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7570802e+09
1707570802
1707570803 我将在本章列举不同学者提出的宗教功能。这些功能共有7种,最后再来讨论宗教是否会被人类社会淘汰或者将继续存在,如果是后者,有哪些功能得以延续。我将依照这些功能在社会演进史中出现的顺序来讨论,始自早期人类史中最显著的功能,最后提到的功能则是以前看不到、最近或现在才变得重要。
1707570804
1707570805 宗教最初的功能就是解释。史前时代的传统社群尽管没有预知能力,无法分辨科学与超自然或宗教信念,但就所见的万事万物还是有一套解释,其中的一些解释则成为宗教。例如,新几内亚社群对鸟类行为就有很多解释,有些解释在鸟类学家看来是合理、正确的(如鸟叫的功能),还有一些解释则是属于超自然的信念,不被鸟类学家接受(如某些鸟类的叫声是人死后变成鸟发出来的)。部落社群或《旧约·创世纪》讲述的起源神话常都是为了解释事物的存在,如宇宙、人和各种语言。古希腊人对很多自然现象有正确的科学解释,但却认为天神是日出、日落、潮汐、风和雨等自然现象背后的推手,这是错误的。今天,大多数美国人仍相信创造论,也就是以神为“第一因”,它是宇宙及其定律的创造者,借以解释宇宙的存在,所有物种(包括人类)也都是神创造出来的。今天,绝大多数的世俗者仍将宇宙的起源与其定律归因于上帝,但宇宙自形成之后,即自行运作,不受任何神圣力量的干扰。
1707570806
1707570807 在现代西方社会,宗教的原始解释角色渐渐为科学取代。正如我们所知,宇宙的起源是大霹雳及物理定律的运作。现代语言的多样性也不再利用原始神话来解释,如通天塔或者如新几内亚人所言,是铁木树的树枝被折断,把人甩到四面八方造成的。正如第十章的讨论,语言的多样性必须从语言变迁的历史过程来看。如今,有天文学家为我们解释日出、日落和潮汐等现象;气象学家为我们说明风和雨的现象;行为生物学家解释鸟的鸣唱;至于动植物的起源,甚至人类的起源就让演化生物学家来解释。
1707570808
1707570809 对很多现代科学家而言,宗教解释最后的堡垒就是“第一因”:至于宇宙存在的目的是什么,科学似乎没什么可说。我还记得,1955年,我在哈佛大学本科就读时曾上过神学大师保罗·田立克(Paul Tillich)的课。他对我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个世界会存在,而不是虚空,什么也没有?”班上主修科学的人没有一个人能回答这个问题。不过如果田立克无法回答,就拿上帝作为答案,恐怕也不能使人信服。其实,至今,科学家仍在努力研究田立克的问题,希望能找到合理的答案。
1707570810
1707570811 消除焦虑
1707570812
1707570813 宗教的下一个功能在早期社群也许是最强大的,即在我们面对无法控制的问题和危险时,为我们排除焦虑。如果人们能做的一切都已经做了,接下来就只能利用祈祷、仪式、捐献、求神问卜、严守禁忌或是求助于法术。尽管这些方式没有科学根据,无法带来令人满意的结果,但因为我们相信自己还能做点儿什么,不用到完全放弃的地步,因此保有一丝希望,不会那么焦虑,而能够继续努力。
1707570814
1707570815 人类学家理查德·索西斯(Richard Sosis)与W· 佩恩·汉德韦克(W. Penn Handwerker)曾在2006年黎巴嫩战争期间针对以色列妇女进行研究,检视宗教对苦难人民的帮助。在那次战争中,黎巴嫩真主党每日对北以色列加利利地区的山城采法特一带发射数十枚喀秋莎火箭炮。尽管在火箭炮来袭的前一刻会有警报声通知居民赶快躲到防空洞里,但居民无法保护自己的房屋。居民无从预测火箭炮何时会来袭,也无法阻止,但根据索西斯与汉德韦克对当地妇女的访问调查,约有2/3的妇女每天会念诵赞美诗以抚平心中的不安。人类学家问她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很多妇女都说觉得自己不做点儿什么不行。虽然念诵赞美诗无法使火箭炮转向,但至少可使她们觉得自己还能采取行动,不至于不知所措。(这些妇女尽管不知道为什么念诵赞美诗可避免房子被炮弹摧毁,但她们还是抱持这样的信念。)有些同小区的妇女没有念诵赞美诗,相较之下,她们的心理调适就比较差,不但难以入眠,而且心神不宁、易怒、焦虑、紧张、沮丧。因此,念诵赞美诗的妇女的确获得好处,不太会因为极度焦虑而做出愚蠢的事。所有人都会面对不可预期、不可控制的危险,如果无法控制焦虑,轻率行事,问题只会越来越多。
