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7402374e+09
1707402374
1707402375 公元410年至411年,弗拉维乌斯·君士坦提乌斯接替斯提利科的职位,成为西罗马的高级指挥官(主帅)。他在惩治谋害斯提利科的主谋一事中扮演主要角色,说明他和斯提利科关系密切。奥林庇乌斯大体就是在这一时期被乱棍打死。弗拉维乌斯·君士坦提乌斯理清宫廷的事务后,迅速把注意力转向更加紧迫的问题。他调集意大利的军队,把矛头首先指向君士坦丁三世,此时,高卢的境况也发生了转变,助了君士坦提乌斯一臂之力。君士坦丁三世同指挥官格隆提乌斯(Gerontius)闹翻。格隆提乌斯竟然推举马克西姆斯篡权74,并向君士坦丁三世的总部阿尔勒进军。因此,君士坦提乌斯率领的意大利军队到达阿尔勒时,他们首先要打败的是格隆提乌斯的军队。意大利军队不负众望。格隆提乌斯的残余人马倒戈,格隆提乌斯自杀而亡。君士坦提乌斯的下一个挑战来自君士坦丁三世的指挥官伊多比克乌斯(Edobichus)召集的增援部队。伊多比克乌斯从法兰克人和阿勒曼尼人中召集辅助部队,协助他麾下剩余的罗马军队作战。君士坦提乌斯再次获胜。他以保全性命为条件诱使君士坦丁三世投降。但君士坦丁三世还是没能幸免一死,在遣送拉文纳的途中被杀。公元411年9月18日,只有他的头颅被挂在一根柱子上抵达拉文纳。仅仅两年前这个篡位者还威胁到霍诺留的性命,而现在仅用一个战季就把他解决了。
1707402376
1707402377 但篡权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在罗马,只要有一个人篡权,往往就会有更多的人效仿,尤其是第一个篡位者的地位开始动摇之时。参与叛乱的人在个人野心和惧怕惩罚心理的驱使下会再次发动叛乱。公元411年,预感到君士坦丁三世即将倒台的不止格隆提乌斯一人,还有高卢贵族约维努斯。他的驻地在阿尔勒北部的高卢地区。约维努斯的称帝地点可能是在上日耳曼尼亚的美因茨。他的军队主要由高卢的罗马叛军和勃艮第人及阿兰人构成。75他还得到阿拉里克哥特部落的大力支持。这帮哥特人现在的首领是阿拉里克的姻亲阿萨尔夫。约维努斯和阿萨尔夫联合起来的力量十分强大,但他们的联盟并非坚不可摧。君士坦提乌斯审时度势,并没有轻易采取行动。他力图从外交上攻破约维努斯和阿萨尔夫的联盟,并在公元413年取得成效。哥特人改变立场,篡位者别无选择,只能投降——清楚地展示了阿拉里克超级军团的实力。约维努斯的命运和君士坦丁三世的一样,在遣送拉文纳的途中被处死。公元413年8月30日,他的头颅也被挂在一根柱子上抵达拉文纳。
1707402378
1707402379 西罗马先集中精力消灭篡位者再对付蛮族人的做法似乎颠倒了主次。史学家对这种做法通常都持批判态度。但要应付罗马当前面临的严重威胁,任何主帅都需要能够调遣帝国的所有资源,尤其是前线的兵力。公元413年夏天,君士坦提乌斯打败篡位者,自公元406年秋天以来首次统一西罗马帝国的主力部队,即投靠君士坦丁三世、格隆提乌斯和约维努斯的不列颠、高卢和西班牙的军队。君士坦提乌斯已经整顿好罗马的内务,统一军队,可以着手处理其他问题了。君士坦提乌斯英明果断,在放任手下信马由缰地对付遍布西罗马帝国的蛮族部落之前,他向曾背叛帝国的军队保证给他们提高军饷。76君士坦提乌斯麾下的各部队都有蛮族兵非常乐意为罗马效力。然而,蛮族个体是一回事儿,而独立的哥特群体,以及汪达尔人、阿兰人和苏维汇人的群体就得另当别论了。这支刚统一不久的军队的首要任务是让哥特人就范。
1707402380
1707402381 阿萨尔夫率领的哥特人
1707402382
1707402383 洗劫完罗马后,哥特人立刻向南挺进。既然现在在帝国境内争取稳定地位的努力已经失败,阿拉里克就彻底改变自己的策略——他现在一门心思想要攫取北非。但他召集的舰队偏偏遭遇风暴,随后不久他也病逝了。公元411年,阿萨尔夫率领哥特人挺进高卢,先是支持,随后又脱离篡位者约维努斯。
1707402384
