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7403321e+09
1707403321
1707403322 他因懒惰而消沉,拥有数不尽的黄金,再也无法辨认钢铁。他的两颊毫无血色,身体因酗酒变得沉重,松弛无力,尽显病态。长期暴饮暴食,他肚子里不停地放出酸屁。
1707403323
1707403324 即便是在皇家庆祝会上,讲个放屁的小笑话调剂气氛也无伤大雅。不过西多尼乌斯还另有一番深意。墨乔里安为阿非利加复仇的时机已经成熟,“这样迦太基就不用再和意大利交战了”。
1707403325
1707403326 这是在直接表达诗人的意图。从来没有宫廷诗人有权站在皇帝面前告诉他该做什么,除非皇帝本人已经有此打算。25显然西多尼乌斯被告知他这首赞美诗的目的之一是让地主阶层对攻打汪达尔人有个心理准备。这时是公元458年初。西多尼乌斯明确指出还有很多准备工作要做。首先高卢要恢复更多秩序,才能集中精力考虑出兵北非。其次还要打造船舰。26但是墨乔里安的政府从一开始就下定决心要攻打汪达尔人。
1707403327
1707403328 公元461年,一切准备就绪。墨乔里安的计划是带领主力部队走汪达尔人走过的路线。这年春天,300艘战船聚集在西班牙行省迦太基尼西斯沿岸各港口,从新迦太基(卡塔赫纳,Cartagena)向北一直到大约100公里外的伊利奇(Illici,埃尔切,Elche)。墨乔里安带兵按时到达西班牙,似乎打算从那里转移到毛里塔尼亚,以期整体向汪达尔人在阿非利加的腹地挺进。27同时,马赛利努斯带着他的伊利里亚野战军小分队打入西西里,把汪达尔人从他们在岛上建立的据点赶走。这样做的目的是夺下西西里,也是为了迷惑盖萨里克,使他不确定主要的进攻方向。盖萨里克感到身陷绝境,提出愿意议和,但墨乔里安自信必胜,拒绝议和。更准确地说,应该是皇帝在这次远征中投入巨大,因此不愿妥协。但当盖萨里克得知墨乔里安的计划后,他就先发制人。他的舰队袭击西班牙海岸,摧毁墨乔里安的战船。帝国军队只好等在西班牙海岸边耗费时间。这场早在公元458年号称是墨乔里安政策核心的战役宣告失败。
1707403329
1707403330 墨乔里安失去了权力。他在盛夏离开西班牙,经陆路返回意大利。途中于8月2日被里西梅尔逮捕并废黜,五天后处决。墨乔里安在阿非利加这场赌博中输得落花流水,但其中的考量不无道理。几年后,安提莫斯来到西罗马,两眼紧盯着迦太基,谁也不会对此感到奇怪。
1707403331
1707403332 拜占庭舰队
1707403333
1707403334 尽管利奥一世很高兴君士坦丁堡少了安提莫斯这样一个可怕的威胁,但这位东罗马帝国的皇帝在帮助他收复汪达尔人控制下的阿非利加方面的付出非常慷慨。这很可能也是他们两人之间的一笔交易。大量史料详细记载了其中涉及的开支。从当时住在君士坦丁堡的另一位史学家存留的著作片段中,我们找到了十分翔实的记载。这些文字的作者是公元5世纪晚期一位名叫坎迪杜斯(Candidus)的人,保留在公元10世纪晚期拜占庭具有百科全书性质的《苏达辞书》(Suda)里。这里我们读到:“管理[财政]事务的官员统计,一共有4.7万磅黄金来自行政长官,1.7万磅黄金和70万磅白银来自伯爵的国债,还有一些是来自充公的财产和安提莫斯皇帝的资助。”281磅黄金大约相当于18磅白银,因此总数大约是10.3万磅黄金,而且是从一切可能的渠道凑起来的:总税收(行政长官的职责权限)、帝国资产(国库伯爵的职责权限),还有没收的财产和安提莫斯能从西罗马搜罗的一切。其他史料中,一个记载的数字与坎迪杜斯的大致相同,另外两个记载的还要多些:分别是12万和13万磅黄金。数字大体相同(坎迪杜斯的总数还没有包括另外一笔资金,他称这部分为安提莫斯自己在西罗马筹募的钱)。资金总量之庞大也完全说得通。例如,查士丁尼一世在公元6世纪30年代建造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时,花费东罗马国库1.5万—2万磅黄金。阿纳斯塔修斯皇帝(Anastasius,公元491—517年在位)的节俭是出了名的,幸运的是,他在位期间相对安定,死后留给继任者32万磅黄金的遗产。10.3万磅相当于46吨,这是个巨大的数字,但相当可信,充分说明利奥一世对西罗马尽心尽力。29