1707570816
1707570817 在早期的宗教社群,宗教抚慰焦虑的功能达到顶点,但后来由于国家政府的兴起、暴力减少,在饥荒之时国家会分配预先储藏的食物以免民众饿死,加上近两个世纪科学与科技的进展,这个功能渐渐不如以前重要。其实,传统社群的人并非全然无助,反之,他们会运用观察与经验克服困难,不会只是听天由命。例如,新几内亚等传统社群的农民能辨识几十种甘薯或其他作物,知道在什么地方种植最好,也知道如何除草、施肥、护根、排水和灌溉。昆族等部族的猎人会仔细研究、判断动物留下的足迹,预估猎物的数目、距离、速度和方向,也会观察其他动物的行为作为捕猎的线索。渔夫和水手如果没有罗盘等工具,依然能依据太阳、星辰、风、洋流、投射在云层的光线、海鸟及海洋生物发光的特性等判断方位。所有的族群都会守卫自己的地盘,留心敌人的攻击,与其他部族结盟或计划奇袭、先发制人。
1707570818
1707570819 但对传统社群而言,上述做法都有限制,还有很多地方是他们无法掌握的。作物产量可能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无法预期的干旱、雨水、冰雹、风暴、酷寒和病虫害。此外,动物的行动很难预测。由于传统医学知识有限,大部分疾病难以控制。就像前面提到以色列妇女无法控制炮弹的方向,只能念诵赞美诗,传统社群也一样,尽管尽了全力,很多时候仍无能为力。如果什么也不做,则很容易陷入焦虑,感觉无助,容易出错。这也就是为何他们会相信祷告、仪式、占卜、法术、禁忌和巫师。其实,现代人也差不多,相信这些超自然的力量有效,人就不容易那么焦虑,会更平静,也能更专注。
1707570820
1707570821 举例来说,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曾针对新几内亚附近的基里维纳群岛岛民进行研究。他发现岛民在两种地点使用不同的方法捕鱼。如果是在平静的环礁湖捕鱼,只要把毒药倒在湖里,等待死鱼浮起来,就可满载而归。若是去外海捕鱼,那就得划独木舟乘风破浪,然后撒网捕鱼。在环礁湖捕鱼既安全又容易,而且保证有一定的捕获量,到外海捕鱼则很危险,祸福难料,如果撒网的时机和地方都对,就能丰收,要是运气不好,可能什么都没捕到。因此,尽管基里维纳群岛岛民在出海之前根据过去的经验已有万全的准备,还是会举行祈福仪式。但在环礁湖捕鱼就不必举行任何仪式,不必担心不可预期的变化。
1707570822
1707570823 另一个例子是有关昆族猎人的,他们似乎都是胸有成竹的狩猎高手。昆族小男孩从会走路开始就喜欢用小小的弓箭玩耍,待成长到青少年,就会跟父亲一起去打猎。晚上,他们围着营火,一再讲述之前狩猎的故事,听彼此说最近在什么地方看见什么样的动物,并计划第二天的行动。在狩猎的时候,他们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从动物和鸟类的行为找寻线索,也仔细研究动物经过的路径,推测其行踪。我们认为这些沙漠中的狩猎高手不需要依靠法术。尽管如此,昆族猎人每天早上出发之前,仍会为了当天能否有斩获而焦虑,因此总是会举行盛大的仪式。
1707570824
1707570825 有些昆族猎人则会利用占卜来预测猎物可能出现在哪个方位。他们用羚牛皮割出五六个圆形的皮,直径为5~8厘米,分正反面,而且为每块命名。每个猎人都有一套皮革做的占卜圆盘。占卜方式如下:把所有的皮革圆盘都叠在一起,最大的一块放在最上面,置于左手掌心。接着用庄严肃穆的语气大声提问,再把手中的皮革圆盘甩向铺在地上的衣服。这时,巫师就可根据皮革圆盘是否重叠、正面朝上或反面朝上等来判断结果,例如1号到4号圆盘皆正面朝下则代表当日将大有斩获。
1707570826
1707570827 当然,这些圆盘无法告诉昆族猎人他们本来就不知道的事情。不管圆盘占卜出现什么样的结果,由于昆族猎人对动物行为非常了解,其狩猎计划成功的概率还是很大。尽管这种占卜就像罗夏墨渍测验(视受测者对墨渍等不具意义的图样的反应,来分析其性格的测验),结果可能使昆族猎人大为兴奋,然而这种仪式主要在帮助猎人就行进方向的选择达成共识,以免因意见分歧发生争吵,而影响狩猎行动。
1707570828