1707402385 哥特人和罗马之间还有待建立一种双方都能接受的关系。我们知道,公元413年年末,哥特人同君士坦提乌斯的军队在马赛(Marseille)附近展开战斗。随后,哥特人在纳博讷(Narbonne)安顿下来。在讲述这段历史时,奥林匹奥多罗斯的史料残缺给我们造成巨大不便。但一切迹象都表明阿萨尔夫提出的和议要求仍超出君士坦提乌斯的底线。据史学家奥罗修斯记载,他无意中听到有人告诉圣哲罗姆以下内容:
1707402386
1707402387 他本人在纳博讷曾是阿萨尔夫的密友……他经常听到阿萨尔夫在身体状况不错、心情良好的情况下(指他喝过酒后)是如何回复罗马问题的。起先,他似乎急切地想要让罗马消失殆尽,将整个罗马帝国的领土在名义上和实质上都变成哥特帝国的疆土。借用一个流行的说法,这样“哥特人之地”就能取代“罗马人之地”,而他——阿萨尔夫——则将像奥古斯都一样成为哥特帝国的奠基人。根据多年的经验,他发现哥特人野蛮,无节制,根本无法遵守法律。但他坚信没有法律,国将不国,一个国家必须受到法律的制约。因此他[阿萨尔夫]选择通过借哥特人之力恢复、维持罗马的威望来博取荣耀,希望后世能把他当作罗马帝国的复兴者。77
1707402388
1707402389 阿萨尔夫的行动暴露了他的真实意图。哥特人除了劫取罗马的财物外,还带走了两个人:一个是普里斯库斯·阿塔卢斯。公元409年至410年,阿拉里克说服罗马元老院将他紫袍加身,后来又将他废黜。另一个是霍诺留的妹妹加拉·普拉西提阿。公元414年,打败约维努斯后,阿萨尔夫开始有策略地利用他的两个人质。当初,阿拉里克为了和霍诺留达成和议,突然将阿塔卢斯踢下台。后来阿塔卢斯复辟。接下来就轮到阿萨尔夫利用普拉西提阿胁迫霍诺留了。据奥林匹奥多罗斯记载,公元414年1月,两人成亲。
1707402390
1707402391 在坎狄迪亚努斯(Candidianus)的建议和鼓动之下……在[纳博讷]最有名望的市民英格努乌斯(Ingenuus)的庄园举行。盛装的普拉西提阿端坐在依罗马风格装饰的大殿上。她身旁坐着身着罗马服饰、肩披罗马军队指挥官斗篷的阿萨尔夫……除了其他礼品外,阿萨尔夫还赠给普拉西提阿50名身着丝质长袍的英俊青年。他们都双手各举一个大盘,一个堆满黄金,一个堆满……宝石。这些黄金和宝石都是从罗马抢来的。然后阿塔卢斯唱起婚礼的圣歌,接下来拉斯提修斯(Rusticius)和菲巴狄乌斯(Phoebadius)也唱了起来。78
1707402392
1707402393 显然,这里阿萨尔夫所追求的是阿拉里克两个和议计划中更为宏伟的那个——为自己在帝国的宫中谋求光明的前途。如阿萨尔夫所愿,普拉西提阿怀了孕,并产下一名男婴。心满意足的父母给孩子取名“狄奥多西”。选择这个名字确实意义重大。小狄奥多西的外祖父是同名的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他的表兄是同名的东罗马皇帝、霍诺留已逝皇兄阿卡狄乌斯的儿子狄奥多西二世。而霍诺留此时还没有任何子嗣——事实上他最终也没有生下一儿半女。因此小狄奥多西极有可能成为未来的皇帝。哥特首领的儿子完全有资格继承西罗马帝国的皇位。
1707402394
1707402395 但实际上,阿萨尔夫太过自不量力。君士坦提乌斯和霍诺留都希望普拉西提阿返回宫中,但不希望他的哥特丈夫一同返回。他们拒绝依照阿萨尔夫的条件达成协议。不管怎样,哥特人在战略上有一个致命弱点。自公元408年进军意大利以来,哥特人就一直缺乏稳定的供给来源。在他们以洗劫罗马为高潮的光辉岁月里,他们劫取大量战利品。但现在,君士坦提乌斯已经准确地找到他们的致命弱点。他并没有与哥特人正面开战,而是从陆路和海路两方面同时封锁他们。到公元415年初,纳博讷的粮食耗尽。哥特人不得不退到西班牙。一次意外事件还助了君士坦提乌斯一臂之力——小狄奥多西出生后不久就夭折了。悲痛的父母将他放进银质棺材,安葬在巴塞罗那(Barcelona)
1707402396
1707402397 的一座教堂里。阿萨尔夫少了一张王牌。君士坦提乌斯继续施压。最后哥特人,或是一部分哥特人,被击垮。自从公元413年阿萨尔夫背弃约维努斯,哥特人与罗马之间的和议始终悬而未定。真正妨碍和谈成功的是阿萨尔夫执意想要成为皇宫要人。
