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7559935e+09
1707559935
1707559936 再次,研究社会的历史,需要运用形式化且精巧的模式来处理结构问题,如果不行,那么至少要建立一个研究的优先级以及工作假设,才能形成主题的核心以及核心周围的广泛联结,这样也隐约能构成一种模式。社会史学家其实在研究时也确实会做顺序的排定以及工作假设。因此,我不相信那些研究18世纪巴西历史的人会认为,在当时的巴西社会中,天主教会比奴隶制更值得研究;或者是,我也不相信会有哪个研究19世纪英国历史的人,如果他或她生活在当时的英国,会认为当时社会纽带的核心是家族关系。
1707559937
1707559938 历史学家之间似乎有种默契,都有着这一类的工作模式,只是稍做修改而已。强调物质以及历史环境的,就会研究生产的力量与技术(人口学就是从这边发展出来的),以及其所带来的经济结构——分工、交换、积累、剩余的分配等等——社会关系就从这里衍生出来。然后社会的制度及形貌才紧接着成形。社会结构建立了,它的特征完全由之前的条件来决定,从比较研究中,我们就可以看出社会间特征的差异何在。这样的研究必须从某个环境中的社会生产过程来进行。历史学家因此会从繁复的关系联结中挑出某一条关系,把它当作目前所研究之社会(或社会类型)的重心,然后将其他的关系带进来,以它为中心来缠绕——例如,布洛赫在《封建社会》(Feudal Society)所说的“互相依存的关系”(relations of interdependence),或是那些从工业生产中,或是工业社会中,在资本主义形式里所产生的关系。一旦结构被建立起来了,那就必须要看看它是否能显示出某种历史的律动。用法文来看,“结构”(structure)必须要解释成“局势”(conjuncture),后者并不排斥前者的内涵,但却更切题,带有历史变迁的形式与类型之意。不过,以上的分析无论如何都是以经济的律动(广义来说)作为根本。在历史变迁过程中,社会会呈现出力量的拉扯,历史学家因此首先必须要建立起一般性的机制,来说明社会结构是怎样失去均衡而又重新建立均衡的。其次,这个现象传统上也是社会史学家有兴趣的主题之一,例如,集体意识、社会运动、思想与文化变迁在社会方面的表现。
1707559939
1707559940 我的目标是简要介绍一下这些我认为(也许我是错的)已经广为社会史学家接受的工作计划,尽管我个人喜欢这种做法,但我在这儿的重点不是要推荐。相反,基于这种隐晦的设定,我们拟定了清楚明了的工作计划,而且公开地质问我们自己,是否这个计划最能说明社会的本质与结构,以及社会在历史变迁(或稳定)中的机制如何:研究其他问题的工作计划能不能与我们的工作计划兼容,或是比我们的更好,或是两种计划层层交叠,就像毕加索的画像一样,看起来是正面却又有侧影的感觉。
1707559941
1707559942 简言之,作为社会的历史学家,我们如果要建立个能说明社会历史动态的有效模型(在社会科学的帮助下),我们就应该将理论与实践完全地结合成一体,也就是要先观察我们正在研究什么,将我们的研究法予以通则化,并且通过更进一步的研究来修正我们的通则。
1707559943
1707559944
1707559945
1707559946
1707559947 论历史 [:1707559196]
1707559948 论历史 Ⅳ
1707559949
1707559950 最后,我要以过去一二十年社会史实际的发展来做结论,借以看出未来可能的走向以及问题。如此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历史学家的倾向,也可以接触以往所知甚少的学科实际进展。最近几年比较热门的主题与问题是什么?最受人争议的焦点是什么?最有意思的地方在哪儿?回答了这些问题并不等于已经做了详尽的分析,但是如果不想一想这些问题的话,我们的研究成果也将是有限的。学者间的共识也许会被流行思潮或政治与行政体制所误认或曲解——比较明显的例子如研究群众失序(public disorder)这样的领域,但如果因此而不寻求共识也是危险的。学科要进步,不能够预先划定一个区域或拟定一个计划,如果光靠这样就行了,那么癌症早就不是不治之症了。相反,是要对那些值得思考的问题慢慢从模糊到聚焦,静待时机成熟,而后答案就会出来。让我们从一种印象派的角度来看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1707559951
1707559952 过去10到15年间,社会史比较有趣的研究主题如下:
1707559953
1707559954 一、人口学与家族研究。
1707559955
1707559956
1707559957
