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441935
Weser 威悉河
1707441936
1707441937
Whiston William 惠斯顿
1707441938
1707441939
White Croatia 白克罗地亚
1707441940
1707441941
Wibert 威伯特
1707441942
1707441943
Wickliff 威克里夫
1707441944
1707441945
Willerm 威勒姆
1707441946
1707441947
William Appulus 威廉·阿普卢斯
1707441948
1707441949
William Blackstone 威廉·布莱克斯通
1707441950
1707441951
Wiscard 威斯卡
1707441952
1707441953
Witichind 威提契德
1707441954
1707441955
Wolodomir 沃洛多米尔
1707441956
1707441957
Wurtzburgh 维尔茨堡
1707441958
1707441959
Zab 扎卜河
1707441960
1707441961
Zama 扎玛
1707441962
1707441963
Zehra 泽赫拉
1707441964
1707441965
Zeirides 泽伊里德人
1707441966
1707441967
Zendecan 岑德坎
1707441968
1707441969
Zoltan 佐尔坦
1707441970
1707441971
Zoupan “佐潘”
1707441972
1707441973
Zuinglius 茨温格利
1707441974
1707441975
1707441976
1707441977
1707441978
[1] 狄奥菲尼斯认为阿拉伯人围攻君士坦丁堡花了7年,开始时间是基督纪元673年(围攻亚历山大里亚是在公元665年9月1日),与萨拉森人签订和平条约在4年之后,这里很明显有重大的矛盾!佩塔维乌斯(1583—1652A.D.,耶稣会教士、古典拉丁文翻译家、君士坦丁堡教长)、戈亚尔和帕吉费了很大工夫想要除去前后不一致的地方。提到阿拉伯人的看法,伊玛辛说是伊斯兰教纪元52年(公元672年1月8日),阿布尔菲达认为是伊斯兰教纪元48年(公元668年2月20日),我觉得后者的记载更值得采信。
1707441979
1707441980
[2] 托特男爵在回忆录里揭露达达尼尔海峡的现状和守备的情形,他被派去加强防务对抗俄罗斯人。我很想从这位重要的主角处明了更详尽的细节,但是他的写作像是要使读者获得消遣而不是蒙受教益。或许是在敌军快要接近时,他就像君士坦丁的大臣穆斯塔法一样,将所有心思花在寻找两只鸣声旋律完全一致的金丝雀上。
1707441981
1707441982
[3] 狄奥菲尼斯虽然是希腊人,提到贡金的情形还是值得相信的,阿布·法拉吉乌斯的《阿拉伯史》也加以认定,只是数目有点改变。
1707441983
1707441984
[4] 奥克利的《萨拉森人史》第二卷,用清晰而逼真的笔调叙述了这场国内的革命。除了我们已经出版的书籍,他从牛津大学的阿拉伯文抄本中找到很多资料。能让他进行深入研究的地方,应该是波德里安图书馆而不是市立监狱。这个人和他的国家怎么如此不幸!
[
上一页 ]
[ :1.70744193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