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368284
1707368285
早上八点钟,瞭望台报警:在北方看见烟雾。“埃姆登”号现在朝东北方航行,经过锡兰北部,正在水上交通繁忙的孟买—加尔各答航线上。这里会有英国商船,但也有英国海军舰只。当然要向全船发出警报信号。于是一片喊叫声,警报信号声,皮靴踏地的嘈杂声。这艘军舰调整航向朝烟雾方向驶去,加速,速度越来越快,达到最高速,“劈波斩浪,穿越海水”。还飞散着火星的黑色煤烟像一片羽毛挂在他们的后面。
1707368286
1707368287
追击开始了。
1707368288
1707368289
他们越来越靠近目标。但他们接近的这条船并无任何迹象要做躲避的操作。冯·莱韦措和其他军官在望远镜里仔细研究这条来历不明的船。看起来这是一条普通的蒸汽船,挂的是英国商船队的蓝旗。但是甲板上不是能看到一些奇怪的白色设施吗?也许这是一条护卫舰,有隐蔽的大炮吧?即使“埃姆登”号上也有做了伪装的大炮,此外还用帆布做了一个假的烟囱,第四个烟囱,这样他们的船看起来就像一条英国的轻型巡洋舰“雅茅斯”号了。
1707368290
1707368291
他们赶上了那条船。一发警告性的炮声鸣响。德国公海舰队的旗帜升到顶,然后在“埃姆登”号前桅上打出旗语信号:“停止机器。不要使用无线电。”那条他们还陌生的船立刻就减速,停了下来。
1707368292
1707368293
登船部队立即准备就绪了。由恩斯特·冯·莱韦措领队。他佩带了手枪。他率领的水兵都带了子弹上好膛的毛瑟枪。他们爬下舷梯登上一条小船,然后朝那条还不明来历的船划过去。现在这条船已掉转了船头,船尾顶风,这样就可以完全不动。大海也稍微平静了一些。
1707368294
1707368295
恩斯特·冯·莱韦措爬上了那条船,水兵紧跟在后面。他很礼貌地通报姓名,询问一些问题,四处看了看,做了检查。当他往下看货舱的时候,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货舱里堆满了各种他能想到的货物。他用自己的信号灯给“埃姆登”号发了信号:“蒸汽船‘印度河’号,3 413吨,执行印度政府分配的任务从加尔各答前往孟买。已安装运送军队与马匹至欧洲的设备。”
1707368296
1707368297
又有一批水兵坐小艇登上“印度河”号,为的是把他们最需要的物资搬运到“埃姆登”号来。
1707368298
1707368299
搬运的工作进行了几个小时,是在笑声和欢呼声中进行的。大约到了下午四点,舰长冯·米勒下令停止全部工作。德国水兵既热情又缺乏经验,几乎把所有东西都搬运过来了。“我们的上甲板现在看上去就像一个巨大的百货公司。那里的仓库什么商品都有,或者至少是样品。有毛巾、肥皂、内衣、罐头、新鲜的肉、活鸡活鸭、酒、航海仪器、航海图、笔。”在尾甲板某个地方还有根绳子上吊了很多香肠和火腿。那里还有活猪,有一套无线电电台的设备,鸡蛋和牛奶,土豆和香烟,甚至还有晒干的烟叶、咖啡和巧克力,里面有白兰地夹心的巧克力。那里还有望远镜、油布雨衣、蓝色的丝绸做的日本和服,以及一捆捆的写字纸,是用粉红色的缎带捆在一起的。
1707368300
1707368301
因为这份巨大的战利品,特别是食物和肥皂,大家都喜气洋洋。船上的气氛好到了极致。
1707368302
1707368303
于是到了执行下一个步骤的时候。“印度河”号必须弄沉。
1707368304
1707368305
船上的气氛立刻就变了,笑声和欢呼声静了下来。
1707368306
1707368307
理所当然,“印度河”号上的船长和船员——大部分是印度人——都得到充裕时间收拾他们自己的私人财物,搬到了“埃姆登”号的支援舰“马库曼尼亚”号上。(这些也都是战争规则。一是一,二是二,对的就不能搞错。)不过,这样的事情他们过去从来没有做过,也就是说,把船弄沉这样的事,而且是这么漂亮的一条船。
1707368308
1707368309
一支负责把船弄沉的队伍坐小艇划到了现在空空的漂浮着的蒸汽船上,爬上了甲板,然后又回到“埃姆登”号上。船底的塞子现在都已经打开了。
1707368310
1707368311
大家都看着。起先好像什么都没发生。前甲板和尾甲板的炮塔得到命令朝“印度河”号开炮。冯·莱韦措也参加了,发布开火的命令。一炮,两炮,三炮,炮弹射进了那条空船的船身。显然也没有用。“埃姆登”号往前靠近,到了只有一两百米的距离,又发射了三发炮弹。“印度河”号慢慢地开始动起来:
1707368312
1707368313
她朝一侧倾斜,被灌入了大量海水。然后就船头朝下栽去,在一声轰隆隆的巨响中沉下了海底——真是令人毛骨悚然的一幕。被压出来的空气发出雷鸣一样隆隆的声音,也有大量的杂物被喷射上来,桅杆折裂,倒在水面上的时候击打出巨大的水花。
1707368314
1707368315
“埃姆登”号上一时几乎无声无息,人人都感到震惊。没有人欢呼,没有人说句笑话。然后大家摇了摇肩膀。就是这么回事吧。这不就是他们的任务吗,是他们必尽的义务。“战争就是战争!”
