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367723
这二十三个人物里,四个将会死于战争,另有两个沦为战俘,还有两人被誉为英雄,而还有两人的结局是沦为肢体不全的残骸。其中不少人,在战争爆发的时候欢迎它到来,但战争也逐渐教会了他们去厌恶战争;有些人从一开始就厌恶战争。其中有一个名副其实地发疯了,被送到精神病院,而另一个则再也不能听到一声枪响。尽管命运不同,角色各异,属于不同民族,但这些人全都可以被一个事实统一起来,即战争从他们那里夺去了什么:青春、幻想、希望、人性或者生命。
1707367724
1707367725
这二十三个人物大都亲身经历了富有戏剧性和可怕的事情,尽管如此,本书的焦距对准的是战争中的日常生活。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一段反历史,因为我寻求的是把这个无论如何具有史诗性的事件放回到那种最细小的原子一般的成分,也就是说每个单独的个人及其经历。
1707367726
1707367727
我非常高兴,现在这本书在中国出版中文版。
1707367728
1707367729
皮特·恩格伦2016年6月29日于海纳维村[2]
1707367730
1707367731
[1]中文版根据2010年英文版译出,原有二十个主要人物,又收录作者为中文版特别撰写的人物恩斯特·冯·莱韦措(万之译)以及英文版未选录的人物,即文学家卡夫卡与穆齐尔(郭腾坚译)。故此版主要人物总共为二十三人。——万之注
1707367732
1707367733
[2]海纳维是作者出生成长的小村,位于瑞典中部乌普兰郡境内,离作者任教的乌普萨拉大学不远。作者每年夏天仍回这里度假。——万之注
1707367734
1707367735
1707367736
1707367737
1707367739
美丽与哀愁:第一次世界大战个人史 人物介绍
1707367740
1707367741
书中主要人物、他们的战时职务以及在大战展开之时的年龄,按照出场顺序排列:
1707367742
1707367743
劳拉·德·图尔切诺维奇一名波兰贵族的美籍夫人,三十五岁。
1707367744
1707367745
弗朗茨·卡夫卡奥匈帝国劳保局职员,三十一岁。
1707367746
1707367747
艾尔芙莉德·库尔德国女学生,十二岁。
1707367748
1707367749
萨拉·麦克诺坦苏格兰救援人员,四十九岁。
1707367750
1707367751
罗伯特·穆齐尔奥匈帝国国防军少尉,三十三岁。
1707367752
1707367753
恩斯特·冯·莱韦措德国海军中尉,二十七岁。
1707367754
1707367755
理查德·施通普夫德国公海舰队水兵,二十二岁。
1707367756
1707367757
帕尔·凯莱门奥匈帝国军队里的匈牙利骑兵,二十岁。
1707367758
1707367759
安德烈·洛巴诺夫—罗斯托夫斯基俄国工兵,二十二岁。
1707367760
1707367761
芙萝伦丝·法姆伯勒俄军里的英籍护士,二十七岁。
1707367762
1707367763
克雷斯滕·安德烈森德军里的丹麦士兵,二十三岁。
1707367764
1707367765
米歇尔·科尔代法国公务员,四十五岁。
1707367766
1707367767
艾尔弗雷德·波拉德英国步兵,二十一岁。
1707367768
1707367769
威廉·亨利·道金斯澳大利亚工兵,二十一岁。
1707367770
1707367771
勒内·阿诺法国步兵,二十一岁。
1707367772
[
上一页 ]
[ :1.70736772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