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461454
[756] 杨布利柯,《论毕达哥拉斯的生平》(vit. Pyth. )35.356(多伊布纳[Deubner]本,第138页,第3—5行),其中,有两段来自古代作家的极为相似的文字。
1707461455
1707461456
[757] 《王制》572b。
1707461457
1707461458
[758] 柏拉图本人清楚地记得在寡头类型的人的教育中的类似过程,这种过程使他成为一个民主类型的人,参见《王制》572b10—d3。不过,在描述更早的阶段时,他将这种变化归诸同样的原因,参见本卷此处 、此处 、此处 。
1707461459
1707461460
[759] 关于奥德修斯作为忒勒马科斯的榜样,参见本书第一卷,此处 ;品达(《皮托颂歌》6.29—30)说,色诺克拉底是他儿子色拉西布洛斯的一个优秀榜样,参见本书第一卷,此处 ;关于希波洛库斯给他儿子格劳库斯和佩琉斯给他儿子阿喀琉斯的教导,参见本书第一卷,此处 。苏格拉底有时会怀疑父亲们是否有能力正确地教育他们的孩子,参见本卷此处 。
1707461461
1707461462
[760] 《王制》549c—e。
1707461463
1707461464
[761] 《王制》549c。
1707461465
1707461466
[762] 《王制》553a9—10。
1707461467
1707461468
[763] 《王制》558c11—d2。
1707461469
1707461470
[764] 《王制》572d8。
1707461471
1707461472
[765] 《王制》572e。
1707461473
1707461474
[766] 《王制》573a—b。
1707461475
1707461476
[767] 《王制》573b—c。
1707461477
1707461478
[768] 《王制》574b—d。
1707461479
1707461480
[769] 《王制》574e—576a。
1707461481
1707461482
[770] 《王制》575b—c。
1707461483
1707461484
[771] 《王制》575d。
1707461485
1707461486
[772] 《王制》575e—576a
1707461487
1707461488
[773] 参见本卷此处 。
1707461489
1707461490
[774] 《王制》577a。
1707461491
1707461492
[775] 《王制》577b。
1707461493
1707461494
[776] 《王制》577c—578a。
1707461495
1707461496
[777] 《王制》578b6—c。
1707461497
1707461498
[778] 《高尔吉亚》466b—468e。
1707461499
1707461500
[779] 《王制》567b。
1707461501
1707461502
[780] 《王制》579d—e。
1707461503
[
上一页 ]
[ :1.70746145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