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7492934e+09
1707492934
1707492935 英国本土告急时,志大才疏的意大利在非洲趁火打劫,想夺取英国在那里的殖民地。从1940年7月起,意大利在非洲大陆展开了两个军队集团,在东北非以30万人从埃塞俄比亚向苏丹、肯尼亚和英属索马里进攻,在北非以23万人从利比亚向埃及进攻。此时在这两个地区的英军不过10万人,却实施了有力的抵抗,并招募当地人实行游击战。软弱无能的意大利军队很快转入守势,英国当局又看到德国进攻本土的可能性大为减少,从1940年末开始向东非和北非增派军队,使那里的军队达到15万人,并于1941年1月在东北非发动进攻。这场进攻到5月间结束,当地意大利30万军队除了溃散便是投降。同时英军在北非也打垮了意大利军队,只是因德国的隆美尔率领非洲军团赶到增援才使战局进入僵持状态。此后,英国军队在北非同德国和意大利军队激战了两年,一共消灭了十几万德军,尽管北非战场的作战规模同苏德战争的激战远远不能相比,毕竟还是牵制了希特勒的部分力量。
1707492936
1707492937 丘吉尔在战争期间的政治态度,显示出高度的灵活性。过去他是有名的顽固反苏反共人物。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时,希特勒原以为英国不会援助这个共产党国家,然而在处理对苏关系问题上,丘吉尔表现出一个出色的政治家的巨大勇气,从英国的根本利益出发,完成了国家政治立场和他本人政治生涯中的重大历史性转折。苏德战争开始后,丘吉尔马上毫不犹豫地与苏联结为盟国,使不同意识形态下的反法西斯力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结成了统一战线,这对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重大贡献。斯大林虽然对丘吉尔充满戒心,却又称赞他在英国是“百年才出现一个的人物”。
1707492938
1707492939 英国抗击德国的一个重要后盾,就是大西洋对岸的美国。1940年夏天英国告急时,丘吉尔就一直努力争取美援。开始英国为护航急需美国提供50艘驱逐舰,不惜将自己在美洲的一些军事基地转让给美方作为交换。起初,英国向美国购买大量武器和生活物资使用黄金付款,战争进行了一年多就几乎花光了黄金储备,此后便要求以租借方式提供,在战时总共接受了270亿美元的租借物资。这样美国在事实上充当了英国的后勤部,不过随之带来的问题是两国之间不再是平等关系,一向自傲的丘吉尔在重大问题上也不得不听从美国的意见。
1707492940
1707492941 1941年12月7日,日本袭击了美国的珍珠港,同时也进攻英国在远东的属地。第二天德国为配合日本也向美国宣战。丘吉尔听到美国参战,感到无比兴奋,因为他认为自己长期的努力终于达到了最重要的战略目标,英国不再是单独对抗纳粹,而是有了苏联、美国这两个强大的盟友,这也注定了战争会胜利。
1707492942
1707492943
1707492944
1707492945
1707492946 日本偷袭珍珠港
1707492947
1707492948
1707492949
1707492950
1707492951 档案揭秘:改变世界格局的历史细节 [:1707492069]
1707492952 档案揭秘:改变世界格局的历史细节 英国海军仍然强大,却日益落后于美国
1707492953
1707492954 英国从17世纪到20世纪初的三百多年间,一直号称“海上霸主”,保持着世界上最大最强的海军实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前,皇家海军总吨位仍为180万吨,与美国并列全球第一。相比之下,战争爆发时轴心国的海军状况是德国有30万吨位、意大利有50万吨位,日本有100万吨位,这三国相加才刚刚同英国自己掌握的舰队持平,而英军作战时还有加拿大海军、澳大利亚海军加入,总吨位实际上居于优势,质量也优于对手。不过战争开始后,英国以本土和地中海为重点,将绝大部分海军舰艇调到这里,主要由美国海军在太平洋对付日本。
1707492955
1707492956
1707492957
1707492958
1707492959 1944年7月,丘吉尔在诺曼底视察
1707492960
