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426710
1707426711
1707426712
1707426713
1707426714
[1] 皇室的继位模式不仅形形色色而且错综复杂,有的出于欺骗或运用武力,有的时机凑巧或纯属意外。格劳修斯(1583—1645A.D.,荷兰法学家和历史学家)费尽心力想要制订合于法理的体系,但是徒劳无功。
1707426715
1707426716
[2] 无论瓦伦提尼安三世是在罗马还是在拉文纳接受冠冕,最早的作者都不认同。在这种不确定的状况下,我相信对元老院表示尊敬是很合理的事。
1707426717
1707426718
[3] 比亚伯爵对于这次割让非常关心,他不仅要找出事实的根据,还解释了割让的动机,以及所产生的后果。
1707426719
1707426720
[4] 可参阅狄奥多西首次颁布的律令,经他批准后并入《狄奥多西法典》。在那之前约40年,除了有一条法规例外,所有制定的法律都能通用。那是在东部制定的一项法规——犹太人免除出任城市官员的义务。但在阿普利亚和卡拉布里亚的城市,因犹太人数量众多,西部皇帝单独颁布诏书,使这项法规无效。
1707426721
1707426722
[5] 卡西多里乌斯(480—575A.D.,狄奥多西大帝和东哥特人统治时代政治家和历史学家)将普拉西狄亚和阿马拉桑夏的摄政做了一个比较。他谴责瓦伦提尼安的母亲个性软弱,但推崇她作为情妇的德行。在这种情况下,阿谀之辞有时也会表达出老实话。
1707426723
1707426724
[6] 埃提乌斯的父亲是高登提乌斯,是西徐亚行省地位显赫的公民,也是骑兵主将,他的母亲是意大利富有的贵族。埃提乌斯从年轻时就是士兵和人质,经常与蛮族在一起交谈。
1707426725
1707426726
[7] 希波主教后来谴责他的朋友行为堕落——在发誓守贞以后还娶阿里乌斯派的女子为第二任妻室,同时还怀疑他的家里养着几位侍妾。
1707426727
1707426728
[8] 普罗科皮乌斯提到埃提乌斯的奸谋、卜尼法斯的反叛以及阿非利加的丧失,这些传闻轶事也获得一些附带证据的支持,像卜尼法斯的悔恨,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的宫廷,都会发生类似的情况。
1707426729
1707426730
[9] 萨尔维安把汪达尔人的胜利归于他们对宗教信仰的虔诚,他们实施斋戒和祈祷,在军队阵列的前面高举着《圣经》,用来谴责敌人不信上帝和亵渎神圣。
1707426731
1707426732
[10] [译注]安纳斯河即现在的瓜迪亚纳河,流过西班牙中部,从葡萄牙的里斯本注入大西洋;梅里达位于西班牙的中西部,靠近葡萄牙边界。
1707426733
1707426734
[11] 埃提乌斯是当代一个西班牙人,他记载汪达尔人渡过海峡是亚伯拉罕纪元2444年的5月份(年度开始是10月份)。这个日期相当于公元429年,也被另一个西班牙主教伊多希尔所证实。但还有很多作者,认为这个时间还要提早一两年。
1707426735
1707426736
[12] 我们从埃提乌斯的论述中可以确定,根西里克撤离西班牙完全无误,波西狄乌斯对于汪达尔人的军队有详尽的描述。
1707426737
1707426738
[13] 普罗科皮乌斯特别提到,一般而论,摩尔人和汪达尔人联合在一起,是在瓦伦提尼安逝世后的事。但也有可能,独立部族的行事方针,不会赞同一成不变的体系。
1707426739
1707426740
[14] 参加迦太基会议的多纳图斯派主教有279人,他们声称总数不会少于400人。正统教会参加的主教是286人,120人缺席,除此还有64个主教的空缺未补。
1707426741
1707426742
[15] 《狄奥多西法典》第十六卷第五项,列举从公元400年到公元428年,一系列取缔多纳图斯派的皇家法律令,其中列为第五十四项的法律,是霍诺留在公元414年颁布的,内容最严苛且收效最大。
1707426743
1707426744
[16] 圣奥古斯丁之后改变了他的观念,认为要用合适的方式来对待异端分子,并发起热诚的呼吁,要对摩尼教徒有怜悯之心,赦免他们的罪过。洛克在他那老生常谈的著作里,将其选为人道主义最好的范例。另一个哲学家、可敬的贝尔使出全力驳斥此论调,说希波的主教就是到了老年,还认为迫害多纳图斯派是正当的行为。
1707426745
1707426746
[17] 多纳图斯信徒夸称他们有成千上万的这种自愿殉教者,奥古斯丁认为可能是实情,只是数目太过夸张。但他很严峻地表示,少数人把自己烧死在世上,总比全部在地狱火焰中焚烧要好得多。
1707426747
1707426748
[18] 按照圣奥古斯丁和狄奥多里特的说法,多纳图斯派倾向于阿里乌斯派的教义,至少有部分人抱持这种观点,所以根西里克才支持他们。
1707426749
1707426750
[19] 巴罗尼乌斯提到汪达尔人和多纳图斯派的关系,认为丧失阿非利加这件大事,要想找出之所以如此的理由,应该是在天上而不是尘世。在蛮族的统治下,阿非利加的分裂分子享有一百多年不为人知的和平。等到这段时间结束,我们从皇家的迫害行动中可以再度追踪他们留下的痕迹。
1707426751
1707426752
[20] 圣奥古斯丁在给卜尼法斯伯爵一封机密的书信中,并没有诘问发生争执的原因,只是很诚挚地劝诫,要善尽一个基督徒和臣民的责任,要毫不迟疑地尽快从危险而有罪的情况下脱身。要是能够获得妻子的同意,甚至可以出家过独身和苦修的生活。主教与大流士有密切的联系,他是负责前去和平解决争端的大臣。
1707426753
1707426754
[21] 最早指控汪达尔人要把阿非利加化为赤地千里的荒漠,是出自下列例证:(1)迦太基主教卡普雷奥卢斯的一封书信,提起这件事作为他不能参加以弗所宗教会议的借口;(2)出自圣奥古斯丁的传记,这本著作是他的朋友和同事波西狄乌斯所写;(3)《汪达尔人宗教迫害史》提到有关的情节,作者是维克托·维廷西斯,该书所描述的场景,已经是时过境迁以后60年,作者想要表示的是他的宗教情怀而不是历史真相。
1707426755
1707426756
[22] 古老的希波·里吉乌斯在公元7世纪被阿拉伯人摧毁,但在距此2英里处,人们用原来的材料建了一个新市镇,在16世纪时有300户人家,全部从事制造业,环境嘈杂不堪。邻近地区仍如往昔,有纯净的空气、肥沃的土壤和丰饶鲜美的水果。
1707426757
1707426758
[23] 蒂尔蒙特所著《圣奥古斯丁传》是四开本一卷,有1000多页。博学的耶稣会教士花这么多的心血,是为了对教派的创始者表达虔诚的敬爱。
1707426759
[
上一页 ]
[ :1.7074267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