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457475
1707457476
[94] 苏格拉底的政治教学旨在引导青年达到Kalokagathia[尽善尽美],参见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1.1.48。
1707457477
1707457478
[95] 这一点的最佳证明就是阿尔西比亚德的表白,参见柏拉图,《会饮》215e及以下。
1707457479
1707457480
[96] 柏拉图,《高尔吉亚》521d。
1707457481
1707457482
[97] 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1.6.15(智术师安提丰对苏格拉底的指控)。
1707457483
1707457484
1707457485
1707457486
[98] 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4.6.12;1.1.16,其中,苏格拉底谈话的主题据说是 (意指公民的美德,即 ),以及诸如此类的问题:何为国家?何为政治家?何为统治?谁是正确的统治者?何为民众,参见4.2.37;以及何为一个好公民的义务,参见4.6.14。
1707457487
1707457488
[99] 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1.2.40及以下。
1707457489
1707457490
[100] 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4.2.11及以下,3.9.10。
1707457491
1707457492
[101] 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4.4.16及以下。
1707457493
1707457494
[102] 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4.4.14及以下。阿尔西比亚德与伯利克里关于法律和政府的对话,参见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1.2.40及以下。关于未成文法的讨论,参见4.4.19。
1707457495
1707457496
[103] 参见柏拉图,《伊翁》536d;《王制》606e。在《普罗泰戈拉》309a中,该短语意指一个熟知荷马诗歌的人,而非一个传授荷马诗歌的人。
1707457497
1707457498
[104] 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1.2.56及以下。
1707457499
1707457500
[105] 参见本卷此处 。
1707457501
1707457502
[106] 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1.2.31—38。译注:所谓“假托”,意思是名为教学,实则包藏祸心。
1707457503
1707457504
[107] 当然,在《王制》中,在讨论这一问题时,柏拉图置于苏格拉底之口的建议的细节,实则是柏拉图自己的。关于这一主题的分析,参见本卷此处 及以下。
1707457505
1707457506
[108] 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3.1—5。
1707457507
1707457508
[109] 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3.1.1及以下。
1707457509
1707457510
[110] 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3.3。
1707457511
1707457512
[111] 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3.3.11。
1707457513
1707457514
[112] 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3.4;关于一个好的领导者的德性的论述,参见3.2。
1707457515
1707457516
[113] 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3.5。
1707457517
1707457518
[114] 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3.5.7,3.5.14。
1707457519
1707457520
[115] 柏拉图,《美涅克塞努》238b,239a,241c。
1707457521
1707457522
[116] 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3.5.14,3.5.15。
1707457523
1707457524
[117] 关于雅典战神山议事会的地位,参见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3.5.20。本书第三卷第140页将其与伊索克拉低“应该把教育的权威还给战神山议事会[最高法院]”的主张进行了比较。在色诺芬的《回忆苏格拉底》3.5.18中,节日合唱队被用作秩序和训练的一种典范;与此类似,德摩斯梯尼在《反腓力辞》1.35中称赞酒神节和泛雅典娜节,以及在准备这些节日期间所保持的良好秩序。
[
上一页 ]
[ :1.70745747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