1707559958 二、都市研究,不过仅限于社会史能处理的范围。
1707559959
1707559960
1707559961
1707559962 三、阶级与社会团体。
1707559963
1707559964
1707559965
1707559966 四、“心态”(mentalities)史或集体意识史或人类学意义下的文化史。
1707559967
1707559968
1707559969
1707559970 五、社会的转型(例如,现代化或工业化)。
1707559971
1707559972
1707559973
1707559974 六、社会运动与社会抗争的现象。
1707559975
1707559976
1707559977
1707559978 前两个群组可以先挑出来,因为它们已经自成一个领域,因此,内容的重要与否倒在其次,反正现在它们已经有了自己的组织、方法论以及论文发表的园地。历史人口学是一个发展快速而成果丰硕的领域,它的基础并不在于提出了什么重要的问题,而是在于研究方法的创新(家庭的重构),因此,原本已经解读得差不多的史料如教区登记簿,现在却也能再度从中挖掘出有趣的内容。可用史料的范围因此扩大,同时也可以提出新的问题。研究历史人口学的社会史学家,主要的兴趣还是放在家庭的结构与行为、不同时期的人口寿命以及代际变迁上。这些问题都很重要,但也有局限,主要的问题还是资料的性质——虽然研究者热切地进行研究工作,但这并不会改变受限的事实,同时也不可能对于已经流失的那一部分未知的历史做出什么解释架构。虽然如此,这个领域的重要性却不容质疑,因为它鼓励了在历史研究上运用量化的技巧。好的影响,或者说是副作用,乃是在历史学界引起了一股研究家族的兴趣,这个领域原本社会史学家并不关注,反而是社会人类学家在这方面表现杰出,不容忽视。至于这个领域的本质与展望,则已经有许多学者做过讨论,在此就不多做说明。
1707559979
1707559980 都市史(urban history)是门有技术要求的学科。每个城市都有地理界线,并且自成一体,有自己的档案,而其规模足堪负荷博士等级的研究。都市史的出现,反映了都市问题的急迫性,因为都市的发展已经成了现代工业社会中社会计划与管理的主要问题之一,或者我们也可以说是最生动的一幕。也因为急迫,所以都市史研究的内容可以说是包罗万象,甚至可以说是杂乱无章。只要跟城市有关的就可以列进去。不过至少有一件事很清楚,那就是都市史的问题特别适合于社会史,至少我们可以看到城市不能用经济大历史的分析架构来看(因为经济的分析要更大的系统),而在政治上城市研究也不能当成一个自我封闭的小城邦来看。在本质上,城市就是人类以某种方式聚居在一起的某种组织体,现代社会都市化的过程也塑造了人类聚集在一起的方式。
1707559981
1707559982 城市在技术、社会与政治上的种种问题,都来自一大群人居住得过于紧密而产生的互动关系;这些问题甚至也来自这样一种观念,那就是城市(并不只是彰显统治者权力与荣誉的舞台)象征着人类——从《启示录》以来——想过社群生活的渴望。除此之外,城市也是最近这几个世纪以来,人类所创造的各种制度中,产生最多社会变迁问题的一个。社会史学家之所以蜂拥而上地研究都市史,就是这个缘故。[32]有人说,他们早已看出,都市史是研究社会变迁的典范。但到目前看来,我并不认同这一点。因为就我看过的许多研究,都还没有一篇能算得上是研究工业时代大城市的全球性研究。不过,社会史学家应该要继续关心都市史,因为它可以显示出社会变迁与社会结构的特定方面,这些都是以往社会学家与社会心理学家所特别关心的。
1707559983
1707559984 其他的群组则还没有上轨道,不过其中一两组已经慢慢发展起来了。阶级与社会团体的历史之所以开始发展,在于大家已经能接受这样的一个设定,那就是社会的主要构成部分可以在不讨论家族的状况下进行,如此也不妨碍对社会的理解。这个领域的进展极为迅速——历史学家过去对这个领域完全忽略了——而且必要。如果要简单地列出社会史里面最重要的著作的话,那么一定要包括劳伦斯·斯通(Lawrence Stone)研究的伊丽莎白时期的贵族[33]、勒华拉杜里(E.Le Roy Ladurie)的朗格多克(Languedoc)的农民[34]、爱德华·汤普森(Edward Thompson)[35]的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阿德琳·多马尔(Adeline Daumard)的巴黎资产阶级;但这些主题都只是沧海一粟,还有相当广大的部分尚待研究。相较之下,研究那些狭隘的社会团体——如职业性的——就不那么重要了。
[ 上一页 ]  [ :1.70755993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