交很好,他的死去令自己很“悲伤”。他想要离开海军,也不再担任白宫参谋长之职。但是即便不考虑别的,单纯为了工作的连续性,杜鲁门也需要他,于是杜鲁门请他留下来帮助自己“把战争事务的方方面面扛起来”。在杜鲁门保证将会沿用罗斯福留下的决策流程之后,莱希同意在岗位上至少再多干几个月。[5]结果他这一干就是4年,一直到杜鲁门第一个任期结束。
[
上一页 ]
[ :1.70736364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