1707402398
1707402399 哥特人为阿萨尔夫的政策付出了巨大代价。他们对此渐渐心生不满。公元415年夏天,哥特人内部发生政变。阿萨尔夫被杀。9月24日,他的死讯在君士坦丁堡公布。阿萨尔夫死后,他的兄弟以及前一次婚姻所生的孩子都被西格里克杀害。西格里克出身于哥特贵族家庭。这个家族曾有人和阿拉里克争夺过哥特部落的领导权。但仅在七天之后,西格里克也被杀死,接任首领的是瓦利阿(Wallia)。这两个继任者和阿拉里克及阿萨尔夫都没有血缘关系。瓦利阿迫于罗马的压力,做出让步,把丧夫丧子的普拉西提阿送回霍诺留的皇宫。作为条件,君士坦提乌斯交给哥特人60万斗小麦。哥特人与罗马之间的新协议已经迈出头两步。在这个新协议中,哥特首领对罗马帝国的政治意义大大减弱。79
1707402400
1707402401 凤凰涅槃?
1707402402
1707402403 新协议的第三步在巩固同哥特人的和平之外,还解决了西班牙的紧迫问题。公元411年,汪达尔人、阿兰人和苏维汇人瓜分西班牙。他们霸占西班牙各行省的税收已长达五年之久。但现在,哥特人同罗马军队结成联盟,准备和他们一决高下。公元416年,行动开始了。伊达提乌在《编年史》(Chronicle)中记载了事情的经过:
1707402404
1707402405 贝提卡的斯灵族汪达尔人都被瓦利阿首领消灭殆尽。统治汪达尔人和苏维汇人的阿兰人遭受哥特人的攻击,损失惨重。他们的首领阿达克斯(Addax)死后,为数不多的幸存者无法顾及自己的领地,投靠盘踞在加利西亚的[哈斯丁族]汪达尔首领贡德里克(Gunderic),寻求庇护。80
1707402406
1707402407 伊达提乌简明扼要地概括了公元416年至418年的三年战争。战争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君士坦提乌斯镇压篡位者、制伏哥特人之后,再利用这些人解决另一个重要问题。这次战役成效卓越!斯灵人被消灭殆尽,阿兰人损失惨重,残存人员只能依附哈斯丁首领。(据伊达提乌记载,阿兰人在此之前曾是莱茵河入侵部落的主要力量——这种说法与公元406年秋天阿兰人将汪达尔人从法兰克人手中解救出来的事实相符。)
1707402408
1707402409 这时,君士坦提乌斯召回西班牙的哥特人,在公元418年将他们安置在阿基坦,将图卢兹和波尔多之间的加伦河(Garonne)河谷(高卢西南部)划拨给他们。史学家和研究者们对这次安置的性质和目的做了大量论述。我们根据奥林匹奥多罗斯的记载获得的确切信息是81:哥特人获得“耕地”。我对此深信不疑。当然,并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在随后的日子里,罗马政府在税收方面给予哥特人任何直接支持。事实上,此前十年间发生的事情已经说明在缺乏自己供给来源的情况下,哥特人在战略上处于极端劣势。阿萨尔夫的野心最终未能实现正是因为君士坦提乌斯断绝了哥特人的粮食供给,饥荒迫使他们发动叛乱。和公元382年签订的和约一样,给予哥特人耕地对于双方而言都是不错的选择。
1707402410
1707402411 对于实际发生的事情,我们无从得知。不过史料并没有记载失去土地的罗马地主阶层提出任何抗议。这可能是因为划拨给哥特人的土地属于公有土地(皇室地产和地方捐赠之类的公有土地),因此不需要征用私人地产。我们在下一章中将看到,罗马政府在处理北非的类似问题时就采用了这种方式。同样,农民也极有可能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只是哥特人替代原有地主,向他们收取地租。然而,哥特人是获得土地的全部所有权(可以买卖、遗赠所划拨的土地),还是只是使用权(在有生之年享有所划拨土地的收益),我们就无从得知了。82
1707402412