1707492961 战争期间,英国海军有一些不错表现,例如在开战后不久,就基本将德国水面舰队封锁在港口中。德国最大的战列舰“俾斯麦”于1941年5月偷偷越过封锁,进入北大西洋想拦截英国运输船队,结果马上遭受英国舰队围堵而被击沉,此后德国大型水面舰只再也不敢深入大洋。1941年以后,德国对英国主要实施潜艇战,企图以摧毁商船运输导致不列颠岛上的经济崩溃。英国又同美国进行了联合的反潜战,并在战争中动用新技术并有许多创新战法。例如英军首先大规模应用舰载航空兵掩护商船并打击潜艇,最早使用空中巡逻机反潜,在实战中首创应用雷达指挥作战,组建大型护航队和建立海军分区作战体系、建造和进口了大量护航母舰和组建猎潜大队。由于采取了这些措施,德国潜艇的活动在1943年夏天以后日益受到沉重打击,在这一年秋天损失的潜艇数字超过了击沉的商船数。据统计,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损失的780艘潜艇,其中约有一半是被英国击沉的。
1707492962
1707492963 英国海军在20世纪仍然保持了很高的科技水平,如雷达、声呐、深水炸弹都由英国人发明和首先使用。在1940年11月,皇家海军的航空母舰以舰载机袭击意大利塔兰托军港,重创2艘战列舰,在世界上首创了航母载机攻击港内军舰的先例,日本偷袭珍珠港正是模仿了这一战术。战时英国又有对全球性资源的调动能力,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亚的物资大都可供英国使用。作为老牌海军强国,英国造船技术还是世界一流,战时每年轮船产量可达200万吨,远超德国、日本和意大利。不过同后起的海上强国美国相比,英国战时造船能力只是它的五分之一。战前英国商船总吨位居世界第一位,战争结束时的商船总吨位只是美国的三分之一。战时英国因财力有限,建造军舰的吨位虽居世界第二,却也只相当美国的五分之一。在战争结束时,世界海上霸主的地位无可争议地转让给了美国。
1707492964
1707492965
1707492966
1707492967
1707492968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美国第34任总统。“二战”期间担任盟军在欧洲的最高指挥官
1707492969
1707492970 由于英国的物资和武器供应日益依靠美国,在作战中也要承认美国的指挥。1941年至1943年春天,英国以占优势的兵力在北非打败了德国和意大利的军队,所需的一些坦克、飞机和物资就要美国供应。1943年7月,美英联合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登陆,两军名义上是并行进攻,但实际上英军是要服从美军的。1944年6月,英军同美国联合,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始反攻西欧,盟军就明确指定由美国的艾森豪威尔将军担任总司令,蒙哥马利这样的英国统帅只是他的部下。在反攻欧陆的近一年地面作战中,英军成为美军的配角。
1707492971
1707492972 在战争期间,英国本土遭受了不少破坏,虽然军工和重工业有所发展,可是轻工业却大幅度萎缩,经济总量实际上是下降的。而美国的经济总量却在战争中几乎翻了一番,英国的工业产值在战争结束时降到不足美国的六分之一。战时英国的货物进口下降了70%,而且几乎没有能力向国外输出商品,美国货却充斥了世界。到战争结束时,英国不仅对美国欠下了巨额债务,对澳大利亚、加拿大等自治领乃至殖民地都负债不少,而且战后一直赖着不还。美国对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经贸关系,自此已经大大超过了英国,促使这些国家同原来的宗主国离心而注重与美之间的关系,战后这些国家纷纷独立就势不可免。在经济基础起决定作用的原理之下,大英帝国同美国相比已沦落为二等国家。
1707492973
1707492974
1707492975
1707492976
1707492977 档案揭秘:改变世界格局的历史细节 [:1707492070]
1707492978 档案揭秘:改变世界格局的历史细节 英国势力在亚洲大削弱,殖民帝国走向瓦解
1707492979
1707492980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场,开始是英国人的噩梦。战前英国对日本采取绥靖政策,导致这一方向的英国没有做多少战备,结果在日军突袭面前一败涂地。
1707492981
1707492982 1941年12月8日,日本陆军进攻香港,同时在马来西亚北部登陆。为阻止这一登陆,12月10日,英国派往远东的“Z舰队”以两艘战列舰即“威尔士亲王”号和“却敌”号前往拦截,结果都被日军航空兵炸沉,丘吉尔说战争期间他最感到震惊的就是此事。
1707492983
[ 上一页 ]  [ :1.70749293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