1707403335
1707403336 用这些钱调动起来的兵力同样可观。整个东罗马帝国召集1100艘战船组成舰队,几乎是墨乔里安当时舰队的4倍。这个数字同样可信。如果公元461年饱经战乱的西罗马帝国还能找齐300艘船30,那么为了这样一番大业召集1100艘是符合比例的。史料中没有记载公元468年远征队的战船吨位,但公元532年时东罗马的船只吨位在20—330吨之间。以现在的标准来衡量,当时的大部分船只都很小。绝大多数都是仅靠船帆航行的商船,但可能也有专门的军舰,就是大型战舰,航行时用船帆,战斗时用船桨。31派出的军队人数也同样符合这个比例。普罗科匹厄斯给出的数字是10万人,但这个数字太大,而且正好是整数,令人怀疑。公元532年一支500艘船的舰队装载了1.6万人的军队,因此公元468年的1100艘船可能有3万多士兵(水手没有计算在内)。另外,马赛利努斯又像公元461年那样带了一些伊利里亚部队到西罗马来。这次他们先把汪达尔人赶出撒丁尼亚(Sardinia),然后武力占领西西里。同时出动的还有第三路军,是从埃及部队里招募的,由指挥官赫拉克里乌斯率领。他们在的黎波里塔尼亚登陆后与当地部队会和,将汪达尔人从自公元455年就一直占领的城市里驱逐出去。加上水手和所有这些辅助部队,远征军投入的兵力肯定超过5万人。32
1707403337
1707403338 庞大的远征军由利奥一世的姻亲、指挥官巴西利斯库斯(Basiliscus)率领。他刚刚在巴尔干半岛大胜阿提拉的几个儿子,挫败他们在多瑙河南岸寻求避难所的最后一搏。到公元468年初,没有人会怀疑将会发生什么。因此当年1月1日安提莫斯就任执政官时,西多尼乌斯为他献上的赞美诗满怀期待。一位颇具影响的史学家称,西罗马的史料中从未提到过拜占庭的舰队,对此我不敢苟同。33西多尼乌斯开始是介绍安提莫斯,语言里充满对大海和航行的暗示:34
1707403339
1707403340 我的大人们,这个人具备了罗马的勇敢精神,也是你们渴望爱戴的人。我们的联邦就像一艘经历暴风雨又失去舵手的船,现在她把自己残破的身躯全部托付给这个人。有了这个熟练可靠的舵手,她再也不用惧怕风雨和海盗。
1707403341
1707403342 关于海洋的比喻不时出现,演说的结尾是这样的:
1707403343
1707403344 可是现在海风正紧,把我的船吹得太快。哦,缪斯女神(Muse),拦住我卑微的躯体,在我寻找港口时,让我把歌声之锚抛到平静安宁的去处。至于您,我的王[安提莫斯]的战舰和军队,还有您即将展开的伟大事业,我祈祷上帝让我能及时讲述……
1707403345
1707403346 毫无疑问,这里表达了对出海远征的期待。西多尼乌斯的演说体现了这个伟大计划:“安提莫斯给我们带来两个王国的协定,帝国的和平使他踏上战争的征途。”他带来的是保证对西罗马实行军事拯救的承诺。公元468年承诺如期而至。西多尼乌斯的演说恰逢其时。能够组织这样一支舰队,本身就是一个壮举。现在真正的考验到来了。战争风暴将再次在西地中海爆发。舰队作为帝国统一的最高象征踏上了征途。
1707403347
