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754292e+09
1707542920
1707542921 有时候寄存了金银的人在旅途中碰上了难事,就会转签票据给其他人作为一种付款方式。讲信誉的银行家只要见到有自家签名的票据,不论来者是谁都会兑付。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不承认自己签署票据的银行恐怕是做不长远的。理论上,一家银行的票据在兑付之前不限制可以转手的次数。口碑良好的银行出具的票据可以无限次流通,效用等同于相应数量的金银。这张票据流转下去,可能再也不用回来兑付,而本身成了一种新的货币:纸币[1] 。从此,西欧基督王国构建起来的共同想象世界中又多了一个新的要素。
1707542922
1707542923 银行家们后来又发现,当金银的主人不在时,可以把他们的金银短期借出,只要能在寄存人回来之前还上就不会有什么影响,还可以凭短期让渡金银使用而赚取一点费用。生意好的银行家在金库中长期存放着大量的金银等着寄存人回来取出,几乎不用来回倒腾实物金银。向外放贷也可以用签署票据的形式,承诺见索即付等量黄金。这样只要借贷人按期偿还,存在库中的金银并不用真的出入。寄存人甚至不会知道自己的黄金被“在纸面上”借出去过(严格来讲,这个时候还不能说“纸面”,而是“牛皮纸面”或“羊皮纸面”)。就这样,在十字军时代的意大利,一种新的生意出现了。
1707542924
1707542925 在这个领域最突出的一项成就应该归于“比萨的列奥纳多”(Leonardo of Pisa),今天人们更耳熟能详的是他的诨号——斐波那契(Fibonacci)。他年轻的时候就是数学家,在地中海沿岸周游时接触了伊斯兰世界做生意的一般方式。公元1202年,他发表了介绍阿拉伯数学(其实鼻祖是印度数学)的《计算之书》。该书一开篇就抛出了重磅信息:“印度数字有九个,分别是9、8、7、6、5、4、3、2、1。通过这九个数字以及符号0,可以表示任何数字。”银行家们很快发现,用伊斯兰世界的算式计算3976乘以124,要比罗马数字的MMMCMLXXVI乘以CXXIV简洁得多。于是,达鲁伊斯兰使用的阿拉伯数字和运算方法,包括数位计数、小数、大数乘除法、代数运算等很快就在欧洲传播开来。同时传开的还有东方做生意的方式,例如复式记账法、信用凭证交易(而非现金交易)等等,这些都需要复杂的会计。从此,欧洲的商业与以往彻底不同了。
1707542926
1707542927 前往圣地的朝圣者现在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要带哪种货币出门呢?离家稍远一点,本地的铸币就不能用了。金银虽然各处通用,但也正因为在哪里都有用,也成了绿林土匪紧盯的目标。朝圣者倒是可以结伙而行,雇些保镖保护金银细软。但谁又能保证一旦离开他们熟悉的环境,这些保镖不会刀尖朝内,先杀了雇主再卷走钱财?
1707542928
1707542929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会创立了一个新机制——骑士团,这成为封建天主教社会星群的一个新要素。骑士团成员可免于缴税,如果为捍卫宗教而犯了暴力的罪愆,可以自动免罪。同时他们也遵守修道院的清规,安贫守贞,过着清心寡欲的生活。骑士团中的“医院骑士团”和“条顿骑士团”,专门从事医疗服务;还有一个“圣殿骑士团”,专门保护朝圣者在来往圣地途中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因为这些人都是基督教修士,所以基督徒们大可放心不会被他们谋财害命。
1707542930
1707542931 后来,圣殿骑士团开始提供专门押运钱财的服务。到了圣地的基督徒如果需要家里寄钱来,或者赚了钱想寄回家去,都会找到圣殿骑士。他们完全信任圣殿骑士,因为骑士的诚信有教会保证。圣殿骑士要双向转运的金钱一般都很多,以至于他们发现根本不需要将其搬过来再运回去。有人要求把钱送到远处某地时,圣殿骑士只需要给驻当地的机构发一个票据,约定最终在累计收入中拨付相应的金额即可。这样路上也不怕有强匪劫道,因为传递的不是实物,只是信息。这种操作让圣殿骑士们很早就明白了一件在当时的欧洲很少有人能想清楚的事——金钱不是实物,只是信息,归根结底要看的是会计账目。看穿了这条秘密之后,圣殿骑士慢慢成了世界上最早的一批跨国银行家。
1707542932
1707542933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让基督徒们夺下了耶路撒冷,第二次十字军东征让基督教在黎凡特地区站稳了脚跟,而第三次东征则留下了很多传奇。一段激烈的对决在两个以慷慨大度、彬彬有礼著称的领袖人物之间上演,他们就是埃及苏丹萨拉丁(Saladin)和英格兰的“狮心王理查”(Richard the Lion-hearted)。决战双方都是绝对的绅士,但结果可不是平分秋色。决战后签署的条约规定将耶路撒冷割让给穆斯林,从此耶路撒冷再也没能回到基督徒的手中。这标志着十字军东征第一阶段的结束。
1707542934
1707542935 痛失耶路撒冷在欧洲引起了要发动第四次东征的躁动。但这次东征变得没那么纯粹,商业杂念让十字军的宗教理想主义打了折扣。十字军东征起码在名义上是要拯救东正教基督徒,但此时西欧的骑士们开始觉得自己跟说希腊语的东正教基督徒之间并没有很近的亲缘,没必要舍身相救。
1707542936
1707542937 拜占庭的国都君士坦丁堡一直以来都是世界上最难攻破的城池,它三面环水,一面有多重高墙。但是再易守难攻的防御也防不住第四次东征的十字军,因为他们本来就不是敌人,而是来施以援手的教友。那么打开城门欢迎他们总该不会错吧?