1707570829 对今天的人来说,由于科学昌明、知识普及,不必再依赖祷告、仪式或法术,但这世间仍有许多事情是我们无法控制、无能为力的,即使科学与科技也无法保证成功。这时,我们一样也只能祷告、向神明献祭或举行求神仪式,如搭船祈求安全返航、为大丰收和打胜仗祝祷,或是祈求身体康复。如果医生无法预测病人的病情会如何发展,特别是他们承认自己已束手无策,这时病人和家属很可能会祷告,求助于上帝或神明。
1707570830
1707570831 还有两个例子可说明仪式或祷告与未知的关联。喜欢赌博的人为了赢钱,常会在掷骰子之前玩一套个人仪式,但是下棋的人则不会玩这一套。这是因为赌博的输赢和运气有关,但下棋与此无关:如果你下错了棋,完全是你自己的错,没有借口,因为你不能预知对手要怎么走。同样地,新墨西哥西部的人如果想要钻一口井,汲取地下水,常会求助于会水巫术的人,请其占卜地下水源的位置。该地区地形复杂,地下水的深度和水量都难以预估,即使专业的地理学家都不能正确预测。但在得克萨斯州的潘汉德尔,地下水位一律在地底下38米深之处,农民只要钻到那个深度,就可挖到地下水,不需要去找会用水巫术占卜的人。也就是说,新墨西哥的农民和赌徒都必须面对未知,所以必须求助于仪式,正如必须出海捕鱼的基里维纳群岛渔夫和昆族猎人。至于得克萨斯州潘汉德尔的居民和下棋的人,则像在基里维纳群岛环礁湖捕鱼的渔夫,由于成败掌握在自己手中,就用不着仪式。
1707570832
1707570833 总而言之,宗教(以及非宗教)仪式能在我们面对不安和危险时帮助我们克服焦虑。相较于现代西方社会生活的安逸、平和,传统社群的生活可说危险重重、充满不安,因此宗教去除焦虑的功能特别重要。
1707570834
1707570835 予人慰藉
1707570836
1707570837 接下来,我们再来探讨宗教的另一个功能。过去1万年来,这个功能对人类越来越重要,也就是在人生遭遇不幸时,予人慰藉、希望和意义,特别是想到自己的死亡或面临亲爱的人离开人世。有些哺乳动物似乎会对同伴之死显露哀伤,最显著的例子就是大象。然而,在所有的动物当中,只有人类了解自己有一天终将死亡。人类由于拥有自我意识和更好的推理能力,因此能从同伴之死推论自己也会面临死亡的命运。根据考古学的发现,几乎所有人类社群都了解死亡的意义,不会将同伴的尸体草率丢弃,而会将之安葬、火化、包裹或人工防腐以长久保存。
1707570838
1707570839 人类看到原本还能走动、说话、自我防卫的同伴变成冰冷的尸体一动也不动,不能发出声音,只能任人处置,必然会觉得恐惧,想象自己变成那样子便感到惊惧。大多数宗教常借由否认死亡的事实以安慰活着的人,如假设人死之后还有来生,或是人死之后虽然身体已经没了,灵魂依旧去了一个超自然的地方,也就是天堂或极乐世界。灵魂也可以幻化成小鸟或另一个人,重新在地球上生存。宗教所说的来生不只是否认死亡,而且是让人对死后的世界抱有希望,像是永生不死或是与已逝的亲人重逢,从此无拘无束,可享受琼浆玉液,或是有美丽的少女相伴。
1707570840
1707570841 除了想到自己免不了一死的痛苦,人世还有很多痛苦需要宗教的慰藉。其一就是对痛苦的解释:人不是白白受苦,痛苦并非没有意义的随机事件,而是有更深层的意义,例如考验你是否值得有更美好的来生,或是因你犯下的错给予惩罚。此外,灾祸之所以降临到你的头上,可能是坏人造成的,你该请巫师把那个人找出来杀掉。宗教也可能向你保证,你在这个世上所受的苦都将在来生得到补偿。没错,你受了很大的折磨,但不要害怕,在你死后,你将得到奖赏。再者,你在人世受到的痛苦不仅能从快乐的来生得到补偿,加害于你的人也将在死亡之后得到惩罚。尽管今生今世,你看到敌人遭受报应能得到复仇的满足,但他们在死后被打入炼狱,永远摆脱不了酷刑的折磨,你不仅得以复仇,还能让你得到终极的满足。地狱因而具有双重功能:歼灭你今生无法杀死的敌人,让你得到慰藉,并且使你心甘情愿遵守宗教的道德规范,即如果你做坏事,就该下地狱。来生的假设也解决了神义论的矛盾(即全能、慈悲的神为何容许世上充满苦难和罪恶),让人不要为今世的痛苦难过,果报不爽,死亡无法使旧债一笔勾销,来生还是要还的。
1707570842
