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7449689e+09
1707449689
1707449690 [332] 我们最早获得的资料来自红衣主教詹姆士·卡耶坦,我无法确定卜尼法斯八世的侄儿到底是笨蛋还是无赖,叔父的角色就比较明确。
1707449691
1707449692 [333] 摩西律法有安息年(每7年一次)和大禧年(每49年一次),按规定在这一年之内,停止所有的工作和劳动,等于是定期分配土地、豁免债务和释放奴隶。但是在一个亵渎神圣的共和国,要执行这种高贵的观念非常不切实际。我很高兴知道犹太民族依然遵行着这个早已废除的节期。
1707449693
1707449694 [334] 穆拉托里一直强调佛罗伦萨、帕杜阿、热那亚的编年史,其余类似的历史著作,弗里辛津的奥托主教提出的证词,以及埃斯特侯爵的顺服。
1707449695
1707449696 [335] 早在公元824年时,皇帝洛泰尔一世采用的权宜之计是不断向罗马人民提出询问,甚至要知道每个人的意愿,他应该选用哪个民族的法律来进行统治。
1707449697
1707449698 [336] 彼特拉克用宣言或信函大肆攻讦这些外乡人,说他们是罗马的暴君。这些文字充满大胆的事实真相以及荒谬的卖弄学问,想把古老共和国的原则和偏见运用到14世纪的国家。
1707449699
1707449700 [337] 帕吉注意到这个犹太家族的起源和冒险事迹,他从有关的著作中获得这方面的资料。整个事件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非常可信,然而我希望在用它来谴责伪教皇的罪行之前,他们在提到时能够保持冷静。
1707449701
1707449702 [338] [译注]利奥九世是法兰西籍教皇,革除教士结婚和买卖圣职等弊端,坚持教皇至上原则,与诺曼人作战,导致东西两个教会的分裂。
1707449703
1707449704 [339] [译注]是指阿那克勒图斯二世,意大利籍教皇,虽然被打上“伪教皇”的标签,后世还是恢复了他的清白。
1707449705
1707449706 [340] 穆拉托里写了两篇有关于意大利的姓名、绰号和家族的论文(在全集中的编号是41和42),有些贵族的荣誉来自国内的神话,可能被他那直率和适度的批评所触怒,然而几个盎司的纯金比很多磅的青铜更有价值。
1707449707
1707449708 [341] 科隆纳不能为显赫的家族写出一部完整而重要的历史,用来造福人类,真是令人感到惋惜。我在这方面与穆拉托里颇有同感。
1707449709
1707449710 [342] 这个家族仍旧拥有罗马郊区大部分的土地,但是他们已经将最早的采邑让渡给罗斯皮利欧西家族。
1707449711
1707449712 [343] 彼特拉克提到这个家族来自莱茵河。公元1417年奎尔德和朱利尔的公爵承认他的家世来自马丁五世的祖先。《勃兰登堡回忆录》的作者身为皇帝,特别提到手里的权杖已与圆柱这个象征分不清楚。科隆纳家族为了维持罗马古老世家的名声,运用一种非常巧妙的方式,说尼禄皇帝的一位堂兄弟从罗马逃走,在日耳曼创建了门兹这座城市。
1707449713
1707449714 [344] 我不会忽略马可·安东尼奥·科隆纳在罗马举行的凯旋式,他指挥教皇的舰队赢得勒班陀海战的胜利。
1707449715
1707449716 [345] 彼特拉克依附科隆纳家族,使得萨德神父详述这个家族在14世纪的状况、对卜尼法斯八世的迫害行动、斯蒂芬和几个儿子的行事风格,以及他们与乌尔西尼家族的争执。他的评论能够修正维拉尼道听途说的传闻,以及现代人不够勤奋所产生的错误。我知道,斯蒂芬这一房现在已经绝灭。
1707449717
1707449718 [346] 亚历山大三世公开宣布科隆纳效忠皇帝腓特烈一世,没有资格保有教会的圣职,最后还受到每年逐出教门的羞辱,还是西斯笃五世洗净了他的罪孽。古老的贵族世家经常被扣上叛逆、亵渎和放逐的罪名。
1707449719
1707449720 [347] [译注]切莱斯廷三世是意大利教皇,为日耳曼国王亨利六世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但是亨利六世拒不归还教廷的领地。
1707449721
1707449722 [348] 在维拉尼和穆拉托里的著作中,对于尼古拉三世的偏好所造成的浪费,有很突出的描述。然而乌尔西尼家族会瞧不起现代教皇的侄儿。
1707449723
1707449724 [349] 在《意大利的古代人物》文集第51篇论文中,穆拉托里明白地交代了奎尔夫和吉贝林的党派倾轧状况。
1707449725
1707449726 [350] 彼特拉克站在科隆纳的立场赞誉这次胜利,但是有两位当代人物,一位是佛罗伦萨人,另一位是罗马人,并不赞同他们运用武力。
1707449727
1707449728 [351] 《法兰斯瓦·彼特拉克回忆录》共三卷,是一部丰富、原创和有趣的名著,不仅是深具爱心的工作,也是深入研究彼特拉克和当代人物所获得的成果。但主角在那个时代的通史中失去应有的地位,作者为装腔作势的礼貌和殷勤耗费了太多的精力。他在第一卷的前言中,列举并且评论了20位意大利传记作家的作品,他们在同一题材上面大做文章。
1707449729
1707449730 [352] [译注]托奎托·塔索(1544—1595 A.D.)是意大利的诗人和作家。
1707449731
1707449732 [353] [译注]卢多维可·阿里奥斯托(1474—1533 A.D.),意大利诗人,以罗曼抒情诗《奥兰多·富瑞奥索》风行一时。
1707449733
1707449734 [354] 比喻或寓言的解释在15世纪非常流行,至于提到罗拉、宗教或是圣母玛利亚的懿行和祝福,是否赞同这种表达方式,见识高明的评注家毫不在意。可以参阅《法兰斯瓦·彼特拉克回忆录》第一卷和第二卷的前言。
1707449735
1707449736 [355] 劳尔·德·诺维生于公元1307年,在公元1325年元月嫁给于格·德·沙德,他是阿维尼翁一位出身贵族的市民,等到她去世后不到7个月,又娶了第二位妻子,可见他的用情不专。诺维死于公元1348年4月6日,自从彼特拉克见到她生出爱意之后,已间隔了21年之久。
1707449737
1707449738 [356] 彼特拉克在作品中描述过沃克路斯,他的传记作者了解当地状况,英格兰旅行家也熟悉这个地方。过去有个修士在这里隐居,要是现代人把罗拉和那位幸福的爱人供在洞穴里,那可是天大的误会。
[ 上一页 ]  [ :1.70744968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