1707403348 罗马的计划是要绝对避免海战。和公元461年一样,罗马希望军队一次性进入北非,然后打陆地战。战斗照计划展开。巴西利斯库斯的舰队从意大利出发,沿主要通商航线向南驶进。这是地中海中部在上古时期就依风向和洋流形成的航线。在这一带水域,正式通航时间是6月到9月,巴西利斯库斯可能是6月出发的。赶上顺风,只用一天就从西西里到达北非。舰队借邦角半岛(Cape Bon)为掩护抛下锚——据史料记载,距离迦太基只有250视距(大约60公里)远。也就是说,舰队停在现在突尼斯的艾尔玛尔岬(Ras el-Mar)和阿达尔岬(Ras Addar)之间的海面。这是一个理想之地,因为这里夏季主要刮东风。(如果舰队在半岛另一侧抛锚,就可能被吹到岸上。)接下来应该发生什么,我们不得而知。舰队向部队计划的登陆点进发。附近的迦太基港为了防卫敌船拉上铁链,所以巴西利斯库斯的目标可能是尤蒂卡港湾,距离迦太基不远。35
1707403349
1707403350 不用说,汪达尔人没打算照罗马人的计划打仗。公元439年攻占迦太基后,他们夺取罗马在地中海最繁忙的一个港口,并充分利用那里的海运技术。海上突袭在公元439年后就成为他们标志性的行为,海战也成为他们的特长。不过我们也不应认为精于海战的汪达尔恶棍是突然冒出来的。海上的事情还是由北非当地人来做,西多尼乌斯在一段献给墨乔里安的赞美诗里,拐弯抹角地指出这一点,并夸大他们的痛苦。阿非利加抱怨道:“现在他为了自己的目的,将我的血肉武装起来对付我。当了多年的俘虏,我在他的统治下分崩离析,被自己的英勇威力残酷地撕碎。我的人生充满苦难,又生出大批子孙来带给我苦难。”36这一现象是历史的重演。公元3世纪时,哥特人和其他日耳曼部落占领黑海北岸后,就以分给战利品为条件,说服当地水手协助他们对南部的罗马城镇发动大规模海上袭击。《狄奥多西法典》中明确规定,任何教给蛮族人造船术的人都要被活活烧死,但显然有些人没有被吓到。37汪达尔人的海战策略大多是游击战,军队到了岸上就是进攻和破坏。到公元468年,他们和海上的帮手已经积累了30年海上军事行动的经验。有了这一有力武器,盖萨里克就像所有优秀指挥官一样,出其不意地开始行动了。
1707403351
1707403352 东罗马舰队仍停泊在岸上,汪达尔人的战舰就已经进入了视线。此时我们迎头遇上了一个决定很多战争成败的因素——机会。此刻风向一反常态,转为西北风。从迦太基起航的汪达尔人处于顺风,因此能够选择交战的时间和地点。而罗马人顶风前进,只能与风向成一个角度缓慢行驶。史料没有记载双方战船的优劣。不变的风向把罗马舰队牢牢困在邦角半岛西侧。汪达尔人抓住机会发动进攻。公元468年的情况和1120年后——1588年——的情况一模一样,当时英国人发现西班牙无敌舰队也处于同样境地。他们发出火船。古代海战没有多少提及火船的记载,但是这一策略在条件适宜的时候不时被采用,尤其是敌人舰队抛锚,或者在港口无法移动时。最早提到火船的是公元前413年雅典进攻西西里的时候,而罗马人和迦太基人用火船对付彼此已经有好几个世纪了,后者在公元前149年春曾用火船大胜罗马舰队。38
1707403353
1707403354 想要明白火船会带来什么威胁,我们需要了解罗马军队使用的船只。对西班牙无敌舰队的经典描述说得很简单:“在所有木质帆船舰队会遇到的危险中,火灾是最大的威胁;船帆、涂了柏油的绳索、阳光烤干的甲板和桅杆会立即着火,船上几乎没有什么不会燃烧。”391588年8月7日夜晚到8日凌晨,英国只发出了8艘火船。盖萨里克有多少火船,我们无从得知。但普罗科匹厄斯或许根据普里斯库斯的历史记载进行了发挥,生动地描述了火船的效果:
1707403355
1707403356 [汪达尔人]靠近后,就将拖船点燃,等风鼓起船帆,就让船驶向罗马舰队。因为舰队船只很多,这些小船碰到哪里,就在哪里燃起火来,与碰到的船只同归于尽。40
1707403357