1707570843 宗教这种慰藉的功能必然在人类演化史的早期已经出现,即在人了解自己终将一死,质疑人世间为何充满痛苦之时。狩猎——采集族群相信人在死亡之后会变成鬼魂。在拒斥现世的宗教兴起之后,宗教的抚慰功能更显重要。有些宗教不只强调人死后有来生,甚至认为来生要比现世更重要而长久,今生主要的目标就是得到救赎,以进入一个更好的来生。很多宗教都有这种拒斥现世的特点,如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另外如柏拉图的世俗(非宗教)哲学也是。有些宗教人士十分信服这种信念,甚至排斥世俗生活。有些修士或修女尽管会出来讲道,生活起居则脱离世俗世界。有些修道会更完全遗世独立,如西多会的里沃兹修道院和方廷斯修道院。英格兰的哲服修道院因远离城镇,在废弃之后免于被劫掠或改造,因此成为英国保存最完善的古迹。有些爱尔兰修士因极度拒斥现世,而在不宜人类居住的冰岛隐居。
1707570844
1707570845 比起小型社群,大型、复杂的社群更拒斥现世,强调救赎与来生。这样的趋势至少有三个原因。首先,从人人平等的小型社群演变成大型复杂的社群,社会分成许多层级,也变得不平等。国王、贵族、精英、富人和地位崇高的氏族高高在上,而在社会底层的是众多穷苦的农民和工人。如果每个人都过得跟你一样苦,就没有什么不公平,也不必寄希望于来生。然而,如果社会贫富、阶级差别很大,眼看着一些人不事生产即可享受荣华富贵,你不由得会去寻求解释与安慰——这正是宗教可以给你的。其次,考古研究和人类学的证据显示,狩猎——采集族群定居下来成为农民,组成更大的社群,生活的确变得更困苦。转型到农业生活之后,人们每日工作时数变多,营养变差,易罹患传染病,身体耗损更严重,平均寿命也缩短了。从工业革命时代开始,生活于都市的工人阶级的工作时间更长,卫生条件恶化,生活乐趣也更少了。最后,复杂、拥挤的社群需要正式的道德规范、赏善罚恶,但也更凸显神义论的问题:如果别人可以违法犯纪、加害于你,为何你要遵守法律、做善事?
1707570846
1707570847 从上述三个原因可以了解为何宗教的慰藉功能在人口越稠密、越近代的社会越显著,这是因为社会生活带给我们的痛苦日甚,使我们渴求这样的慰藉。这个功能也可解释为何苦难会使人趋近宗教,而且比较贫穷的社会阶层、地区和国家也比有钱人或富裕的地区和国家更容易受到宗教的吸引。今天,在全世界的国家中,认为宗教对其生活的重要性高达80%~99% 者,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大都在1万美元以下,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3万美元以上者认为,宗教对其生活的重要性只有17%~43%。即使是在美国,贫穷地区的教会似乎比富有地区更多,上教会的人也更多。在美国社会中,最虔诚、最激进的基督教支派大抵存在于最边缘化、地位低下的阶层中。
1707570848
1707570849 尽管科学抬头,已抢走宗教的解释角色,加上科技进步,我们面临的不安和危险减少,然而宗教不但在现代社会得以延续,甚至更显重要。这是因为我们总是不停地追寻意义,宗教因而没有丝毫式微的迹象。若非如此,人生就会变得没有意义与目的,稍纵即逝,充满不可预期的灾难。尽管科学告诉我们,所谓“意义”一点儿意义也没有,个体的生命只是为了传递基因、繁殖后代。有些无神论者认为神义论的问题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善良或邪恶都只是人类的定义;如果癌症或车祸夺走甲、乙的性命,丙、丁没事,那只是随机的噩运;这世界没有来生,既然没有来生,你在这个世间受的苦也就不能在来生得到补偿。你也许可以如此反驳:“我不想听这样的话。告诉我,那不是真的。请以科学证明人生的意义给我看。”无神论者将会这么回复:“这一切都是枉费功夫,算了吧,别再寻找意义,意义根本就不存在。”这就像有人问美国国防部前部长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Donald Rumsfeld),他对美军在伊拉克杀人、放火、强奸、抢劫的恶行有何评论,拉姆斯菲尔德答道:“这种事在所难免!”但我们的头脑仍渴望意义。几百万年的演化史告诉我们:“即使那是真的,我不喜欢这样的说法,也不相信。如果科学不能给我意义,那我就去宗教那里找。”因此,尽管我们已发展到科技时代,宗教仍扮演重要角色。虽然美国是科学与科技发展领域的前沿国家,但在第一世界的国家当中也是笃信宗教之国,或许是因为美国的贫富差距比欧洲各国都大,这种不平等使人投向宗教寻求慰藉。
1707570850
1707570851 组织与顺从
[ 上一页 ]  [ :1.70757080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