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7578731e+09
1707578731 发现有问题就应终止,不要有思想负担。
1707578732
1707578733 张树新回复:
1707578734
1707578735 尽快终止,以免造成更大损失。
1707578736
1707578737 李谋伟回复:
1707578738
1707578739 应对项目已有开支尽快提出报告。项目立项要建立“标准作业程序”。尽快完成替代项目。
1707578740
1707578741 张醒生回复:
1707578742
1707578743 终止的原因应向全体理事公示。
1707578744
1707578745 温棚项目被终止后,原来批准2004年8月到12月的242240万元预算中,只剩104340元了,这里面的项目预算是275750元(“天然梭梭林保护与能源替代项目”)。项目支出收缩,人员及管理费用成本比例自然就上升了。
1707578746
1707578747 2004年6月5日SEE成立后,SEE执行理事会、监事会联席会在2004年后半年共开了两次会议,开启了SEE组织规范的一些重要原则,如预算管理制、民主议事规则、资金只用于公益不做经济性投资、强化财务管理、资金集中用于环保业务、要求企业家理事亲自参与等等,这些原则构建了SEE组织规范的基础。但从环保业务上来看,2004年后半年,SEE的环保业务是极其有限的,只是开始实施预算为275750元的梭梭林保护项目。执行理事会及监事会企业家们召开两次执行理事会,确定了SEE的基本运行规则,但从环保项目看,最终只落实到275750元的一个保护项目上,这种状态是不是有点可笑?多数执行理事管理的企业资金,都是27万的百倍千倍!他们花这些精力在SEE值不值?这么多企业家为SEE这点小资金这点环保小事这么认真,是因为这是公共事务,大家的认真是一种出于公共责任的认真。或者,这是企业家在认真训练自己参与公共事务的感觉和能力。但是,从这种反差中也可以看出,于长青所说的SEE“强在Entrepreneurs(企业家),弱在Ecology(生态)”的矛盾非常突出,这是强大的企业家群体与弱小的秘书处之间的反差。
1707578748
1707578749
1707578750
1707578751
1707578752 为公益而共和: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治理之路 [:1707577597]
1707578753 为公益而共和: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治理之路 第四章 2005年:与环保无关的事不做
1707578754
1707578755 一届三次执行理事、监事联席会
1707578756
1707578757 2005年4月21日,SEE一届三次执行理事、监事联席会在北京泰康人寿大厦会议室召开。执行理事9人(刘晓光、张树新、宋军、韩家寰、戴志康、焦家良、王青海、李谋伟、高文宁),监事3人(马蔚华、陈东升、林荣强)出席会议。专家杨鹏列席会议。
1707578758
1707578759 本次会议议题如下:审议秘书处成立大会以来的工作情况及财务决算报告、审议协会2005年度工作计划、审议协会2005年度财务预算、审议《温棚项目建议书》(对上次会议通过的“提高阿拉善生态移民生存能力项目”进行调整)。需要审议表决的内容有2004年8月到12月的财务决算报告、2005年度工作计划、《温棚项目建议书》。
1707578760
1707578761 杨平汇报完后,监事长马蔚华讲话,说明已请专业会计师事务所对SEE在2004年的财务进行了审计,没有发现什么大问题。马蔚华讲完后,汪延提出:
1707578762
1707578763 审计不但有财务审计,还要有第三方法律审计,要有充分的根据,被大家接受,让大家放心。另外,项目管理如何考核?好坏如何?效果如何?各项目要有量化、质化的指标。要有专业性的指标,尤其是重点项目。有些要有成效、目标、周期、对参与人员工作目标的考核等等。
