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463601
1707463602
[55] 《论财产交换》121—124。
1707463603
1707463604
[56] 伊索克拉底预见到了这一灾难,参见《战神山议事会辞》8,17,81;《泛希腊集会辞》142。
1707463605
1707463606
[57] 《论财产交换》128。
1707463607
1707463608
[58] 《论财产交换》130。
1707463609
1707463610
[59] 《论财产交换》131。
1707463611
1707463612
[60] 《论财产交换》132。
1707463613
1707463614
[61] 关于菲尼克斯对希腊的教化、对一切教育的局限性的悲剧意义的重要性,参见本书第一卷,此处 及以下。这是希腊人的典型特征:同样的问题会在遥远的后世再次出现,而眼前的危机(提谟修斯-伊索克拉底)会以某种方式融入由神话故事呈现的理想画面之中(阿喀琉斯-菲尼克斯)。
1707463615
1707463616
[62] 《论财产交换》133。
1707463617
1707463618
[63] 《论财产交换》134。
1707463619
1707463620
[64] 《论财产交换》135。
1707463621
1707463622
[65] 《论财产交换》136。
1707463623
1707463624
[66] 《战神山议事会辞》15;《论和平》36,124。
1707463625
1707463626
[67] 《论财产交换》138。
1707463627
1707463628
[68] 《论财产交换》140及以下。
1707463629
1707463630
[69] 《论财产交换》141。参见他与那些警告他不要公开发表《战神山议事会辞》的朋友们的秘密讨论(《战神山议事会辞》56及以下),以及他与他之前的一个学生的谈话(《泛雅典娜节演说辞》200及以下)。这三种情况都证明,他非常习惯于在自己的学生听众面前发表演说,因为他对演说辞预先做了练习和“改进”(《泛雅典娜节演说辞》200)。
1707463631
1707463632
[70] 《论财产交换》40。
1707463633
1707463634
[71] 《论财产交换》159及以下;《战神山议事会辞》33—35。
1707463635
1707463636
[72] 我们很容易在《论财产交换》145及以下中读出这一点。
1707463637
1707463638
[73] 《论财产交换》157。
1707463639
1707463640
[74] 《论财产交换》156,158。在这一点上,与其他方面一样,伊索克拉底显然很愿意别人将他与他的老师相比较;但他一点也不愿意别人将他与那些收入很少的智术师和教师相比较(《论财产交换》155)。
1707463641
1707463642
[75] 《论财产交换》158。
1707463643
1707463644
[76] 《论财产交换》164。
1707463645
1707463646
[77] 伊索克拉底对这一事实颇感骄傲:尽管他曾经有过一个富裕的童年,但当他父亲的财富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被摧毁时,他可以凭教授雄辩术而自谋财路。参见《论财产交换》161。
1707463647
1707463648
[78] 伊索克拉底关于钱财所说的一切,令人想起公元前五世纪最后一代人的那种“维多利安时代”的观点,他就属于这个时代。他在贫困中永远觉得不自在,他也永远感觉不到公元前四世纪中叶的那种“社会良心”。
1707463649
1707463650
[79] 演说辞的这个主体部分,始于《论财产交换》167。
[
上一页 ]
[ :1.70746360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