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555500
注239 《要录》,卷152,页2444;《玉海》,卷34,页19b。
1707555501
1707555502
注240 《玉海》,卷148,页2376。
1707555503
1707555504
注241 《宋会要》,《崇儒》卷6,页18a;《玉海》,卷43,页22a-22b。
1707555505
1707555506
注242 曾宏父,《石刻铺叙》,四库全书本,卷1,页1a-1b。
1707555507
1707555508
注243 杭州现存的石碑中,《左传》、《尚书》、《毛诗》与《论语》的最末块石碑仍存,全都有秦桧撰文的残迹。而《周易》与《孟子》的最后一块石碑已经不存。现存《中庸》的末块石碑是例外,上面没有秦桧的文章。这个反常现象的一个可能解释是,正式始于1143年1月的石经计划,使用了现成的《中庸》石碑。有两笔资料提及石经计划以前就有的《中庸》石碑:一在1135年,见《玉海》,卷34,页23a;一在1140年由秦桧所撰,见《宋会要·崇儒》,卷6,页17a。
1707555509
1707555510
注244 我们的文本根据下中邦彦重制的《毛诗》拓本的题辞。见下中邦彦,《书道全集》(东京:平凡社,1955),第16册,页140。现存版本的秦桧题辞的文本皆有差异,据我们所知,对此未有详细的研究。王昶钞录了《左传》石经的秦桧题跋,并比对《论语》碑的题跋,指出差异处。见王昶,《金石粹编》,卷148,页11a-11b。
1707555511
1707555512
注245 虽然秦桧援引《尚书》,他的用字实是依据《孟子》里引用《尚书》的同一段话。
1707555513
1707555514
注246 晚宋的注疏家在这段话看见完美政治一统性的实现,即《大学》中著名的“正心”与“平天下”之联结。见林岊,《毛诗讲义》,《四库全书》本,卷7,页3a-3b。
1707555515
1707555516
注247 一般使用的十卷本《道命录》乃经由程荣秀的扩充与修订。程荣秀是程颐的后代,生活在元朝。秦桧时期的文件构成李心传原始版五卷本《道命录》的第二卷的结论,这本书将绍兴时代视为一个整体。很幸运,《永乐大典》完整保存原始本的这个部分。见本书《〈道命录〉复原与李心传的道学观》。本文使用的《道命录》文件编号,完全采用《〈道命录〉复原与李心传的道学观》中的编号。本文引用的原始《道命录》文本,见《永乐大典》(台北:世界书局,1962),卷8164,页15b-18b。
1707555517
1707555518
注248 《永乐大典》,卷8164,页15b。
1707555519
1707555520
注249 《永乐大典》,卷8164,页16b。
1707555521
1707555522
注250 《道命录》第23号文件的作者汪渤(1088-1171)的墓志铭,说汪的上奏是针对偏睐王安石之学而发的。见叶适(1150-1223),《叶适集》(北京:中华书局,1961),卷24,页480。
1707555523
1707555524
注251 《永乐大典》,卷8164,页17a;亦见《要录》,卷161,页2622;《宋会要》,《职官》卷13,页10a;《宋会要》,《选举》卷4,页29a。
1707555525
1707555526
注252 《永乐大典》,卷8164,页18a-18b;《要录》,卷173,页2847。
1707555527
1707555528
注253 概论性的文章,见王曾瑜,《绍兴文字狱》,《大陆杂志》88.5(1994.4),页18-31;以及本书《一个邪恶形象的塑造:秦桧与道学》
1707555529
1707555530
注254 《朱子语类》,卷131,页3160。
1707555531
1707555532
注255 针对李光的案例,见本书《一个邪恶形象的塑造:秦桧与道学》
1707555533
1707555534
注256 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卷6,页273。
1707555535
1707555536
注257 《要录》,卷167,页2736-2737;《宋史》,卷381,页11742-11744;徐自明,《宋宰辅编年录》(北京:中华书局,1986),卷16,页1109-1110。
1707555537
1707555538
注258 《要录》,卷168,页2749;同书,卷169,页2760,2762,2764,2768-2769。
1707555539
1707555540
注259 本书《一个邪恶形象的塑造:秦桧与道学》。
1707555541
1707555542
注260 例见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02,页11966。
1707555543
1707555544
注261 《要录》,卷170,页2779。
1707555545
1707555546
注262 郭齐、尹波主编,《朱熹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卷95下,页4860。
1707555547
1707555548
注263 《要录》,卷172,页2827-2828。
1707555549
[
上一页 ]
[ :1.707555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