1707542938
1707542939 然而,第四次东征的十字军压根没再往圣地去。公元1204年,东征军在君士坦丁堡大开杀戒,扫荡全城,洗劫教堂,把能搜到的金银财宝悉数抢走,推翻了拜占庭皇帝,宣布君士坦丁堡为(短命的)拉丁帝国的国都。这次事件标志着在东方拜占庭说希腊语的基督教和在西方继承了罗马帝国衣钵的基督王国彻底决裂。
1707542940
1707542941 注释:
1707542942
1707542943 [1] 英文中的“纸币”一词“banknote”本意即“银行票据”。——译者注
1707542944
1707542945
1707542946
1707542947
1707542948 人类文明史:什么撬动了世界的沙盘 [:1707541452]
1707542949 人类文明史:什么撬动了世界的沙盘 13.游牧民族最后的吼声
1707542950
1707542951 1215年—1400年
1707542952
1707542953 在第四次东征的十字军洗劫君士坦丁堡的同时,一股新的力量正在伊斯兰世界的另外一端形成。早在中国出现夏朝和西方巴比伦王国陷落之前很久,这片土地上就开始了一段纠葛,现在终于达到高潮,新的力量势不可当地冲出了中亚。这段纠葛就是欧亚大陆北方的草原游牧民族与南部农耕文明之间的摩擦碰撞。对峙局势发展至此,一触即发。
1707542954
1707542955 13世纪,以蒙古人为首的草原游牧文明实力达到巅峰。虽然他们的强盛只维持了不过百年,但就在这短短的时间里,给世界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世界沙盘的完全倾斜。
1707542956
1707542957 其实在蒙古人崛起之前,他们不过是世界众多民族中寂寂无闻的一员,有很多散落、自治的部落,住毡包,骑矮马,放牧庞大的羊群,部落之间还常有争端……无非是中亚草原上典型且传统的游牧民族。
1707542958
1707542959 公元1162年,一个名叫铁木真的男孩降生了。铁木真早年丧父,后步步为营坐上了部落头领的位置。有一次,敌将绑架了他的妻子,这可酿下了恶果。铁木真踏破敌营,将所有兵士收入麾下,把敌将的妻妾纳为己有,自己的部落由此壮大起来。此后,铁木真与其他部落或交或攻,不久便统一了蒙古各部,成了蒙古汗国的头领。就在欧洲的蛮军大肆劫掠君士坦丁堡的时期,铁木真做了一件预示了后来历史的事:他改号成吉思汗,意为“宇宙的统领”。
1707542960
1707542961 从此,成吉思汗将目光投向了外部。蒙古人起兵攻打并占据了中国北方的女真王朝,控制着阿富汗和伊朗的伊斯兰王国,焚毁了素有“城市之母”美誉的大夏国都大夏城,在赫拉特和尼沙布尔大肆屠城,不分男女老幼格杀勿论。蒙古大军向西席卷了中亚,所到之处突厥部落的王国和盟邦被悉数摧毁。接着跨过伏尔加河,攻入罗斯国都基辅,并将其一举荡平。罗斯公国从此陨灭,俄罗斯人也成了蒙古人的臣属。
1707542962
1707542963 成吉思汗花了长达二十年的时间统一蒙古各部,又花了二十年时间扩张成比罗马全盛时版图还要庞大的帝国。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他的子孙继承了他征服世界的宏伟家业,消灭了不久前刚逼北宋南迁的金国。蒙古人在北方入侵高丽,在南方将越南收为藩属。成吉思汗的一个孙子灭掉了南宋,让绵延了两千年的中华帝国溘然中断。在西南边,他的另一个孙子火烧巴格达,而这里是伊斯兰世界的名义领袖执政的地方,至此伊斯兰哈里发国也覆灭了。
1707542964
1707542965 如此狂风骤雨般征服四方的消息刚刚传到欧洲时,不少基督徒喜闻乐见,满心以为终于有强大的势力来帮助自己,认为是神秘的“约翰长老”终于来了。在基督教传说中,约翰长老统治着一个富庶的王国,可能是在非洲腹地,或是印度次大陆深处,也可能是在别的某个很遥远很隐蔽的地方。现在,他终于出现了。
1707542966
1707542967 不曾想到,传说里都是骗人的。蒙古人剿灭俄罗斯人后,欧洲人如梦方醒,知道这些人根本不是基督教友,满怀的欣喜变为了恐惧。此前,教皇曾派使节谒见成吉思汗谋求联合,但现在只能让信使去告饶求和。在匈牙利和波兰,国王开始操练军队,并从当时最厉害的两个骑士团即圣殿骑士团和条顿骑士团中招募士兵,可是等到全军出击招架蒙古大军时却惨遭全歼。眼看蒙古人就要踏平欧洲,一路打到大西洋。毋庸置疑,倘若他们当真如此,定会马到成功。
1707542968
1707542969 但是蒙古人没有继续向前,欧洲靠着侥幸才劫后余生。公元1241年,蒙古大军的铁蹄刚来到欧洲的门口,成吉思汗的继任者即他的儿子窝阔台可汗去世。蒙古统帅们随即暂停了征伐欧洲,班师回朝加入争夺汗位的斗争。即位人选过了两年才确定下来,但到这时,蒙古人有了别的战线,往那些地方劫掠城镇和人民更加易如反掌,于是又一次搁置了征服欧洲的计划,后来再也没有成行。蒙古人火烧巴格达之后继续西进,却在公元1260年遭到了马穆鲁克骑兵的抵抗。
[ 上一页 ]  [ :1.7075429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