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417259
[53] 在尤里安的第十一封书信中,提到元老院议员的职务,不是荣誉而是一种负担。布莱特里(1696—1772A.D.,约翰逊教派神父)认为他在信件中所说的状况,不是指君士坦丁堡。
1707417260
1707417261
[54] 尤里安为君士坦丁堡感到庆幸,因为它的地位不如罗马,所以没有在帝国的城市中位居榜首,免除树大招风之危,当代人认为他的话确是执平之论。等到狄奥多西的两子将帝国分治以后,东帝国日益繁盛,佐西穆斯、苏格拉底和索佐曼夸耀新都和旧都已成平分秋色的局面。
1707417262
1707417263
[55] 锡德雷努斯和佐纳拉斯(11世纪拜占庭历史学家)推崇当时流行的迷信方式,我们因此知道,君士坦丁堡名义上被奉献给无垢圣母玛丽亚。
1707417264
1707417265
[56] 在《亚历山大里亚编年史》中,对于这种很特殊的典礼仪式,很早就有详尽的记载。蒂尔蒙特(1637—1698A.D.,法国教会历史学家)对异教风气的蔓延感到不满,认为在基督教君王的统治下,不应有这种状况发生。君士坦丁的友人觉得此风不可长,但是他们没有权利不予记录。
1707417266
1707417267
[57] 现存君士坦丁颁发的奖章上,可以看到君士坦丁堡的名字。
1707417268
1707417269
[58] 丰特内勒用鲜明的笔调,经常嘲笑人类好大喜功的虚荣心,君士坦丁的遭遇似乎让他感到高兴,原来使用“君士坦丁堡”这个名字,好建立万世不朽的基业,现在改为平民化的称呼伊斯坦布尔,这是土耳其人对希腊语误解所致,但是在很多方面仍旧沿用原来的称谓,比如,(1)欧洲各国;(2)现代希腊人;(3)阿拉伯人的著作,随着在非洲和亚洲所征服的地区,散布到很广的范围;(4)一般有知识的土耳其人,就是皇帝在公布的敕令中还是照旧使用。
1707417270
1707417271
[59] 《狄奥多西法典》在公元438年颁布。
1707417272
1707417273
[60] [译注]《职官志》登录罗马帝国所有民政和军事的职务以及任职者的姓名资料,现在留下的原始文件有1551份,涵盖的时间是4世纪中叶和5世纪,是研究当时政府组织的最好史料。
1707417274
1707417275
[61] 潘奇罗卢斯在立论精辟的著述中指出,《职官志》与《狄奥多西法典》好像在同个时期颁行,也就是438年,但是证据很薄弱,只能算是臆测之词。就我个人的看法,这部辞书完成的时间,是在帝国最后分治的395年,以及蛮族入侵高卢的407年之间。
1707417276
1707417277
[62] 格拉提安皇帝把瓦伦提尼安视为神圣的父皇,非常肯定他发布《官阶尊荣法》的功绩,保证要贯彻执行。
1707417278
1707417279
[63] 在安东尼皇朝统治期间所编纂的《法典全书》,元老院议员合法的称呼是“克拉里西穆斯”,它的含义是世家子弟。
1707417280
1707417281
[64] 我没有提到两种地位较低的阶级,就是Perfectissimus和Egregius,可以赐给还未获得议员身份的任何人士。
1707417282
1707417283
[65] 根据品秩官阶的有关规定,事无巨细都要获得皇帝的首肯,包括详尽的例证和冗长的说明,由权责部门按规定办理。
1707417284
1707417285
[66] 欧颂(310—395A.D.,罗马诗人)对此毫无价值的题材进行了详尽叙述,可说一无是处。但这个题材倒是马梅提乌斯(公元4世纪,罗马官员,《尤里安颂辞集》编者)费了一番心血才提出来的。
1707417286
1707417287
[67] 从卡鲁斯即位到霍诺留的第六任执政官就职,经过了120年,这期间,每年的1月1日,皇帝几乎都不会在罗马主持执政官的任职大典。
1707417288
1707417289
[68] [译注]扈从校尉担任执政官和有军事指挥权的将领的护卫,携带权标和斧头,象征有打杀的权力。扈从的人有12员,因为早期的伊特拉斯坎有12个城市,每城派遣一位执法官为执政官服务。
1707417290
1707417291
[69] [译注]布鲁图斯(85B.C.—42B.C.)是罗马政治家,刺杀恺撒的主谋,之后逃往希腊,集结军队对抗屋大维和安东尼,腓力比会战(42B.C.)败后自杀。
1707417292
1707417293
[70] 克劳狄安对于新任执政官所举办的表演,像赛车场、剧院和竞技场的各种节目,不仅生动且极尽幻想之能事加以描述,角斗士残酷的搏命死斗受到禁止。
1707417294
1707417295
[71] 后来会有提升执政官职权的想法,主要来自尤里安在君士坦提乌斯充满奴性的宫廷里对大家所发表的演说。
1707417296
1707417297
[72] 《十二铜表法》禁止贵族和平民的近亲结婚,但是法律敌不过习俗,基于亲情就是有严格的规定还是没用。(译者注:罗马人所谓的近亲包括亲兄妹、堂兄妹和姑表兄妹,然而恺撒就是与姑母之女结婚。)
1707417298
1707417299
[73] [译注]罗马共和国时代,在意大利投效的部族和建立殖民地的过程中,领袖和属下之间,产生庇主和部从的关系,相互之间有正式的权利和义务,这是稳定社会的主要力量,等到帝国时代逐渐瓦解。
1707417300
1707417301
[74] [译注]罗马自古以来区分为贵族和平民两个阶级,所有的军国大权为贵族掌有,引起平民的不满,在历史上发生三次大规模的平民脱离事件。第一次是公元前494年,事后罗马设置保民官,保障平民权益,经由平民大会选举产生,任期一年,共有十员,有否决权,可以推翻各级官吏的命令和法案。
1707417302
1707417303
[75] 萨路斯特(86 B.C.—35 B.C.,罗马史学家)生动叙述了朱古达战争中贵族骄纵的气焰。就是很有修养的梅泰卢斯,也认为他的部将马略并没有立下盖世功勋,对于元老院竟将他擢以执政官的高位,感到无法忍受。然而200年以前,梅泰利家族混杂在罗马平民之中,从家姓凯基利乌斯的语意可以得知,高傲贵族的先世不过是军中的小贩。
1707417304
1707417305
[76] 在罗马开城800年时(大约是公元47年),古老贵族世家留存不多,连恺撒和奥古斯都分封的新贵,也开始走向没落。斯考鲁斯的家族(是埃米利Aemilli家族的一个分支)已衰败到穷途末路,他的父亲是木炭商,只有10个奴隶,财产不到300镑,靠着儿子斯考鲁斯建立军功,才使得整个家族又兴旺起来。
1707417306
1707417307
[77] 阿格里科拉功勋盖世而又志行高洁,被韦斯巴芗皇帝封为贵族,获得列身罗马古老世家的殊荣,然而他的先世至多不过是骑士阶级。
1707417308
[
上一页 ]
[ :1.70741725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