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7464001e+09
1707464001 [45] 德摩斯梯尼,《金冠辩》169。
1707464002
1707464003 [46] 《居鲁士的教育》1.2.5。
1707464004
1707464005 [47] 《居鲁士的教育》1.2.6。
1707464006
1707464007 [48] 《居鲁士的教育》1.2.7。
1707464008
1707464009 [49] 参见本书第二卷,此处 ;第三卷,此处 。
1707464010
1707464011 [50] 《居鲁士的教育》1.2.8。
1707464012
1707464013 [51] 《居鲁士的教育》1.2.8—9。伊索克拉底也宣称应该对年轻人和埃菲比多加关注,参见《战神山议事会辞》43,50。
1707464014
1707464015 [52] 《居鲁士的教育》1.2.10;参见《斯巴达政制》4.7,6.3—4。关于《论狩猎》,参见本卷此处 及以下。
1707464016
1707464017 [53] 《论家政》4.4及以下。
1707464018
1707464019 [54] 《居鲁士的教育》1.2.12结尾—13。
1707464020
1707464021 [55] 尽管如此,斯巴达人必定会发现这一点非常奇怪:即使波斯国王和最高级的贵族,也都是满腔热忱的农夫。在斯巴达,人们认为耕作与任何一种其他买卖和行业一样,只有实用的目的,是一种粗俗的活动,参见《斯巴达政制》7.1。色诺芬在这一点上不同意斯巴达的理想;在《论家政》中,他强调了斯巴达与波斯的对比。
1707464022
1707464023 [56] 《居鲁士的教育》1.2.15。
1707464024
1707464025 [57] 《居鲁士的教育》8.8。
1707464026
1707464027 [58] 《斯巴达政制》14。
1707464028
1707464029 [59] 色诺芬在《居鲁士的教育》和《斯巴达政制》的结尾责备当时的波斯人和斯巴达人背弃了他们自己的理想,一些学者曾经认为这两个结尾要么是色诺芬本人后来加上的,要么是后来经由他人之手加上的。不过,如果两部著作在问世之后都做了同样的改变,会显得非常怪异。相反,两个相似的结尾恰恰证实了它们的真实性:二者都在原有的好时代与现在这个坏时代之间进行了对比。除此之外,色诺芬特有的“如今”一词,出现在《居鲁士的教育》的结尾,也出现在其他段落之中,参见1.3.2;1.4.27;2.4.20;3.3.26;4.2.8;4.3.2;4.3.23;8.1.37;8.2.4;8.2.7;8.4.5;8.6.16。但如果这两部著作的结尾一章,如我所相信的那样真实无疑,属于原作,那就意味着色诺芬必定是在生命中的最后十年完成的《居鲁士的教育》和《斯巴达政制》。他在《居鲁士的教育》中提到的最后一件事(8.8.4),是反叛的总督阿里奥巴扎尼(Ariobarzanes)被自己的儿子出卖给了国王(公元前360年)。
1707464030
1707464031 [60] 《居鲁士的教育》1.3.2及以下,8.3.1,8.8.15。
1707464032
1707464033 [61] 《居鲁士的教育》7.5.85。
1707464034
1707464035 [62] 《居鲁士的教育》8.8.1—2。
1707464036
1707464037 [63] 参见本卷此处,注释[35] 。
1707464038
1707464039 [64] 参见本书第一卷,此处 及以下,“斯巴达的历史传统和哲学的理想化”部分(公元前四世纪)。
1707464040
1707464041 [65] 柏拉图,《法义》626a(参见本卷此处 )。撰写《雅典政制》(此书被错误地归之于色诺芬)的寡头制同情者同样钦佩这种彻底性——雅典的民主原则以这种彻底性弥漫于雅典的每一个生活细节之中——尽管他没有因此而钦佩民主制度本身(per se)。
1707464042
1707464043 [66] 参见《斯巴达政制》1.2,2.2,2.13及其他各处。
1707464044
1707464045 [67] 在《斯巴达政制》1.2中,他谈到吕库古的国家形式的独创性;在9.1,10.1,10.4,11.1等中,他解释了这些制度为何值得羡慕;在10.8中,他说,许多人赞扬这些制度,但没有人模仿它们。
1707464046
1707464047 [68] 他经常指出,吕库古的制度与希腊其他城邦的制度截然相反,参见《斯巴达政制》1.3—4,2.1—2,2.13,3.2,6.1,7.1等。
1707464048
1707464049 [69] 《斯巴达政制》1.10,2.14。
1707464050
[ 上一页 ]  [ :1.70746400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