1707403358 罗马舰队靠船帆航行的商船上船员被牢牢困住。他们能做的只有用绳索连到所有能找到的划艇上,将自己拖离险境——但过程太慢。靠桨划行的大型战舰虽然数量少,但停靠位置更有利。这种船只的主要优点就是它们在必要时能立刻顶风航行——至少是在水手们体力允许的范围内。普罗科匹厄斯接下来叙述了在邦角半岛外发生的事:
1707403359
1707403360 随着火势蔓延,罗马战舰自然是一片混乱,还有一种更大的声响,盖过风和熊熊火焰发出的声音,那是士兵和水手一起在用他们的长杆推开火船和自己的船,但是所有的船都挤在一起烧毁了。汪达尔人及时赶到,他们撞沉战船,把试图逃走的士兵连同他们的武器都作为战利品带走。
1707403361
1707403362 听上去似乎汪达尔人公元468年的火船比1588年英国的火船在点燃敌舰方面更加成功。抵御火船的经典办法就是派出划桨的船只,用拖绳拉住火船离开自己的舰队。1588年西班牙就是这样对付八艘火船中的两艘,但是他们慌张起来,整支无敌舰队就在夜色中四散逃窜。在敦刻尔克(Dunkirk)以外,西班牙的确有顺风水域,他们至少可以扬帆逃走,这样整个火船事件的唯一直接损失就是一艘已经损坏的三桅军舰。这支军舰在试图进入加来港(Calais)避险时搁浅。但是,西班牙船只在逃跑时完全没有秩序,丧失了作为一支完整舰队的一切行动能力,将胜利拱手让给英国。
1707403363
1707403364 公元468年,罗马商船没有机会扬帆逃走,因为反向的海风会把它们吹到岸上,而且那时的船只不够坚固,无法承受搁浅的损害。另外,盖萨里克的火船可能不止八艘。但是如果说公元468年的火船造成更多的直接损害,显然那种无秩序状态——就像1588年出现的状况——也和燃烧的罗马船只一样,使罗马舰队丧失了行动力。古代海战的关键在于以某种方式从敌人背后偷袭(或者从侧翼包抄,或者冲破一条防线),然后从后面攻击。如果正面进攻,冲击力会阻止自己继续进攻。分散并登上敌船是第二条攻击路线。尽管普罗科匹厄斯的记载缺少细节,但依然能清楚看出,汪达尔人的舰队紧随火船之后迅速行动,在混乱的罗马人中大开杀戒。罗马船员们忙于躲避大火,很容易就成为他们的俘虏。
1707403365
1707403366 结局是灾难性的。不过还是有一些拜占庭舰队坚持抵抗:
1707403367
1707403368 最主要的是巴西利斯库斯麾下的一位指挥官约翰……一大群人包围了他的船,他站在甲板上,左冲右突,杀死大量敌人。等他看到敌人已经攻占船只,他就带着所有武器从甲板上跳进大海……说……约翰绝不愿落入卑鄙小人之手。
1707403369
1707403370 这段文字激动人心,是典型的以记载少数精英行为为主的古代文字史料风格。这样一来,我们就无法评估战争的其他方面,比如有多少船只毁于大火,有多少是在随后的进攻和登船时损失的。实际上也没有史料告诉我们罗马一共损失多少战船。在这方面,罗马后期和中世纪的历史不再是令人不忍释卷的字谜游戏,只会令人气恼。我们只能确定汪达尔人取得决定性胜利——他们每占领或击沉一艘罗马商船,都意味着罗马又损失一支军队,这使他们的胜利更加具有决定性意义。古代海战血腥残暴,罗马可能损失超过100艘船和1万名以上的士兵。但是我的猜测是,实际损失可能不像普罗科匹厄斯的夸张言辞起初暗示的那么大,这场战役基本上和1588年的那次差不多。幸存的罗马人过于分散,无法形成进一步的威胁。因此巴西利斯库斯的远征军登陆后也算不上雄兵了。君士坦丁堡竭尽所能重新征服汪达尔王国,但远征以失败告终。五年后的公元474年1月18日利奥一世去世时,东罗马首都的国库依然空虚。他已经动用所有储备,一分一厘都不剩,无力进行第二次远征。
[ 上一页 ]  [ :1.70740332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