1707368316
1707368317
“埃姆登”号和她的两艘随从舰继续航行,朝加尔各答驶去。太阳落山了。这个夜晚平安无事。
1707368318
1707368319
青岛和山东沿海一个多星期风雨交加的天气,在这天开始变得晴朗起来。在这个城市内部,大家都知道日本军队已经在龙口登陆,而龙口只在青岛北边一百多公里的地方。他们用船运来了成千上万的步兵、骑兵和重型装备——特别是重型火炮——现在这些将会使得他们的进攻明显容易得多。(至于这些军事行动是在一个中立国家的土地上,这点他们就根本不在乎了。他们只会把中国方面的抗议当作耳旁风。)很快,第一批日本部队就会在青岛附近露面了。当然,保卫青岛的德国军队也已经在碉堡里严阵以待,满怀自信,甚至几乎是期待敌人的到来。一个德国炮兵在日记里写道:“大家都松了口气,他们终于来了。”
1707368320
1707368321
1914年9月11日,星期五
1707368322
1707368323
劳拉·德·图尔切诺维奇逃离苏瓦乌基
1707368324
1707368325
天亮了。苏瓦乌基的街道两边是低矮方正的房屋,但街上却空无一人。会不会是虚惊一场?几乎所有人都在无望地祈祷着——其实更像是在自我欺骗:“不会发生在这里”,或者“他们会略过这个地方”,或者“我们大概不会受到影响”。那些无穷无尽的谣言有可能只是一厢情愿的想象,只不过经由口耳相传而变得像是真实故事一样。所以,近几个星期流传着形形色色的消息,有人说柯尼斯堡已被攻陷,也有人说俄军已进逼柏林,种种说法不一而足。
1707368326
1707368327
不过,一如往常,其实没有人真的知道前线的状况究竟如何。
1707368328
1707368329
一长列一长列的马车来来去去。增援部队从镇上穿行而过。不时也有飞机飞过上空,抛下炸弹或宣传单。有时候,还可看到成排身穿灰色服装的德军战俘拖着脚步行经这里。不过,交通量在这几天有显著增加,而且昨天首次出现了事情进展得不太顺利的征象。首先是一大群农民从东普鲁士边界附近的偏远地方逃到了这里来:“男人、女人、小孩、狗、牛、猪、马,还有板车,全部混杂成一团。”接着,他们开始听见一种先前没听过的可怕声音——远处传来的枪声。有人说那只是哥萨克骑兵猎捕叛逃军官的声音而已。人总是可以怀抱希望嘛,对不对?
1707368330
1707368331
当天晚上倒是一片平静,从乡下来的逃难者也都离开了。
1707368332
1707368333
从他们那幢大宅邸后方的窗户,可以清楚望见环绕在城镇周围的平原,还有通往东普鲁士的干道。早上六点,劳拉看见一大群马车缓缓驶来。马车上满是伤员,而且那些伤员对他们说,前线已经陷落,俄军正在撤退。他们该怎么办?离开苏瓦乌基,还是继续待在这里?
[
上一页 ]
[ :1.70736828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