1707402413 至于为什么选择阿基坦,研究者们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从利用哥特人处理高卢西北部的分裂行动到应对撒克逊人的海上侵袭,各种观点都有。83在我看来,选择阿基坦有两个必要性:首先,哥特人需要安顿下来。关键在于安顿地点距离西罗马的政治中心该有多远。如前文所述,阿拉里克在自己统治的鼎盛时期曾要求将哥特人安置在拉文纳及其附近地区和阿尔卑斯山山口以南或以北地区。这样他们就可以不断干预皇宫的事务。后来,阿拉里克变得更加现实,准备放弃这种奢望——这些条件对于罗马而言完全无法接受,要求将哥特人安置在“边界附近”的地区。毗邻大西洋的加伦河河谷距离拉文纳1000公里,完全符合双方的要求,而且还紧邻经比利牛斯山通往西班牙的大道。罗马虽然已经着手处理西班牙的问题,但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莱茵河入侵者中仍有一些残存部落没有被制伏。公元5世纪20年代初,哥特人再次进入伊比利亚半岛,同罗马军队联手对抗哈斯丁族汪达尔人。我认为,哥特人土地问题的解决方案只是让哥特人返回西班牙干掉汪达尔人、阿兰人和苏维汇人计划中的一步而已。
1707402414
1707402415 君士坦提乌斯功不可没。公元410年,西罗马危机重重,哥特人在意大利肆意横行,君士坦丁三世坐镇阿尔勒,威胁霍诺留的统治,莱茵河入侵者瓜分西班牙。尽管如此,君士坦提乌斯利用残存的主要权力杠杆让一切又都恢复原状。高卢及意大利的军队——尤其是斯提利科用来打败拉达盖苏斯的意大利军队——仍是帝国强大的战斗机器。税收大基地北非也没有受到影响。公元408年至410年间,连续几任高级长官都没能利用意大利的军队解决哥特人或是君士坦丁三世的问题。原因在于意大利的军队无法同时对付两个敌人,与其中一个作战就会让另一个有机可乘。然而,阿萨尔夫率领哥特人离开意大利,打破这种僵局。拉文纳的中央政权坚持封锁哥特人的供给来源,他们迫于饥荒离开意大利。主动权又回到君士坦提乌斯手中。他还得到外援的支持。公元410年阿拉里克率领的哥特人在意大利肆意横行之时,东罗马帝国给予霍诺留大力援助。虽然史料没有记载,但此后东罗马帝国肯定还从精神上和经济上给予了大力支持。84
1707402416
1707402417 矛盾的是,虽然匈人是造成整个混乱局面的罪魁祸首,但君士坦提乌斯可能也利用他们替自己作战。公元409年,霍诺留召集1万匈人辅助兵协同作战。由于他们并没有赶来阻止哥特人洗劫罗马,现代的一些史学家认为匈人的辅助部队根本就没有前来助战。85如前文所述,不管他们有没有来助战,在公元411年的战季里,君士坦提乌斯的军队突然变得强大起来,自信满满地向高卢挺进,制伏篡位者。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他获得调配意大利强大军队的权力,但也可能还因为匈人的辅助部队最终赶来了。将哥特人逐出意大利的领土,再加上一些新老朋友的帮助,权力的平衡就偏向了君士坦提乌斯。难怪公元417年时,鲁提利乌斯和那个无名的基督教诗人会对罗马的未来如此信心十足。
1707402418
1707402419 然而,我们还需要更仔细地研究君士坦提乌斯的重建工作。尽管他成绩斐然,西罗马帝国还是没有完全恢复到原本的状态。
1707402420
1707402421 遗留问题
1707402422
1707402423 很明显,重建工作在公元418年时还没有完成。君士坦提乌斯也不会就这一点提出异议。斯灵族汪达尔人和阿兰人已经被消灭殆尽,但哈斯丁族汪达尔人的力量加强了,苏维汇人也仍未被制伏。这些部落依然对帝国构成潜在威胁。此外,他们的存在还意味着被他们占领的西班牙地区仍在帝国的直接控制范围之外,因此也就不再向中央政权缴纳税收。事实上,公元405年至418年间,帝国损失大量税收。君士坦提乌斯至此都未能设法弥补这些空缺。比如公元418年将哥特人安置在加伦河河谷后,很难想象那里能向帝国缴纳什么税收。86
[ 上一页 ]  [ :1.70740237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