1707578764
1707578765 汪延提到的审计,不仅要包括财务收支审计,还要有项目评估和审计。企业习惯投入产出分析,这样的方法一样要用于公益项目。企业的投入产出分析有明确的利润指标,操作起来比较清晰,公益项目的产出是环保或社会效益,比较难量化,但仍然要尽可能进行量化分析。没有这种投入产出的约束,就做不好公益项目。公益项目评估与财务审计是检查和衡量一个公益组织工作好坏的两个方面。但对中国公益组织领域来说,第三方项目评估机构和人才是十分缺乏的,这些评估人员大多是在大学或研究院工作的专家学者,他们缺少操作项目的经验,比起公益组织一线的工作人员,他们对项目缺少理解,而且还有一个麻烦,即第三方评估成本不低,评估专家往来交通食宿及津贴加起来,少则几万,多则十几万,这对公益组织来说可是一笔不少的费用。基于项目金额小、评估没多少用、评估成本太高这三个理由,绝大多数民间公益组织都不请第三方进行项目评估。汪延提到的第三方的法律及项目评估是一个方向,但直到今天,像SEE这样在民间环保公益组织界实力相对较强的组织,也很少启动第三方项目评估。
1707578766
1707578767 这次会议气氛和缓,秘书长杨平本次会议提交的所有报告都被批准通过了,秘书处的工作被执行理事会肯定,内容如下:
1707578768
1707578769 对协会自成立大会以来的工作给予肯定。执行理事们认为秘书处近一年来做了大量工作,认识日渐清晰,组织上比较稳定,内部管理初具规模,并初步摸索出了非政府组织的运营模式。
1707578770
1707578771 这次会议离SEE成立已有10个多月的时间,执行理事会和监事会对杨平担任秘书长这段时间的工作表示肯定。本次会议还决定在协会内部设立专门委员会,如项目融资管理委员会、国际事务委员会、政府关系委员会等,由企业家理事组成,给企业家理事参与SEE业务的渠道。张树新再次强调SEE的业务不应仅限于阿拉善地区,应以阿拉善地区为基础,扩展到国内其他地区。这个议题在2004年6月4日就讨论过,但表决结果是将SEE业务限制在阿拉善地区。所以本次会议没有对此进行再讨论,没有对此形成新的决议。冯仑提出要提高执行理事会的决策能力,要摆脱传统的协会运作模式,应对执行理事会的决策机制进行研究,会议没有形成决议。本次会议再次强调了企业家亲自参与的原则,要求鼓励和动员企业家参与到SEE的会议与活动中来。
1707578772
1707578773 从SEE组织规范发展史来看,本次会议对SEE的影响主要表现在SEE与政治的关系上,形成了一个重要的决议,规定了SEE要回避政治风险,决议内容如下:
1707578774
1707578775 决定以后秘书处搞活动要突出生态主题,避免政治类议题。
1707578776
1707578777 这条决议是针对SEE举办的两次论坛来的。SEE在阿拉善的项目主要由阿拉善项目办负责实施,这些环保项目有一个实施周期,为扩展SEE的影响及加强理事会员活动,秘书长杨平决定启动“SEE论坛”,请专家学者与企业家们交流。杨平曾担任《战略与管理》杂志执行主编,对社会和政治议题有浓厚兴趣,所以前两次“SEE论坛”的议题与环保的直接关系不大。第一次是2004年10月7日邀请台湾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讲“中国近代史上的企业家阶层”,第二次是2004年12月12日邀请台湾龙应台女士讲“企业家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许倬云重点讲了范旭东、荣德生、卢作孚、陈光浦4位近代中国企业家的案例,认为:
1707578778
1707578779 近代(清末民初)到抗战时期,是中国民族工业正在起步的时期,中国企业家的处境非常艰辛,企业规模都很有限。企业家从各自关注的领域做起,集团和阶层的整体意识并不存在。从今天的角度看这几百家企业都是小企业,是一个可怜而辛劳的开始。他们的使命感就是救中国,而自己的任务就是办好企业,而且要把它的影响推广到社会上去。
1707578780
[ 上一页 ]  [ :1.707578731e+09 ]  [ 下一页 ]